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图书馆
南昌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昌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超星发现
首页
知识信息
她们坚定地走在“五·七”道路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9301
颗粒名称:
她们坚定地走在“五·七”道路上
并列题名:
江西水利工程設备制造厂家属“五·七”综合农埸側記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8月6日,南昌日报登载了文章「她们坚定地走在“五·七”道路上」,讲解了江西水利工程設备制造厂家属“五·七”综合农埸側記。
关键词:
五·七
综合农场
稻田
内容
在江西水利工程设备制造厂的四周,人们可以看到:一片片稻田掀金涛,一个个妇女舞银镰,一阵阵歌声传四方。好一派丰收的气氛,朝气蓬勃的景象!
这里,是水工的“五·七”综合农场的稻田;那手舞银镰的妇女,是水工的革命家属。她们捧起金色的稻穗,回顾在《五·七指示》指引下走过的路程,心中犹如翻滚的金涛:“‘五·七’道路是金桥,革命家属迈步走,越走心里越亮堂,前进路上不迷航!”
是啊,水工的革命家属胸怀“不在家里吃闲饭,妇女要顶半边天”的革命大志,在《五·七指示》光辉指引下,战天斗地,双手描绘新画图,走过了一段多么不寻常路程!精神面貌发生了多么深刻的变化!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结出了多么丰满的经济之果!
(一)
在“工业学大庆”的滚滚热潮中,水工家属按捺不住满腔的革命激情,反复学习毛主席“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和政治活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伟大教导,决心从锅台边解放出来,提出了“学习大庆妇女,要为人类作贡献”的响亮口号。她们的革命积极性,立即得到了厂党总支、革委会的大力支持。于是,二十六个家庭妇女集拢了一些生产工具,首先组织起了家属农副业生产队,这就是“五·七”综合农场前身!
事情总不是一帆风顺的。水工家属走“五·七”道路经历了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
听说家属要办“五·七”农场,有人说:“二十几个家庭妇女,家务事都忙不过来,还想办农场?”他们表示怀疑:
“搞生产不是淘米洗菜,这可是力气活、你们几个婆婆妈妈的能干得了?”有人吹冷风;
在家属中,有的面对一大片荒山丘,寥寥无几的工具,产生了畏难情绪:
“困难这么大,就靠我们空空两手,能克服得了吗?”
怎么办?正当她们的思想在激烈斗争的时候,一位家属负责人带着大家一遍又一遍地学习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伟大教导,从而使大家鼓足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她们说:“我们家庭妇女要为人类作出贡献,就要坚决走‘五·七’道路,那怕困难天样大,我们一定走到底,决不回头。”她们坚定地表示:“不信天,不信地,艰苦创业靠自己,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一定能办到!”于是,她们用大庆妇女背着孩子开荒生产的精神鼓舞自己,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在一片片荒地上,展开了一次次的战斗,用忘我的劳动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硬是用辛勤的汗水浇肥了块块荒地,在“五·七”大道上跨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前进路上处处有斗争。当生产队有了一些公共积累,准备扩大生产的时候,隐藏在家属队伍中的一个坏家伙公然跳出来,恶狠狠地指着农副业队负责人的鼻子骂道:“有钱不发,你安的什么心。”企图煽动群众闹“分钱”,走回头路。这位负责人一眼看穿了坏家伙的阴谋,针锋相对地回答:“安的一颗革命红心,走的一条‘五·七’大道,攒起钱来发展生产,谁也不能分!”一字字,一句句,是一颗颗射出枪膛的子弹,坏家伙的嚣张气焰被打下去了。活生生的斗争,更加坚定了广大家属走“五·七”道路的决心!
