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图书馆
南昌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昌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超星发现
首页
知识信息
清华大学工农兵学员和教员谈教育革命的体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8975
颗粒名称:
清华大学工农兵学员和教员谈教育革命的体会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6月17日南昌日报刊登了清华大学两位工农兵学员和两位教员谈他们积极参加教育革命的体会。他们的发言,生动地反映了大学教育革命过程中出现的新面貌和遇到的矛盾,以及怎样解决这些矛盾。
关键词:
革命
教育
思想
内容
内容提要:本文是清华大学两位工农兵学员和两位教员谈他们积极参加教育革命的体会。他们的发言,生动地反映了大学教育革命过程中出现的新面貌和遇到的矛盾,以及怎样解决这些矛盾。
在“上、管、改”的实践中提高路线斗争觉悟
机械系学员桂育鹏:
我们到大学以后,怎样正确对待“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任务呢?思想上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回想刚进校时,劲头可足啦!我们这个班都是有十年以上工龄的工人学员,大伙决心为毛主席争光,为工人阶级争气!可是不久一接触到业务,遇到了许多矛盾,刚来的那股子热乎劲儿,就有点凉了。
在上机床设计课时,机床主轴变速箱是个很关键的部分,过去资产阶级的技术“权威”总在这个地方卡我们,这一次我们决心要把它学会。可是老师一讲课,问题就来了,她讲机床变速箱的转速图,讲到公比〓时,我们听不懂。提了几次意见还没改好,我们就不耐烦了。有的说:“咱‘上’还‘上’不好呢,还‘管’、‘改’哪!”还有的说:“谁有能耐‘管’、‘改’,谁‘管’,‘改’吧,反正我主要是‘上’来啦 !”在矛盾面前,个别同志“多上少管”和“只上不管”的思想就暴露出来了,并且还为这种思想找了点“理由”:认为有宣传队领导,咱不必“管”;对上层建筑不熟悉,咱没法“管”;业务压力大,咱顾不得“管”等等。
正在这时,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号召我们学哲学,学校领导组织我们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实践论》、《矛盾论》和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使我们认识到:“只上不管”这种吃现成饭的思想,实际上是路线斗争觉悟不高的表现。文化教育阵地上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对于资产阶级思想,你不管它,它就管你,你不把它改造过来,就会被它改造过去。所以,我们应该有雄心,有壮志,又“上”好,又“管”好,又“改”好,“上、管、改”这三个字一个也不能丢,要不然就完不成毛主席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通过学习,我们有了“管”、“改”的决心。可是,究竟怎么个“管”、
“改”法?还是不很明确。我们想:机床设计课既然老师讲不好,干脆咱们上讲台把这一课讲好得啦。我们就和工人教师一起备课,准备好了,该讲了。可是,大伙又一琢磨,这样做对不对呀?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知识分子,我们的事情就不能做好,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团结他们。”老师讲不好就把她甩在一边,等找们讲好了,老师的积极性不也就下去了吗?这样做不对。我们想:上好眼前这一课只不过是“一步”,而今后千千万万工农兵上大学的问题这才是“万里”。我们走“一步”要看“万里”,要正确处理好这“一步”和“万里”的关系。我们可不能光顾眼前这“一步”忘了“万里”呀!不把教师队伍团结好,帮助好,那怎么能成呢?我们决定,有再大的困难也要把教师帮助好。
