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要找钉子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7900
颗粒名称: “偏要找钉子碰”
分类号: A84
摘要: 1971年4月22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罗迈生评价《愚公移山》的文章。
关键词: 革命精神 大无畏精神 马克思列宁主义

内容

优秀共产党员罗迈生同志学习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愚公移山》后,写了一段充满唯物辩证法的文字:“愚公家门口的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如果把房子搬到没有高山的地方不是很容易吗?愚公为什么不这样做,偏要找钉子碰,去挖掉这两座大山。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为了造福人民,在困难面前挺胸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偏要找钉子碰”,这是十分铿锵有力的语言!
  罗迈生同志是毛泽东思想哺育的新愚公,是专找钉子碰的铁鎯头。就是这个只念过两年私塾,不懂机械原理,不会绘图设计,十几种疾病缠身的人,满怀为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豪情壮志,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技术革新的战斗中去,遇到困难不退编,遇到失败不灰心,遇到干扰不动摇,终于试制成功自动成型机。
  世界观不同,对待“钉子”的态度也截然不同。有一种人,打着马克思主义的超牌,装着坚持“唯物论”的姿态,教训人们说:“有钉子在那里,你就得‘承认’它存在,不要去碰它。”这是“智叟”的陈词滥调,这是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的世界观。按照他们的逻辑,人们在客观世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美帝国主义霸占我国台湾省不去要碰它,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侵犯我国珍宝岛也不要去碰它。世界应该听任超级大国任意宰割,弱国、小国应该永远受侵略、受奴役……这是什么逻辑?这是强盗逻辑,只有马列主义的叛徒,帝修反的走狗,地主资本家的奴才,才能说出这种话。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对于客观世界,例如“钉子”,困难等等,我们固然要正视它,不能采取“不承认主义”。但是,我们不是“承认”它就算完事。我们承认“钉子”的存在,承认困难,是为了向它作斗争,达到胜利的目的。革命者就是要做这种转化工作。
  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我们一定要学习和发扬罗迈生同志那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愚公精神,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决不做贪生怕死的可怜虫。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龚亦军
责任者
罗迈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