一次斗争,一次提高。水工家属在狠抓阶级斗争的同时,还展开了经常性的革命大批判,排除各种干扰。在大批判中,她们愤怒控诉了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对家庭妇女的毒害:“过去,刘少奇把我们家庭妇女锁在小家庭的圈子里,整天围着锅台转,今天,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把我们解放了出来。我们一定要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贡献。”大家坚决表示:一定要沿着毛主席“五·七”道路走下去,走到底。
(二)
“五·七”光辉照亮了前进的征途。江西水利工程设备制造厂的革命家属,在走“五·七”道路的过程中,以大庆妇女为榜样,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事情越办越好,使农副业队逐渐发展成为“五·七”综合农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过去,工厂四周的小山坡,荆棘丛生,野草一片,她们心想:要为革命作贡献,就要叫荒地换新颜。于是,她们组成了一个家属开荒队。那时,正是严冬腊月,北风呼啸,寒气逼人。早上出工,地上冷霜一片白,泥土冻得梆梆硬,一锄,挖出一道痕,一锄,震得虎口痛。困难面前,革命妇女不低头。家属张国玲带头领着大家学习《愚公移山》。用老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鼓舞大家的斗志。一连干了十多天,张国玲的身体更加瘦弱了,两只胳膊红肿得连抬也抬不起来,看到这一切,有谁不感到心痛,每抡一下锄头,要忍受多大的疼痛,但她一声也不吭,咬紧牙关,照样战斗不息。大家关切地劝她:“小张,这样干会把身体累垮的,快回去休息休息吧。”她听了,使劲把锄头一挥说:“为革命拚命干,再苦再累心里也觉得舒服。”说罢,又抡起了锄头。小张的精神感动了大家,使她们心更齐、劲更足,越干浑身越热乎。她们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了战斗,在风最狂,雪最大的时候,也没有歇工一天,苦干了整整一个冬天,开出了荒地四十余亩。
大庆家属“我们也有两只手,要顶工业半边天”的雄心壮志,同样激励着水工家属。她们自己动手,创造条件为工厂生产服务。厂里的生产任务紧,运输工作忙不过来,她们就自己筹集资金,买了板车配件,修好了两部板车,成立了家属搬运组。妇女拉板车,搞运输,这可是个累活啊,可是,她们不怕苦,不怕累,起早摸黑,人换车不停,就靠两部板车,把厂里的短途运输任务全部包了下来。有一天中午,她们正在家中吃饭,当听说厂里有一批启闭机急待装运,她们想到,支援农业四化是当务之急,决不能耽误一分钟。于是,赶忙放下碗筷,头顶炎炎烈日,拉着板车,疾步如飞,终于使全部启闭机按时运到火车站……。
在车间里,家属们还负担了清砂、配砂、打磨等生产辅助工作,充分发挥了妇女半边天的作用。
她们走“五·七”道路,始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原则,自己动手,因陋就简,除了大搞农副业生产外,还办起了许多服务性行业,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为生产服务,使“五·七”道路越走越宽广。
看到有些小孩在家里没有人带,职工上班不安心,她们就腾出自己的好房间,办起了托儿所;看到职工拿衣服到街上缝制,拆补,影响了休息,她们就搬出自己的缝衣机,成立了家属缝衣组;接着,小商店,理发室,豆腐坊,养猪场,一个接一个地在厂里出现了。
(三)
“五·七”综合农场是一个毛泽东思想大课堂。水工家属一边生产劳动,一边学政治,学文化,批判资产阶级,思想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个家属叫盛玲玲,是个高中毕业生。开初,分她去养猪时,她觉得“大材小用”“没有出息”,想离开“五·七”农场,到外面找个工作。后来,在同志们的帮助下,她带着这些问题,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为人民服务》。她越学,越觉得脸上一阵火辣辣的,从而认识到:干革命工作是最大的用场,为人民服务最有出息。认识提高后,她主动进行了斗私批修,向资产阶级世界观猛烈开火。她决心要一辈子为革命养猪,一辈子改造思想,用实际行动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现在,她和其他几位家属一道,放眼世界,立足猪圈,工作越干越出色。
水工家属回顾走过的路程,深深地体会到,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因此,她们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如饥似渴地活学活用“老三篇”,用“老三篇”化灵魂,不断提高思想和路线觉悟。家属郭凤鸣是个文盲,在《五·七指示》光辉指引下,她积极参加政治夜校,坚持学习“老三篇”,看不懂的地方,回家后,让小孩一字一句唸给她听。她长期患有多种疾病,工作一累,浑身都会浮肿,然而,她不断地从“老三篇”中吸取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有一次,她正在地里干活,忽然,腰部一阵剧痛,脸色变得苍白,额头渗出粒粒冷汗,别人要扶她去休息,她摇摇头说:“没关系,活着就要拚命干。”说罢,又继续坚持战斗。
“老三篇”化灵魂,《五·七指示》育新人;水工家属坚定地走在“五·七”大道上,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她们在向着“公”字的高峰攀登,步伐越迈越大。有的家属工作连续调动四次,毫无怨言,她们想到的是“为人民服务,只有工作选人,没有人选工作”。有的家属利用休息时间把锅炉没有烧透的煤渣,一点一点的拣出来,她想到的是“毫不利己,人人都要关心集体的事业”……。
“五·七”光辉撒满大地,水工家属干劲倍增。她们学习大庆,斗志不懈;走“五·七”道路,坚定不移。她们决心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用自己的双手谱写出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新篇章!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江西水利工程设备制造...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江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