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坚强战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6802
颗粒名称: 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坚强战士
并列题名: ——記福字六〇三部队三連五好战士滕长水的先进事迹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71年2月12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福字六〇三部队三连战士滕长水奋不顾身,阻止火车事故发生的文章。
关键词: 火车 事故 革命精神

内容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最近,在某工厂一列火车即将与高压电门相撞的危急关头,一个战士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奋力排险,保护了列车和车上五名工人同志的安全,谱写了一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凯歌。他是驻守在该厂的福字六〇三部队三连五好战士滕长水。膝长水入伍一年来,刻苦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自觉地磨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不断提高阶级斗争觉悟、路线斗争觉悟和继续革命觉悟,努力攀登思想革命化的高峰。
  “危险时刻冲在前,一心一意干革命”
  今年一月十四日晚上十一点钟,一列火车从某工厂开出,通过五号门,加快速度向前奔驰。守卫在五号门的战士滕长水望着渐渐远去的列车,跑上铁轨,关好外面的铁门和里边的一道电网门,挂上通电的电闸。他又仔细地检查一遍,才放心地向营房走去……
  可是,当他还没走出二十几米远的时候,背后又传来火车由远而近的奔驰声,脚下的枕木也随着震动起来。滕长水回头一看,一个险情突然展现在眼前:火车头倒推着一列满载货物的车箱,顺着弧形轨道向五号门急速驶来,最前面的车廂离通有三千六百伏高压电的电网门只有七、八十米远,倾刻间,一场车翻人亡的事故就要发生。怎么办?发讯号停车,已来不及了;再上去开门,滕长水就有生命危险!
  在这紧要关头,是挺身而上,还是望难而退,是一场公与私的斗争,生与死的考验。就在这一瞬间,一轮红日从膝长水心中升起,他耳边响起了毛主席的伟大教导:“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是最高的命令,最大的力量。顿时,他满腔热血沸腾,从心底里发出钢铁誓言:“死亡面前不退缩,天崩地裂我顶着,誓做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坚强战士,决不当刘修‘活命哲学’的俘虏!”时间就是胜利。他箭也似地冲向电闸,举起铁钩“嚓嚓”两下,拉下闸刀。电源切断了,但两道铁门还被铁丝紧紧扭着。要打开第一道铁门,人必须站在铁轨中间。这时,列车仅离他四十几米,情况紧急,不容人有半点迟疑。滕长水毫不犹豫,一头钻过电网门,立在两道门中间的轨道上,双手象把铁钳,使尽全力扭动门上的粗铁丝……
  列车发出一阵阵巨响,滚动的车轮正在紧急制动。车轮与铁轨的磨擦声越响越急,巨大的惯力推动着列车迎着铁门,迎着滕长水直冲过来……
  在这危险的情况下,滕长水下定了决心:只要我的心脏还在跳动,就决不让人民的利益受损失。为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我决不后退半寸。列车向他迅猛逼近,车前的灯光已照亮了他的全身,列车离他只有十几米远了。铁门还没有打开,眼看火车就要撞上铁门,滕长水的生命已处在万分危急之中……
  年青的滕长水,异常镇定,他象一座铁塔,矗立在铁轨上继续战斗。就在人与车相距四米左右的一瞬间,铁丝扭开了,他用尽力气向外猛力一推,铁门打开了,他趁势向旁边一跃,列车擦着他的衣角冲进五号门。
  列车安全地停在轨道上,工人同志脱险了,国家的财产保住了。滕长水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火车司机和车上的工人紧紧握住滕长水的手,一致称赞他是:“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坚强战士。”
  滕长水用一颗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红心,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踏着英雄们开辟的道路,奋勇抢救列车,保护了五名工人同志的安全。滕长水用自己英勇行动,实现了他在日记里立下的誓言:“危险时刻冲在前,一心一意干革命。”
  “没关系,我能坚持!”