后来,我们就仔细分析这位教师讲不好课究竟是什么原因。教师的主观愿望是满腔热情地想把我们教好,可是由于长期受了封、资、修教育的影响,一时还转不过弯来。我们的工人教师发现,她讲的那些还没有完全跳出一个叫某某“康”的国外理论“权威”的那一套。这样,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帮助教师究竞帮什么?只是为了帮助教师讲好一堂业务课吗?不是。我们认为:帮,就要帮在根本上,帮助教师在转变世界观上下功夫,从封、资、修的精神枷锁下解放出来。这是我们工农兵学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班的学员就在一起议论,这位教师讲不好课的要害,就是她老在那个旧体系的“炕”(康)上转来转去下不来,看起来咱们得帮她拆“炕”,批判理论脱离实际的旧体系。针对那位教师讲转速图总是在公比〓上做文章,兜圈子,从理论到理论,完全脱离生产实际的情况。我们向她反复说明:“公比〓本来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斗争中总结出来的,而资产阶级却说得神乎其神,搞了一套玄而又玄的东西,反过来拿公比〓卡我们工人。”我们有些学员还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同她谈心,耐心的对她说:“在工厂的生产实践中,设计一个变速箱,都是首先根据生产实际需要,确定转速范围,然后再找公比〓和级数的关系,让理论为生产服务。而那一套旧体系,正好是头和脚倒过来了,它老是叫脑袋瓜着地,脚丫子朝天,拿生产实际为它那套理论服务。这样脱离实际的理论,我们工人用不上。”最后她很感动地说:“这一套我过去就是这么学过来的,今天,你们从世界观的要害处帮助了我,确实帮到了点子上。”
通过这段实践,我们初步尝到了“上、管、改”的甜头。大家认识到:学校里两条路线斗争是复杂的,业务领域这场斗争更加隐蔽。不“管”就糊涂,一“管”就清楚。不“管”当俘虏,一“管”当尖兵。我们班的教师也深有体会地说:“为工农兵学员服务有劲头,思想改造有奔头,教育革命有闯头! ”
我们还有个体会:工农兵学员要很好完成“上、管、改”任务,还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坚持参加劳动,不仅要学习有用的业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路线斗争觉悟。
开学后,老师给我们讲液压课,是结合液压牛头刨的油路讲的。老师怕我们听不懂,就在黑板上用了许多色粉笔,画了一张油路图,先告诉我们,红的表示什么,蓝的表示什么,黄的表示什么。然后,老师在台上很耐心地讲,我们在台下使劲地听。老师看我们摇摇头,表示没听懂,就又用手指着油路图,一会儿“往上往上”,一会儿“往下往下”。我们的老师很辛苦,就这样“上上上,下下下”反复讲,可是我们还是听不懂。看起来,光是脱离实际地在黑板上开牛头刨是开不动了。有的学员说:“墙上画的马不能骑,镜子里的烧饼不能充饥,不接触实际,还会走向‘三脱离’。”我们和老师一起批判了书本与实践完全脱节的修正主义路线,就到第一通用机械厂进行三结合的现场教学,不到一星期就破除了对液压的神秘感。大家反映:“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法,学得比较快,效果比较好。”
我们吸取了这个经验,后来在校办工厂结合典型任务镗床的设计进行教学时,我们就走向社会,向实践学习,对国内外的镗床进行调查研究。开始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份调研提纲,满满两大篇,全是叫我们调查镗杆多粗、行程多大等参数,没有突出两条路线斗争。工宣队师傅就组织我们和老师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进行分析研究,明确这次调研不是单纯为了技术参数的业务调研,而是要首先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抓路线调研,接受两条路线斗争教育。我们全班的学员和教师,走了八个工厂,开了十一个座谈会,调查了国内外十几种镗床,还参加了工厂的劳动实践。在这次调研过程中,我们对一些洋机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路线分析。
比如,有一个外国的机床,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傻、大、黑、粗”,体积大,份量重,靠卖铁赚钱;技术陈旧、落后,早就不适应我国工业飞速发展的需要啦!
