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 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7720
颗粒名称: 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 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
并列题名: 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
分类号: A84
摘要: 1971年4月11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的文章。
关键词: 哲学 唯物论 学习活动

内容

一九六三年五月,正当我国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激烈搏斗的时刻,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写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这篇著名论文。在这篇光辉著作中,毛主席从哲学的高度总结了国际国内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反映论,深刻批判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杨献珍一类假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鼓吹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和形而上学,给刘少奇一伙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阴谋活动以沉重的打击。
   在全党正在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今天,我们重新认真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这篇重要论文,对于进一步提高两条路线斗争觉悟,区分唯物论和唯心论,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坚决执行毛主席关于“要搞马列主义,不搞修正主义”的指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毛主席在这篇论文中,象在《实践论》中一样,坚持和发展了列宁这个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思想。
   这篇文章一开头就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主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了曾经被马克思主义的敌人肆意歪曲的关于认识来源的问题,彻底划清了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先验论的界限。
   按照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观点,人的认识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后天才有的。思想、理论、精神都是客观的矛盾运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社会实践。随着社会实践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们的认识也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离开社会实践,离开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硏究,任凭多大的本领,决然得不到任何正确的认识。“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实践论》)只有投身到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去,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才能取得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正确思想和比较完全的知识。
   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类骗子,恰恰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背叛了辩证唯物论,宣扬极端反动的唯心论的先验论。他们认为,人的思想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根本否认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刘少奇说:入“具有完备的思想”。这个“完备的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他断定:是“由于人类的脑髓的发展”,①而不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臭名昭著的黑《修养》就是唯心论的先验论的活标本。学习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就要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
   人的头脑是思维的器官,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但是,只靠人的头脑,而不参加社会实践,就能夠获得正确的思想吗?我们的回答:绝对不能。人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厂,起着把从实践中得来的原料或半成品制成完成品的作用。人们制成的这种完成品,究竟合适不合适,是否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性,还需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否认社会实践,就必然颠倒“原料或半成品”和“加工厂”的关系,人的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先于经验的天赋观念。刘少奇一类的政治骗子同一切唯心论者一样,在认识论上正是从这里走向死胡同的。
   刘少奇一伙宣扬唯心论的先验论,绝不只是一个哲学理论问题,而是有其险恶用心的。他们的那条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是从反动阶级利益出发的,充滿着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唯心论的谬论,经不住实践的检验。他们把唯心论的先验论,作为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哲学根据,竭力加以宣扬,其罪恶目的是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我们一定要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唯心论的先验论的反动性和危害性。
   毛主席在《浙江省七个关于干部参加劳动的好材料》的批语中强调指出:“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是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确实保证,是使无产阶级能够和广大劳动群众联合起来,实行民主专政的可靠保证。”毛主席把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运用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深刻地阐明了开展三大革命运动同反修防修、实现人的思想革命化的密切关系,同联系群众、加强工农联盟、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密切关系。这是对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重大发展,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光辉指针。
   我们要自觉地执行和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进一步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就必须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深入三大革命运动实践的第一线,在群众中进行系统的周密的调查硏究。调查硏究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的具体运用。不调查、不硏究,只凭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和若明若暗的情况,就发议论、下判断、作决定,必然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从“左”的或右的方面干扰和破坏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做出不利于人民的事情,危害革命事业。只有坚持革命实践,坚持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深入批判唯心论的先验论,并肃清其余毒,我们才能在工作中真正取得发言权和领导权,少犯错误,做好工作,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每个基层。
   二
   在这篇论文中,毛主席深刻地发挥了“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论证了认识的两个能动的飞跃,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指明了在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中,正确认识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并运用客观规律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必由之路。
   毛主席说:“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物质到精神、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认识的真正任务就在于由感觉到达思维,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规律性。感性认识只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只有综合丰富的感性认识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形成槪念,进行判断、推理,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从全体上、本质上和内部联系上反映客观事物。
   但是,经过第一个飞跃得来的认识是否正确还是没有证明的,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考验。于是又有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这是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能证明人们在第一次飞跃中得到的认识,那些是正确的,必须坚持;那些是不完全的,必须补充;那些是错误的,必须纠正。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运用正确思想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达到革命的目的。正如毛主席强调指出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如果有了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不去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也就失去了认识的全部意义。
   毛主席指出,人的认识经过第二个飞跃,“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毛主席在这里论述的关于先进势力必然战胜反动势力的思想,对于革命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的斗争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革命的人民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改变力量对比,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实现改造社会的伟大目标。
   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一类的政治骗子,反对革命实践,就必然抹杀在实践基础上认识的两个能动的飞跃,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刘少奇赤裸裸地说:“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对’,是有绝对性的,但在资产阶级底眼光中,则是一个十分讨厌的东西,所以,绝对还是有条件的。”②刘少奇妄图以“资产阶级眼光”为标准,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普遍真理,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充分暴露了他是资产阶级的忠实走狗。