  滕长水经常说:“平时没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锻炼,关键时刻就没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行动。”滕长水把每做一件工作都作为培养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彻底革命精神的好时机,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攀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思想高蜂。
  “为革命敢挑重担”,这是同志们对滕长水的一致评价。滕长水一到三连就分配当机枪副手。滕长水是全连个头最小的机枪副手。论年龄才十八岁,比个头才一米六二。滕长水二话没说,愉快地扛起了机枪。他想到的是:扛起机枪干革命,志在解放全人类。能为革命挑重担是自己莫大的光荣,能当上机枪副手,正可以培养吃苦精神,为多消灭敌人创造条件。
  扛机枪是考验,扛好机枪靠毛泽东思想指引,靠平时的艰苦锻炼。膝长水当机枪副手没几天,正赶上要到警备区听报告,来回要走二十多里。走了没多远,机枪和弹盘压得肩膀生痛,累得直喘粗气,两腿也有点不听使唤。同志们见了争着帮他扛,滕长水同志都婉言谢绝了,他说:“没关系,我能坚持!”
  “没关系,我能坚持!”这是滕长水经常讲的一句话,不管碰到什么困难,他都以“我能坚持”的革命毅力去战胜它。有一次,训练时因感冒引起鼻孔大出血,鲜血直往下流,领导和同志们都劝他回去休息,他用手把血一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废纸揉成团,往鼻孔里一塞,说:“没关系,我能坚持!”又和同志们一起继续操练。晚上,他的鼻孔还在流血,还有点发烧,排长没有安排他站岗。当夜深人静,同志们小声叫别人上岗时,他机警地穿起衣服背起枪,坚持自己去站岗。第二天,连里要他到医院去看病,医生留他住院了。在住院的几天,他不是擦地板,就是倒痰盂,脏活重活抢着干。还没等病好,就坚决要求出院。医生没办法,只好在出院单上写道:“要注意休息,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他中午回到连里,下午就和同志们起搞生产劳动,大家关切地劝他休息,他笑笑说:“没关系,我能坚持!”
  “我能坚持”,是革命战士在“苦”字面前不低头,“难”字面前不退让的表现。是滕长水为革命不怕吃苦,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的战斗精神和崇高思想的体现。
  “育我成长的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阳光雨露育青松,毛泽东思想育英雄。滕长水一九七〇年入伍,在入伍一年的短暂时间里,能成长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坚强战士,完全是光辉灿烂的毛泽东思想哺育的结果。
  滕长水对毛主席无限热爱,对毛泽东思想无限信仰。当他接到部队授予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时,双手捧着红宝书紧紧地贴在胸前,他深情地说:“生我的是父母,育我成长的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有了毛主席才有我的一切,才有我幸福的今天。”
  “胸中跃红日,五洲红旗扬”。滕长水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有着无比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为了尽快地把毛泽东思想学到手,他拼死拼活地学“老三篇”,拚死拚活地用“老三篇”,拚死拚活地做“老三篇”里的人。入伍前仅读过四年书的滕长水,学习中碰到了不少困难,他坚定地遵照毛主席关于“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教导,自觉地学、认真地学、拚命地学。他红宝书从不离身,走到哪里,就学到那里,一举一动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他上岗前用毛主席的指示指挥战斗,下岗后用毛主席语录检查工作,饭前、饭后点滴时间都是他学习的好时机。因为文化低,不认识的字,就一个一个记下来,有些警句理解不了,就做上记号,虚心向别人请教,问一次不行,问二次、三次,弄通一句抄一句,弄通一条抄一条,弄通一个问题写一条心得。在学习毛主席“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伟大教导时,他在日记里写道:“我要以英雄为榜样,不怕苦,不怕死,用毛泽东思想指航程。危险时刻冲在前,一心一意干革命。”他常说:“忠于毛主席,就要对毛主席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有了这个感情,对毛主席的指示听起来格外亲切,学起来特别认真,用起来浑身是劲。”
  滕长水学习毛泽东思想如饥似渴,宣传毛泽东思想积极热情。他不顾文化低,不怕念不流利,经常在食堂里宣传毛主席、党中央的声音,宣传学习“老三篇”的好人好事。
  滕长水以帮助同志进步为己任,“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去年四好初评时,班里有个同志没有评上五好,产生了活思想。滕长水同志就找他谈心,帮助他“思想爬坡”,鼓励他把心想在两个“大数”上,把劲使在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上。使这个同志进步很快,年终被评为五好战士。
  滕长水为人民不惜献身,英勇机智救列车的先进事迹传开后,得到工厂、所在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的高度评价。在一片赞扬声中,他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认识到自己做得还不够,与继续革命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他决心:荣誉面前不骄傲,赞扬声中不转向,反骄破满不停步,继续革命永向前,做一个誓死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坚强战士。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滕长水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