还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镗床,从外表上看来那真是够“花稍”的,电气操纵箱花花绿绿很唬人。操作的师傅对我们说:“这种机床别看它外表装饰得好看,其实是‘白菜帮子’——心是空的,中看不中用,华而不实。它把主轴箱分成上下两部分,上上下下十几个手把,操纵起来两头忙,干了一天活,弄得手忙脚乱,精疲力尽。”
这些机床为什么有这些弱点呢?最根本的就是它们的腐朽社会制度决定的。他们把我们工人看做是机床的“附属品”,手柄的“延长物”,根本不管我们工人的死活。正如恩格斯所批判的那样,资产阶级“不把工人看做人,而仅仅看做‘手’”(《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他们的设计思想就是为了赚钱,榨取劳动人民的血汗。
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对于外国有益的经验,好的东西,我们也认真的学习,做到“洋为中用”。
在调查外国机床的同时,还调查了国产机床。我国工人阶级遵照毛主席“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教导,创造了许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床。甚至原来一些根本没有接触过机床的街道小工厂,也敢想敢干,艰苦奋斗,为适应战备和农村需要设计和制造了新的机床,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正如毛主席教导的那样:“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真理。
经过调研,使我们分清了两条不同的设计路线,破除了设计神秘论和洋奴爬行思想,回校以后,提出了十几种镗床的设计方案。我们学员和教师都说:“这次调研真解渴!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实际知识和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无产阶级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路线教育。这是在课堂里根本学不到的。”我们深深体会到:即使我们是从三大革命实践中来的工农兵学员,来到学校以后,也不能脱离劳动,脱离生产实际,必须向社会实践学习,这样才能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掌好文权。
永远把坚定正确的 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化工系学员张福巨:
我是从河北农村来的。我能来上大学,全是托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福。我心里可高兴了,我想:有了这么一个好机会,无论如何要把学习搞好。有一次,到图书馆一看,那么多的书,从楼上到楼下,一排排,一架架,什么这个工程,那个设计,自己从来没有见过,恨不得一口气都把它学进去,让我当排长,我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学农劳动也不大想参加了,心想我从农村来的,还劳动什么。认为自己出身好,思想好,三年怎么也变不到哪里去,还是多学点技术要紧,一头就扎进了业务堆里,天天晚上搞到十一、二点,星期天也不休息。几个星期下来,弄得我晕头转向,学的数学、英语、化学三门课,一门也不门,问题一大堆。自己非常着急,心想时间不长就弄成这样,这么下去哪能学得了三年呢?科学这玩艺,可真不是咱庄家人学的,还不如回去种地。可又一想,回去怎么向贫下中农交代呢?思想斗争非常激烈,
正在这时候,学校组织我们开展了“两忆三查”小整风。我想起刚入学时,参观了清华大学两条路线斗争展览,听到过去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辱骂工农兵学生,什么“脑袋笨,学不好”等。当时我肺都气炸了,下定决心要为工农兵争这口气,非学个样子给他们看看不可。没想到过了没多长时间,我倒觉得自己不行了,想打退堂鼓,这不是在学习业务的困难面前屈服于资产阶级压力了吗?不是被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说中了吗?这一查,给自己敲起了警钟,思想翻腾开了。我发现自己光顾拿大麻袋装知识,满以为政治思想上变不了,这才几个月功夫,脑袋瓜就转向了,连路线都划不清了,这还不是已经在变了吗?这样三年下来,不知会变到哪里去,真是太危险了。
我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毛主席的教导使我真正认识到:光有朴素的阶级感情是不够的,不提高路线斗争觉悟就要转向;放松了思想改造,就分不清真假马列主义,就会受骗、上当。我们狠批了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散布的唯心论的先验论,看清了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天生的“笨脑袋”,也没有什么天生的“自来红”,只有自觉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才能步步走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
