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向工农兵 服务没有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9817
颗粒名称: 心向工农兵 服务没有顶
并列题名: 贤湖食杂商店,努力改进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分类号: F719
摘要: 1971年,东湖区贤湖食杂商店革命职工在党支部领导下,努力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虚心学先进,他们把工农兵的需要当作斗、批、改的方向,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深受工农兵群众的欢迎。
关键词: 食杂商店 服务态度 革命群众

内容

东湖区贤湖食杂商店革命职工在党支部领导下,努力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虚心学先进,他们把工农兵的需要当作斗、批、改的方向,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深受工农兵群众的欢迎。
   变方便自己为方便别人
   过去,贤湖食杂商店少数营业员为了自己工作上的方便,对顾客不是那么热情,有时甚至会出现不理不睬和顶掩争吵的现象,受到过群众的尖锐批评。中心店党支部发现这一情况以后,立即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了党对这一商店的领导,认真健全了政治工作制度,狠抓营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举办了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他们以“老三篇”为基本教材。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教导,开展“为谁站拒台”的大讨论。大破资产阶级思想,大立无产阶级思想。变方便自己为方便别人,满腔热情为工农兵,处处为工农兵着想。为了方便工农兵顾客,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增设了百货、熟食供应,增加花色品种二百多种,并调整班次,延长了营业时间,实行二十四小时日夜营业,大大地方便了群众。
   变抓钱为抓线
   这个店夜市开放不久,个别营业员流露出怕苦怕累,怕亏本等思想情绪。认为“日夜营业好是好,就怕费电蚀本不好搞。”
   中心店党支部发现这种情况,意识到:虽然我们形式上开放了夜市,但每个人的思想并没有完全跟上来,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伙散布的“利润挂帅”的余毒还未彻底肃清,眼睛盯在“钱”字上不看“线”。于是党支部又及时举办学习班,并组织职工到百货大楼傅佐香所在的日夜服务部参观学习,学习傅佐香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怕苦,不怕累,不为名,不为利的革命精神。通过参观学习,使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加深了他们对工农兵群众的阶级感情,职工们深有感触地说:“抓‘钱’不抓‘线’,越抓越危险”。
   思想解决了问题。行动上有体现,他们想工农兵所想,急工农兵所急,又一次修改了服务措施,设置了简易休息处,接待进城送菜的贫下中农和南来北往的工农兵旅客进店休息,丰富了夜市服务项目。广大工农兵感动地说:“你们把商店办到了我们工农兵的心坎上”。
   变面向为心向
   贤湖食杂商店在斗、批、改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服务态度有较大改进,出席了区“积代会”,在一片赞扬声中,中心店党支部帮助他们组织了有贫下中农、居民干部参加的三结合管理小组,定期听取工农兵群众的意见。在工农兵群众的赞扬声中,他们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高标准找差距。实践中使他们深深感到,提高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态度,决不能单纯地满足于增加了品种,延长了营业时间。只有真正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才能把面向工农兵,变成心向工农兵。为了支援“双抢”战斗,他们不辞辛苦,送货上门,走遍了附近农村的十一个生产队。为了供应一位工人的十几斤生粉。他们到处采购,最后从向塘买来,亲自送去。这个商店在为人民服务的大道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昌市东湖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