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毛泽东思想把她教育过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7156
颗粒名称: 用毛泽东思想把她教育过来
分类号: D64
摘要: 1971年3月4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江拖二十连尖刀班副班长裘惠英改造世界观的文章。
关键词: 世界观 毛泽东思想 阶级觉悟

内容

江拖二十连的尖刀班副班长裘惠英,有一段时间由于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私”字露了头,进步较慢,班里有的人要求党支部把她换掉。
  党支部成员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支委说:“裘惠英时好时差,换掉算了,否则,尖刀班垮了谁负责呀?”有的支委却主张“帮”,他们说:“两个‘决议’的基本精神是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连尖刀班一个副班长都教育不好,还有什么‘尖’呢?”在争论相持不下的时候,大家认真地学习了两个“决议”,越学习大家脑子越清楚。认识到,“换”与“帮”,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反映了在干部问题上的两条路线的斗争。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对后进的同志就要热情地帮。创四好的目的是实现人的思想革命化,只换裘惠英的职务,不换裘惠英的思想,还是达不到创四好的目的。“换”比较简单,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帮”比较麻烦,却可使一个同志转变过来,对革命做出新的贡献。
  方向明了,看问题就全面了。大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裘惠英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裘惠英同志出身贫苦,六岁上,父亲被资本家折磨死,母亲带着她给人洗衣服过日子。进厂后,虽然时好时差,但“好”和“差”就说明她身上同时存在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而本质好,根子正,就是她进步的决定因素。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用毛泽东思想进行教育,不断发扬她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就能使她向先进转化。对这样的同志如果只“换”不“帮”,就是没有很好地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
  认识统一了,党支部和尖刀班的同志一起,在裘惠英母亲的协助下,用毛泽东思想多方面对裘惠英进行耐心的教育,启发她的阶级觉悟。经过党支部的教育和同志们的帮助,裘惠英提高了三大觉悟。她不但生产上积极主动,而且耐心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上了三班,还照样每天坚持参加学习。她说:“一天不吃饭可以,一天不学习就要落在形势后面”。去年五月二十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发表了庄严声明,她住的地方离厂里很远,小孩子生了病,自己的眼睛又有伤,但是,路再远,家务再多,眼睛再痛,也难不住她。她连夜跑到厂里,和同志们一道游行欢呼,充分表现了她紧跟毛主席寸步不离的决心。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裘惠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江拖二十连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