我又回忆了自己的苦难家史,在旧社会我家祖祖辈辈没有一个识字的,父亲给地主放羊,放一天就在墙上划一个道道记上。解放了,我上了学,可是由于叛徒刘少奇在农村推行“三自一包”,我家人多劳力少,念到初中就念不下去了。今天我能来上大学,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是毛主席给咱贫下中农的权利。临来时,村里贫下中农一再嘱咐说:“福巨呀,贫下中农子弟上大学,咱村你可是头一个呀!这个权来得不易,你可要为工人阶级、贫下中农掌好文权!”想到这些,就更加明确了,上大学不是我个人的事,决不能为“交业务帐”而学,工农兵上大学的根本任务是掌握文权、巩固政权。我决心吸取前一段走弯路的教训,把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放在首位,为毛主席争光,为贫下中农争光。
思想通了,一通百通。从此我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坚持读马、列的书,读毛主席著作,积极参加“一打三反”运动等各项政治活动。排里的工作也抓起来了,业务学习也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还参加了业余合唱队。过去学化学,总闹不明白氮和氢合在一起,怎么就会变成另外一种东西“氨”呢?氮和氢本来都是没味的,怎么合在一起就变臭了呢?后来我努力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来指导学习,毛主席指出:“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转化”。运用这个观点,许多化学变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现在,无论是化学,还是数学、英语,我都学下来了。我更加体会到:不是自己脑袋笨,而是没有学好毛主席的哲学思想。对我们班过去和我一样没有处理好政治与业务关系的同学,我就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找他们谈心,在思想上互相帮助。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到:如果光想着自己业务知识少,一头扎进业务堆,知识少并不能转化为多,反而会转化为“难”,就会从“上、管、改”的战斗岗位上退下来。在知识多和少这对矛盾后面,有个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还是脱离无产阶级政治的主要矛盾。只有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坚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才能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也只有在政治统帅下,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学习,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使知识少转化为多。
做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有心人
自动化系教员陈水莲
去年六月第一批工农兵新学员进校后,基础课教师基本上全到系里担任教学任务,我也到了自动化系,走上了教学第一线,满腔热情地上了讲台。可是上课后,讲了十堂课,六堂效果不好,思想就有波动了。再加上连里领导一再强调教学搞不好,主要责任在教员。我心想,学员程度不齐,开始时连里教学计划性差,课表临时定,别的课上不了就让基础课项阵,这些问题别人看不见。教员在第一线,首当其冲,课讲砸了都看见了,或者传来传去都听见了,就成了矛盾的焦点。自己思想不通,怨气挺大,牢骚不少,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消极地等待领导拿办法。在这个节骨眼上,党委和宣传队领导及时地召开了全校教师会议,指出必须按照毛主席关于“不破不立”的教导来对待教学上出现的问题。尽管矛盾不少,但首先要强调教员世界观的改造,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否则,什么事情都是格格不入的。这下子帮助自己端正了方向。我就带着自己的思想问题,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和“为什么人服务”、“如何去服务”的教导。
为什么我的想法和学员的想法老是格格不入呢?比如,我认为讲课目的性够明确了,但学员老问我,讲这些有什么用?太空;我认为讲的道理够清楚了,但他们认为道理没法理解;我认为讲得够具体、够慢的了,但他们还老认为太抽象、太快,还说:“你说的话我们听不大懂,我们提的问题你又听不大明白。”这实际上是暴露了旧的教学思想、内容、方法与工农兵学员的要求、认识规律之间的尖锐矛盾。我的教学基本上还是从数学本身提出问题,逻辑推导合理,有明确的结论这样一种状况,这是适应过去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培养“三脱离”知识分子的。现在教育对象变了,培养目标也不同了,工农兵学员检验教学的标准是实践。他们说我讲课“太空”,正好揭露了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流毒在我身上远远没有肃清,这时我们班召开了一次数学专题评教评学会。不少学员讲:“我们现在的困难是旧社会阶级压迫和修正主义路线所造成的。