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粮为纲 发展多种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7569
颗粒名称: 坚持以粮为纲 发展多种经营
并列题名: 乐化公社仙里大队第一生产队的調查报告
分类号: F329
摘要: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乐化公社仙里大队第一生产队的党组织和革委会以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为纲。认真贯彻落实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关键词: 生产队 粮食 集体收入

内容

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乐化公社仙里大队第一生产队的党组织和革委会以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为纲。认真贯彻落实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连续八年获得丰收,粮食产量每年以增长百分之十一的幅度逐年上升。去年粮食总产量比一九六二年翻了四番,连年超额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他们在优先安排和保证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的同时。合理地安排了林、牧、副、渔的生产。成为全公社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先进单位。
  坚持辩证法 克服片面性
  仙里一队,是一个田少人多的生产队。平均每人只有一亩六分多水田。
  过去,这个队受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较深。少数人一心只想抓钱。结果抓了副业丢了农业。粮食产量长期上不去。国家征购任务完不成,每年还要依赖国家回供粮食,吃了苦头。后来。他们发动群众批判了“金钱挂帅”、“重副轻农”的资本主义倾向。煞住了“抓钱不抓粮”的歪风。但是,不久又出现了只抓粮食生产,不要多种经营的另一种倾向。有的干部片面地提出“搞副业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针对这种错误倾向,党组织和革委会带领广大社员反复学习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教导,认识到,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比方说养猪,猪多肥多。肥多粮多,自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通过狠抓两条路线的斗争。这个队的农、林、牧、副、渔“五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坚持以农为主 以粮为纲
  这个队处在丘陵地带。水源缺乏。每年都要遭受旱灾的威胁。解放前,这里只能栽种一季。平均产量才两百来斤。解放后,虽然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增产幅度不大。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给这个队发展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他们以大寨人为榜样,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先后筑起了五座水库,使全队二百零二亩水田,有一百七十亩变成为双季旱涝保收田。粮食产量连年获得了丰收。去年尽管晚稻受到了一些损失,但粮食总产量仍然夺得了一十四万四千多斤。比历史上最高产量的一九六九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一。红薯等杂粮和油料作物,也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去年。这个队超额完成了征购粮任务,还留足了口粮、饲料粮和种子粮,集体储备粮不断增多,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这个队遵照毛主席“农、林、牧兰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的伟大教导,在狠抓粮食生产的同时。根据本地条件与可能。妥善使用劳动力。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大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和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这里的森林遭到严重的破坏。过去这里流传着一首“天晴三日象块铜,落雨三日水满垅,光山秃岭晒破皮,作田人家实在穷”的歌谣。解放后。贫下中农翻身当了主人,他们重新安排这里的山山水水。战天斗地。积极发展林业生产。改变了这里的自然面貌,几年来,他们垦复油茶山二十四亩,每年可收摘茶桃一万余斤。除超额完成国家任务外,解决了本队社员食油问题。他们还培植了松树林一百六十亩。杉树五亩。竹子三亩。村前村后树成林。既控制了水土的流失,又促进了农业生产。还解决了本队部分基本建设和生产工具的用材。
  这个队在以粮为纲这个前提下,由于努力发展了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也给粮食生产提供了较多的资金和肥料。促进了粮食的连年增产,起到了以副养农的作用。他们批判“养猪亏本论”以后,全队的养猪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两年内就实现了一人一猪。集体养猪场的生猪存栏数大量增多。不仅满足了本队社员购买肉食的需要,去年还向国家交售肉猪三十七头,增加了公共积累。这个队还利用塘坝养鱼二千多只。去年收获鲜鱼一千五百多斤。
  随着多种经营的发展。集体收入和社员收入不断增加。他们把公共积累用来扩大再生产,先后购置了碾米机、抽水机、脱粒机。还兴建了一座油榨厂。
  (乐化公社革委会调查组)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