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指示我照办“五·七”路上谱新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8173
颗粒名称: 毛主席指示我照办“五·七”路上谱新篇
并列题名: 記支左爱民模范李文忠生前所在部队落实《五·七指示》的事迹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5月5日,南昌日报登载了文章「毛主席指示我照办“五·七”路上谱新篇」,讲述了支左爱民模范李文忠生前所在部队落实《五·七指示》的事迹。
关键词: 李文忠 部队 五·七指示

内容

毛泽东思想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壮丽山河。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战斗洗礼的全国亿万军民,意气奋发,斗志昂扬,正在隆重庆祝伟大领袖毛主席光辉《五·七指示》发表五周年!
  在这大喜日子里,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大家介绍支左爱民模范李文忠生前所在部队广大指战员,沿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的光辉“五·七”道路,踏着英雄的脚印,继续革命的先进事迹片断:
  落实《五·七指示》的老闯将
  在英雄李文忠生前所在部队的“五·七”农场里,人们常常看到一个年过半百、精力充沛的老战士。他穿着一套洗得发了白的旧军装,背着一只褪了色的军用挎包,和年轻小伙子一起劳动。他就是被广大战士称为“落实《五·七指示》的老闯将”的副团长田永泉同志。
  一九六九年夏天,部队为了贯彻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新建了一座“五·七”工厂。一天下午,田永泉同志来到工厂,工厂的同志们都热情地把他围起来,谈论着厂里的设备。这个说:“副团长,这些老掉了牙的车床不行,还是买几部新的吧!”那个说:“还是买几部新的好,又快又好使。”田永泉听了战士们的话,心想:果真旧车床就不行了吗?他带着这个问题,组织指战员在工棚里举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的教导,意味深长的对大家说:“我们能买来崭新的车床,可买不来我军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啊!走‘五·七’道路,办‘五·七’工厂,要贯彻自力更生的方针。机床是旧一点,但我们可以发挥人的因素。”接着,又组织大家狠批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散布的反动的唯生产力论。通过学习和批判,广大指战员的觉悟迅速提高。就这样,大家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在旧机床上,制造出了优质高压油管,畅销六个省、市。
  去年,田永泉负责农场早稻小苗育秧,为了摸索一条小苗育秧的规律,他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天天蹲在育秧室里,一蹲就是一天。战士们怕他身体吃不消,把他推出育秧室,可是他却严肃地对战士们说:“你们能代替我参加劳动,但不能代替我改造思想。要在毛主席指引的‘五·七’道路上阔步前进,就要不怕苦,不怕死。”说罢,又和战士们投入了战斗。过度的劳累,使他在战争中留下的伤口又痛起来,每走一步都很吃力。这时,他默默地背诵着毛主席关于“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教导,不断鼓励自己坚持战斗。经过反复的观察,他终于总结出了一套早稻小苗育秧的经验,取得了生产中的主动权。同志们每当看到茁壮生长的小苗时,总是称赞说:“这秧苗是副团长用心血浇灌起来的。”
  “五·七”路上的带头人
  支左爱民模范李文忠的生前战友,一等功臣,现任连长庞朝胜同志,胸怀朝阳,手捧红书,象好排长李文忠那样:“毛主席指示我照办,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在光辉的“五·七”路上勇往直前,战斗不止。
  庞朝胜同志热情宣传《五·七指示》,把宣传《五·七指示》当做自己的神圣职责。今年春天,部队进驻某工厂支左,他发现这个工厂蔬菜全靠市场供应,而厂区却有很多土地荒在那里。庞朝胜决心帮助工人提高对《五·七指示》的认识,自己开荒种菜,实现蔬菜自给。于是,下班后,他就组织了“工人业余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认真学习《五·七指示》。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在有条件的地方,也要从事农副业生产,例如大庆油田那样。”毛主席的教导象盏明灯照亮了工人的心坎。在庞朝胜的帮助下,工人们很快就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业余生产高潮。几天功夫,工厂里的荒地,全部种上了蔬菜。庞朝胜同志为了提高大家对《五·七指示》的理解,使全连战士坚定不移地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建军路线前进,他组织全连举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反复学习《五·七指示》,同战士们一起回忆革命前辈在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里一面打仗,一面生产的革命传统。还在田头菜地边,猪圈旁,召开批判会,使全连战士迅速提高了为捍卫毛主席建军路线而执行军农任务的自觉性。他常对战士说:“搞好生产,完成军农任务,是落实《五·七指示》的实际行动,是全面创四好的重要内容。”从而使大家提高了认识,掀起了业余生产的高潮。
  在生产劳动中,庞朝胜以好排长李文忠为榜样,专拣重担挑,重活脏活带头干。养猪没有猪圈,他带领全连战士利用休息日拾来砖块、石头,自己动手盖;种菜没有菜地,他带领战士起早摸黑,挥锄抡镐,开垦了十几亩杂草丛生的荒地,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春耕大忙中,庞朝胜同志和战士们一起投入了紧张的插秧战斗。当时,春雨连绵不绝,淋透了他的军衣,同志们劝他去避避雨,他坚持不下火线。他笑着说:“无数革命先烈连死都不怕,我们还能怕这点小雨么?