科学是我们劳动人民创造的,但被地主资产阶级剥夺了,他们搞什么从公理到公理,这些我们工农兵接受不了,这种流毒现在仍然在毒害我们。”有的学员还说:“现在教师在教学上有困难,这也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要团结起来共同克服这些困难。”工农兵学员从路线上帮助我提高对讲课“砸锅”的认识,而且以深厚的阶级感情来对待教师。这个会对自己触动很大,我想,这些学员在学习上碰到的困难比我要大得多,但是他们为了占领和改造文化教育阵地,就坚决去完成党和阶级的委托,而我在困难面前却是畏缩动摇。这一比就觉得自己的问题首先是路线斗争觉悟不高,分不清什么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什么是修正主义路线。我反复思考学员的话:“我们托毛主席的福上了大学,但是课老听不懂,如果旧的这套不改掉,就是你们辛辛苦苦,也不等于我们就能上好大学。”这使我心里非常难过,也非常不安。过去修正主义教育路线把工农兵排挤在大学门外,即使入了大学的工农子弟,也由于过不了基础课这一关,不少人又被撵了出去,当时数学就是这共封锁线上的“老虎”。想到这些,更意识到即使自己有为工农兵服务的强烈愿望,但如果不去自觉地“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就不能达到为工农兵服务的目的,也就不能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这样,我就下定决心,为了落实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一定要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做无产阶级教育事业的有心人。
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要首先把了解工农兵、熟悉工农兵,按照工农兵的需要和认识规律来改造旧的教学思想、方法。起初,我们认为个别学员不会算,但是认真分析,他们并不是不会算,而是有自己的一些计算习惯和方法,只是不会用数学式子来表达和进行演算。这里的问题,不是他们不会算,而是我们不会教。遵照毛主席关于“只能是从工农兵群众的基础上去提高”,“而这里也就提出了学习工农兵的任务”的教导,我们就自觉地向学员们学习。例如:在结合电工问题讲数学时,就先请老电工学员算,他一边分析电路,一边心算,最后告诉你答案。我们就让他谈出考虑的过程,然后帮助他用数学式子一步步写出来。这样既引导学员学会列数学式子,使他们感到数学一点不神秘,也打破了我们过去那套纯粹数学逻辑推导的教学方法。我深深体会到,这种了解人、熟悉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改造和提高自已的过程。
在教改过程中,经常出现右的或极“左”的思想干扰。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就要敢于排除各种干扰,敢于坚持正确的方向。新学员入学后,数学教学中曾经出现过脱离专业和生产需要,单纯学理论的现象。这种现象纠正后,又出现了过多否定基础课必要的系统性和基本训练的倾向,甚至有人认为,要系统补必要的基础就是“复旧”。可是当我们深入了解工农兵学员的实际水平后,我们认为需要系统地补些必要的数学基础。这个意见要不要提出来?这算不算“复旧”?当时自己是有思想斗争的。我学习了毛主席的教导:“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我想,现在老工人学员连最基本的数学训练都没有,从这个实际出发去补基础和过去搞“金字塔”盲目打基础是有根本区别的。为了对学员的学习负责,我就大胆地提出了这个看法,而且这样做了,得到学员们和领导上的支持,从实践效果来看,也是比较好的。
通过十个月和学员、专业课教师一起战斗,看到学员们逐步地掌握了数学,自己实在从心里感到高兴。最近我们教了一段微积分,课讲下来,大家都很高兴。学员们说:“微积分也没有什么神秘,联系了实际,还是好懂。”有的学员说:“数学现在有门了,不怕它了。”这些话对自己很大的鼓励。虽然前面还有很多困难,但我们相信,这些困难是一定能够克服的。
通过十个月的教学实践,也深深地教育了自己,每上一堂课,实际上对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是一次磨练。当你怎么也教不懂老工人学员时,就有思想斗争了,但是回来一想,不是陷入过去那套单纯逻辑推导,就是又脱离实际了。从这里自己也进一步体会到毛主席的教导:“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问题。”关键在于不断肃清修正主义教育思想的流毒,提高路线斗争觉悟,搞好自身思想革命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开门办学,天地广阔
焊接专业教员陈伯蠡: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理工科大学的学生要在实习工厂做工,在实验室做实验,也要接触社会实际。去年,我们焊接专业三个教师和普通班学员到某工厂进行“焊接工艺”的劳动教学。当时,自己有不少活思想。我想,这个班的学员,绝大部分都没干过焊接,很多人甚至连看都没看过。现在,时间仅仅两个月,要求学员达到独立操作的水平,还要掌握一些分析和制订产品生产工艺的理论知识,这个任务能完成吗?还有,我们教师不但要编讲义,要讲课,又要抓思想工作,还不能脱离劳动,能抓得过来吗?有些学员也有活思想,说:“过去学徒还要学三年呢,现在我们才两个月能学到个啥?”
