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图书馆
南昌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昌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超星发现
首页
知识信息
狠抓阶级斗爭 推动学大寨的群众运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7111
颗粒名称:
狠抓阶级斗爭 推动学大寨的群众运动
分类号:
A84
摘要:
1971年3月3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狠抓阶级斗爭、推动学大寨的群众运动的文章。
关键词:
阶级斗争
群众运动
大寨大队
内容
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我们牢记毛主席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紧紧抓住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斗争这个纲,不停顿地向阶级敌人进攻,同资本主义倾向作斗争,不断整顿领导班子,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迅速推广了大寨经验,使革命和生产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抓住了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斗争这个纲,不断加强班子革命化建设,就能把大寨经验学到手,就能进一步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
学习大寨经验就要狠抓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要认识这种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提高警惕。要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要正确理解和处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然的话,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变质,就会出现复辟。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但是,有一段时间,我们有些同志却忘记了这一点,他们学大寨学表面,只抓锄头,不抓人头,甚至只抓“钱”,不抓“纲”,不抓“线”,因此部分地区阶级敌人活动猖狂,资本主义自发势力泛滥,革命和生产一直上不去。
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教导,首先在党内和领导班子内深入批判了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生产第一”和“物质刺激”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克服了“阶级斗争抓得整不多了”和“用钱靠副业”等错误思想。使同志们深刻认识到,这些错误思想的实质,就是在阶级敌人和资本主义势力面前软弱退让的表现,就是违背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这样下去,不但学不到大寨经验,而且会丧失农村社会主义阵地,我们又有吃二遍苦,受二遍罪的危险。认识提高了,思想一致了,我们便决定在全公社范围内开展一场抓基层,整班子,打敌人,抓道路,促生产的群众运动。
在深入开展“一打三反”运动中,我们采取了“以点带面”,“解剖麻雀”的办法。庆新大队是我们公社一个有名的“难点”,革命和生产长期上不去。以前有些人认为,要改变这个大队的面貌难上难。这次,公社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带领一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市、县抓基层的宣传队一起,来到这个大队,大办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班,组织广大干部和群众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深入批判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开展了忆苦思甜活动,大大提高了群众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群众迅速发动起来了,勇敢地投入了对敌斗争。几天内,就挖出了隐藏二十年的反革命分子,还揪出了钻进党内的阶级敌人和幕后操纵领导权、煽动搞单干的坏家伙。狠狠打击了敌人,教育了群众。使广大干部和群众焕发出了冲天的革命干劲。全大队男女老少齐上阵,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与天斗,与地斗,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用铁肩膀挑起了一条七万多土方、长八华里的圩堤,解决了一万多亩田的内涝问题,为夺取今年农业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点上的经验要放在面上开花。我们迅速在全公社范围内推广了庆新大队狠抓阶级斗争,进一步推动学大寨的群众运动的经验。使“一打三反”运动更加深入地展开,有力地打击了一小撮搞破坏活动、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阶级敌人,刹住了资本主义的妖风邪气,使革命和生产蓬勃发展。许多同志深有体会地说:“就生产抓生产,大寨经验学不到,歪风刹不住,革命、生产上不去;抓革命,促生产,生产节节上,千难万险无阻挡。”
学习大寨经验就要抓好领导班子思想和组织上的整顿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阶级斗争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斗争的中心是政权问题,是领导权掌握在谁手里的问题。哪个地方的领导权真正掌握在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人手里,那个地方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就会朝气蓬勃,革命和生产就向前发展;哪个领导班子混进了坏人,或者领导班子中主要成员热衷于搞资本主义,或者是由“老好人”掌权,那个地方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就冷冷清清,就会走到“敌人不斗,歪风不刹,大寨不学,生产不上”的邪路上去。
