统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金溪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1808
颗粒名称: 统购
分类号: F717
页数: 1
摘要: 1954年3月开始进行粮食预购,采取划大片、找标准、一般算、两头评的办法把任务分配到每个农户,并签订购粮合同,群众基本满意。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以及全面办公共食堂,粮食收购少,销售多,失去平衡,引起粮食上的紧张,1961年后才逐渐恢复正常。由于任务分配比较合理,群众也较满意,以后又再宣布执行3年。通过大量工作,确定征购到队基数任务为稻谷3004.5万公斤。1979年后又连续调减基数任务,到1984年,基数任务只有1282.5万公斤(稻谷)。但总征购入库数达6883万公斤,基数减少,超购增加,农民在价格上得到了很大的实惠。
关键词: 统购 粮食预购 金溪县

内容

1954年3月开始进行粮食预购,采取划大片、找标准、一般算、两头评的办法把任务分配到每个农户,并签订购粮合同,群众基本满意。1955年,根据农村统购办法,开展粮食三定(定产、定购、定销),基本做到定产定实,留粮留够,掌握购率,消除了农民“购粮无底,增产无益”的思想顾虑,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以及全面办公共食堂,粮食收购少,销售多,失去平衡,引起粮食上的紧张,1961年后才逐渐恢复正常。1964年,省粮食厅报经省委同意,在金溪进行粮食同一生产队只购不销的试点,先点后面,全面开展整理7年来粮食产、购、留资料,确定征购任务到生产队,并宣布3年不变。由于任务分配比较合理,群众也较满意,以后又再宣布执行3年(全县征购到队任务为稻谷2544.5万公斤)。1971年,中共中央下达关于继续实行粮食征购一定五年的通知,强调绝对不可以购进过头粮,坚决避免同一生产队除品种调剂外,不能出现又购又销现象。通过大量工作,确定征购到队基数任务为稻谷3004.5万公斤。1979年后又连续调减基数任务,到1984年,基数任务只有1282.5万公斤(稻谷)。但总征购入库数达6883万公斤,基数减少,超购增加,农民在价格上得到了很大的实惠。
  在粮食征购中,麦、豆、薯类等杂粮,须统一折成稻谷计算,每50公斤杂粮折算稻谷标准:小麦折谷60公斤,大麦折谷45公斤,米麦折谷50公斤,荞麦折谷50公斤,大豆、蚕豆、豌豆折谷85公斤,绿豆折谷100公斤,鲜红薯折谷10公斤,薯淀粉折谷71.5公斤。
  食油统购工作始于1953年,除按规定留下人口油外,由国家下达分配指标,按统购价格收购,最多的1982年,统购油脂41.625万公斤。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金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出版地:1992

本书建置 区划; 自然环境;居民; 政党;政权; 政协;政法;民政 人事;军事;群众团体;农业;林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