可是,实际结果,却是我们完全没有想到的。
在下厂的最后一个星期,为了检查学员的学习效果,厂党委负责同志亲自安排了一次考试。把学员六、七个人分成一组,完成一种比较大的产品的生产任务。平时,这种产品是在室内机械化设备上焊接的。这一次,从难、从严要求,在室外操作,不使用机械化设备,学员自己订工艺,连装配带焊接,自己把它干出来。结果,花了两天时间,每个组都完成了两台产品的任务。经过厂领导和检验组师傅逐台进行检验,产品质量都达到了出厂的技术要求。对比旧大学焊接专业的大学生,六年当中,一般只拿过几十小时的焊把,焊焊小铁板,在工艺操作方面,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呢?关键在于社会大课堂的天地非常广阔,工厂领导和广大工人群众积极参加了教有革命。我们刚一下厂,厂党委负责同志为了搞好教育革命,亲自选了六位老师傅和一位技术员给我们组成了“工人讲师团”。下到班组以后,厂里又为每一个学员指定了一位师傅指导。他们放手让学员直接上生产第一线去锻炼。工人师傅说:“搞好教育革命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事,培养我们自己的大学生,是毛主席交给我们的光荣的政治任务。”有一位师傅,他平常一天的任务是干十个活,可是为了尽快培养好学员,他一个上午,不抽烟,不休息,一口气就干出了八个;下午,腾出时间就手把手地教学员干,结果,既锻炼了学员,任务还超额完成了。他说:“要抓革命,促生产。教育革命要搞好,生产任务不能少。”工人师傅这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对学员教育很大。
在学校里,一个专业怎么可能请来这么多的工人教师呢!而在工厂里,广大工人群众人人是教师,既教业务,又管思想,学员的全面培养得到了很好的保证。我自己也受到很大的教育,并能抽出将近一半的时间参加生产劳动和进行业务上的再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关在学校里,单靠学员和教工,教育革命是搞不好的。
另外,在这个厂,学员还学到了不少先进的技术成就和工人阶级“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革命精神。比如,这个厂有一种大型产品,这样大的东西,一般都是用好多块钢板拼起来的,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这个厂的工人师傅,敢想敢干,创造了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焊生产线。让成卷的钢板自动打开,然后一边往前送,一边卷成工件形状,又一边焊,一边切,一下子就干出来了,就我所知,国外有的也搞过类似的生产线,但是设备复杂,工艺落后,产品直径最大的还不及上述产品的一半。又比如,有一种产品,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三层楼房那么高。这种产品都是先在工厂备料,然后运到工地安装和焊接的。一些学员这次在厂里就接触了这项工作。可是我们教师过去从来没见过,根本没法讲,怎么办?我们就请好几位老师傅,一起来讲课。这些师傅有的在东北冰天雪地里干过这个活,有的在西北大风沙里干过,还有的在南方炎热条件下干过,各人有各人宝贵丰富的经验。他们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补充,不但讲成功的经验,也讲失败的教训。既讲清楚了这个产品的一般生产规律,又讲了各种特殊条件下安装、焊接的特点,讲得具体、生动,学员也学得比较活。象这些丰富的社会大生产的宝贵经验,在学校里是根本不可能接触到的。对我们教师来说,也是上了新的一课。
伟大导师列宁说:“如果学习、教育和训练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这样的教育方式我们是不会相信的。”(《青年团的任务》)通过实践,自己深深感到,列宁的教导,真是非常的亲切。我们专业现在已经和北京电焊机厂、北京大红门焊条厂等工厂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挂勾关系。这条开门办学的路子,今后一定要长期坚持走下去!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一年第六期)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