我们认真学习了大寨经验,深刻认识到大寨所以方向明,路子正,革命生产蓬勃发展,就在于有一个革命的领导班子。于是,我们狠抓了对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在这方面,我们抓了“批、调、学、炼”四个字。
批:对混进领导班子中的个别坏人,我们通过深入发动群众,坚决揪出来进行批斗。
调:对领导班子中少数不称职的人进行调整,把觉悟高、有干劲的新干部大胆地提拔到重要的领导岗位上来。
学:干部是掌权人,是路线的主要执行者。政权变不变颜色,关键看路线,能不能执行正确路线,关键看干部。我们狠抓了班子的路线教育和世界观的改造,开办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班,组织他们认真学习毛主席有关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学说,开展斗私批修,不断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
炼:让各级领导班子中的主要成员到阶级斗争的风口浪头上去锤炼红心。对各级领导班子中提拔的新生力量,我们也都先后派他们参加宣传队,去攻“碉堡”,打“难点”,经受阶级斗争的考验和锻炼。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由于我们狠抓了对领导班子的思想整顿和组织整顿,革命和生产都出现了新的气象。有一个大队,过去由于大队和生产队的少数主要领导成员中,有的热衷于走资本主义道路,有的是“老好人”,不敢抓阶级斗争,因此资本主义的歪风邪气很严重,三年来,他们自己没有修一点水利。这次通过整顿班子,在班子内部揭矛盾,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并在抓好思想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了组织整顿,大胆提拔了新生力量担任主要领导成员,使这个大队革命和生产蒸蒸日上。只用一个多月时间,全大队干部和群众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兴修了一条十多华里长,计八万多土方的圩堤,可解决四千多亩田的内涝问题。
事实教育我们:学大寨就必须搞好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建设。要不断用毛主席关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五个标准和林副主席关于提拔干部的三个条件,来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使农村各级领导班子牢牢地掌握在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人的手里。
学习大寨经验就要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不破不立。破,就是批判,就是革命。破,就要讲道理,讲道理就是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要象大寨那样,不断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党悟,用毛泽东思想统帅千家万户,牢牢地占领农村一切阵地,就必须“破”字当头,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事实上,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散布的反革命修正主义余毒,仍在继续毒害群众。我们必须拿起革命大批判这个有力武器,对刘少奇在农村所散布的“阶级斗争熄灭论”、“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工分挂帅”、“物质刺激”等反革命修正主义黑货,进行狠狠批判。让革命大批判的烈火在每个家庭、每个工地、每个角落熊熊燃烧。
革命大批判,荡涤着一切污泥浊水,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大大激发了革命干劲。有个大队,过去资本主义势力泛滥,阶级敌人也蠢蠢欲动。通过狠抓阶级斗争,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刹住了资本主义的歪风邪气,打击了阶级敌人的嚣张气焰。现在一个学大寨赶林县,为世界革命多产粮食的群众运动正在这个大队热火朝天的展开。
斗争的实践证明:不抓革命大批判,大寨精神就立不牢,大寨经验就学不好。我们一定要抓紧革命大批判,不断扫除前进中的思想障碍,促进人的思想革命化,推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深入发展。
学习大寨经验就要认真掌握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我们遵循毛主席关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的伟大教导,认真落实党的政策,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农村坏事的根子都在敌人身上,都在大叛徒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上。因此,对待犯错误的干部和群众,主要还是一个教育问题。我们遵循打击面要小,教育面要宽的原则,对这些干部和群众进行了耐心的政治思想工作,组织他们办学习班,忆苦思甜,开讲用会,进行自我教育,提高他们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团结他们,共同对敌。因而最大限度地孤立了一小撮最顽固的阶级敌人。
我们还注意了正确对待“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只要他们不坚持反动立场,愿意站到无产阶级一边,我们就热情地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艰苦的思想工作,教育他们“划”(同反动的家庭划清界线),“清”(肃清大叛徒刘少奇和反动家庭对自己的影响),“站”(站到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一边)。这样我们就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灿烂的思想政治之花,必然结成丰满的经济之果”。由于我们狠抓了根本,“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正在我公社深入开展。去冬今春,我们兴修了大小圩堤十五座,修成了长达二十多华里的排洪渠道,完成土石方共一百五十多万方。参加战斗人数之多,完成任务数字之大,受益面积之广,都是空前的。但与大寨相比,与学大寨的先进单位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我们一定要反骄破满,进一步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努力把我们公社办成大寨式的公社。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