   毛主席指出:“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按语)刘少奇一类的假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就必然违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陷入主观随意性,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为所欲为。他们正是从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反动世界观出发,用右的和极“左”、形“左”实右的口号,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分析,反对党的路线和政策,破坏社会主义所有制,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他们从右的或“左”的方面猖狂地反对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都是为了一个反革命目的,变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变无产阶级专政为资产阶级专政。
   毛主席指出:“唯物论和辩证法则要用气力,它要根据客观实际,并受客观实际检查,不用气力就会滑到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方面去。”(《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按语)我们必须遵照毛主席的这个教导,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搞好认识的两个飞跃,实现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革命转化,使理论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为自己的经验可靠,不使经验上升为理论,把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对立起来,或者学习理论不联系实际,不用理论去回答和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三大革命运动中的实际问题,把学和用对立起来,这都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理论和实际相脫离的主观主义的表现。只有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克服和防止主观主义,才能提高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三
   毛主席指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毛主席这一教导,为在一切工作中自觉地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从理论上进一步武装了我们的头脑。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和精神,实践和理论,是对立的统一,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承认总的历史发展中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谁否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但是,我们同时又承认而且必须承认精神的东西的反作用,革命理论对于实践的反作用。正如毛主席指出的:“这不是违反唯物论,正是避免了机械唯物论,坚持了辩证唯物论。”(《矛盾论》)
   长期以来,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疯狂反对“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个伟大真理,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作用,反对用无产阶级政治统帅经济,妄图用反动的“唯生产力论”篡改辩证唯物论。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刘少奇一伙就竭力鼓吹“阶级斗争熄灭论”,提出了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历史唯心论的反动观点,妄想推翻毛主席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吿中就指出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论断,反对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为了推行这条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到处乱跑乱窜,大肆叫嚷:“什么叫政治挂帅?就是把东西搞上去。”“生产可以促革命”,“技术发展了,各方面都发展起来了,这不是最大的政治吗?”等等。他们鼓吹的这种只要生产、不要革命,只要经济、不要政治的反动谬论,并不是什么新创造,不过是拾起了托洛茨基、布哈林之流在几十年前抛出来的、并为列宁所痛斥过的破烂货色。
   列宁曾经明确指出:“全部问题就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也只能在于):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再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毛主席教导我们:“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毛主席提出的“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从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正确地解决了革命和生产、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革命、政治总是第一位的,而生产、经济则是第二位的,决不能并列起来,更不能颠倒过来。只有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才能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促使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多快好省地向前发展。不问政治,忘记阶级斗争,忘记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这是非常危险的。刘少奇一类的政治骗子鼓吹“唯生产力论”,正是企图把人们引到这条邪路上去。我们一定要提高革命警惕,千万不要上当。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肩负着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完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为了保证我们的事业永远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必须重视理论对于实践的反作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章程》),把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改造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地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为了掌握这个普遍真理,我们要密切结合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认真读马、列的书,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掌握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要带着问题学,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改造世界观,搞好思想革命化。
   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必须批判资产阶级,批判修正主义。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空前大普及,资产阶级和一切剝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已经土崩瓦解,但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阶级斗争并没有停止,失败的阶级总是力图利用它来同无产阶级继续较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腐蚀我们的干部和群众。只要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放松对资产阶级的进攻,被批判、被打倒的东西还可以死灰复燃,还可以改头换面以新的形式出现。所以,我们必须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深刻理解毛主席关于“不破不立”的指示,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深入持久地开展革命大批判,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的专政。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才有可靠的保证。
   四
   在这篇论文中,毛主席阐明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之后,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毛主席的教导,为我们不断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获得真理的认识,指明了道路。
   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以不能一下子得到完全的认识,除了阶级的原因以外,还由于在社会实践中常常受着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受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因此,要有一个过程,一次反复不行,两次反复也不行,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夠完成。先是不认识,或者不完全认识,经过反复实践,取得了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有了正面和反面的比较、鉴别,然后才有可能达到比较完全的认识。对于一个具体的认识过程说来是这样,对于认识的继续、推移和发展说来也是这样。客观世界的矛盾变化运动是无穷的,反映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也是无穷的。我们不但当自己的思想、计划、方案有错误时,要善于改正错误,调整计划,而且还要在客观过程已经从一个发展阶段向另一个发展阶段推移和转变时,善于使自己的主观认识跟着推移和转变,使之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就表现在这种“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之中。
   刘少奇一伙旣在认识来源上,否认实践的首要地位,反对物质可以变成精神;又在精神的反作用上,否认革命理论的巨大威力,反对精神可以变成物质,就必然否定人的认识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从而陷入所谓认识可以“一次完成”的泥坑。否认了过程,就是否认了矛盾,否认了客观事物。这种“一次完成论”,是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观点。
   我们一些同志中存在的驕傲自滿、固步自封等资产阶级思想作风,就是形而上学的“一次完成论”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一次正确,两次正确,就认为是“一贯正确”;一次成功,两次成功,就认为是“全部成功”,因而停顿起来,不求进步,无所作为。这种思想所以是错误的,就是因为它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规律。毛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毛主席又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实践论》)
   我们只有认识和掌握真理的相对和绝对的辩证法,才能坚持继续革命,永远前进,不断实现从必然工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我们一定要遵照毛主席关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一贯教导,抓紧当前的极好时机,开展一个反对驕傲自满、提倡谦虚谨慎的自我教育运动,把驕傲自滿、固步自封的错误思想作风,提到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来分析和批判,克服盲目性,提高自觉性,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执行和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这篇论文的结尾,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党提出了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战斗任务。毛主席谆谆教导:“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我们深深感到,要完成这个伟大任务,还需要加倍努力。我们一定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进一步学好用好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认真改造世界观,在以毛主席为首、林副主席为副的党中央领导下,继续完成党的“九大”和九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
   ①②刘少奇:《人为什么犯错误?》
   (一九四一年十月)。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一年第四期)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