  为了落实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我们一定要战胜一切困难。”在他的模范行动影响下,全连战士斗志昂扬,干劲冲天,提前完成了插秧任务。
  无论是在骄阳似火的盛夏,还是在北风凛冽的寒冬,庞朝胜以一个普通战士的姿态战斗在毛主席指引的“五·七”大道上。战士们说:“在落实毛主席《五·七指示》中,我们流了多少汗,我们连长也流了多少汗;我们身上有多少泥,我们连长身上也有多少泥;连长真不愧为我们落实《五·七指示》的好带头人。”
  军农战线上的一对红
  “军工、军农、军学、军民……”这嘹亮的歌声在“五·七”农场的田野上空随风飘盪。二机连的同志们投入了紧张的春耕战斗,正在热火朝天地犁田、耙田、挑肥、育秧。农场田野上到处是一派春忙的景象。
  刚入伍的新战士李四亭和老战士傅水芳结成对子。今天连里派他俩去挑大粪。小李挑着一担担大粪横过公路,看到公路上来往的人群络绎不绝,脸上火辣辣的,心里感到不是滋味,闷着一肚子心思勉强干了一天。收工回来时,小李冲着小傅说:“不管怎样,明天我不挑大粪!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把小傅弄糊涂了。是怎么回事呢?吃饭后,傅水芳找小李谈心,了解到小李之所以不愿挑大粪,是因为在家时开柴油机,人家都佩服他,现在当了兵,反而挑大粪,总是感到不光彩。为了帮助小李提高对军队搞生产的认识,小傅和他一起进行了忆苦思甜。通过忆苦思甜,小李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接着,他们一起学习《为人民服务》和光辉的《五·七指示》,小李狠斗了私心杂念,表示要在“五·七”道路上勇往直前。两人还立下了钢铁誓言:“象英雄李文忠那样,毛主席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从此后,他们共同写了一本《血泪帐》和一本《幸福书》,把阶级仇、民族恨记在《血泪帐》上,刻在心坎上;把对毛主席无比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写在《幸福书》中,浇在心田里。阶级苦永不忘,幸福谱记心上,互相鞭策,共同前进,不断提高执行《五·七指示》的自觉性。
  一次过星期天,连里叫同志们洗刷衣服,写写家信。小李和小傅在天天读时又重温了毛主席庄严的“五·二〇”声明和“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教导。为了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支援世界革命斗争,他们把星期天定为支援世界革命的义务劳动天。多种粮食多种菜,喂大肥猪送前线。说干就干,小傅挑来粪桶,小李找来粪杓,他们把一担担肥料送到准备下种的稻田里。他们越干越欢,小傅问:“小李,现在你有什么感想?”小李笑着回答:“脚踩污泥看全球,我为革命把粪挑,身上虽然脏和累,心里更觉甜与香。”
  (六〇一二部队后勤处报道组)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文忠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田永泉
相关人物
刘少奇
相关人物
庞朝胜
相关人物
李四亭
相关人物
傅水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