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图书馆
南昌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昌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超星发现
首页
知识信息
大寨在前进 不断攀高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6759
颗粒名称:
大寨在前进 不断攀高峰
分类号:
F329
摘要:
1971年2月9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文章。
关键词:
农业
大寨大队
群众运动
内容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表彰过的大寨这面红旗,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更加光彩鲜艳了。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毁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司令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广泛深入人心;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全国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更加蓬勃开展了。
“全国学大寨,大寨怎么办?”大寨大队党支部带领广大贫下中农,带着这个问题活学活用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坚持用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做到:成绩大,荣誉高了,和“骄”字斗;收入多,生活富了,和“娇”字斗;经验多,生产发展了,和“满”字斗。他们不断地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上,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揭露矛盾,坚持斗争攀登思想革命化的新高峰
大寨是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中成长起来的。
但是,现在却有人说,大寨的地主富农死的死了,活着的也不敢乱说乱动,不抓阶级斗争也翻不了天。
大寨党支部清醒地认识到:大寨的地主富农不敢乱说乱动,那是因为我们斗得狠,管得紧。他们有的人死了,但是这个阶级的反动思想没有死,阶级斗争一刻也没有停,阶级斗争这根弦一点也不能松。
又有人说,大寨的阶级阵线分得清,斗争不那么复杂了。大寨党支部认为:阶级阵线清不清,不能光看阶级成份,重要的是要看政治思想的界线分明不分明。如果放松了政治思想领域里的阶级斗争,资产阶级思想就会泛滥。这个斗争比过去斗地主富农复杂得多。
还有人说,大寨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好,政治思想领域中谁胜谁负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大寨党支部回答说: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旧思想和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余毒,哪能一个早上就肃清?政治思想这个仗,要打几十年,要打几辈子。
也有人说,大寨社员思想好,觉悟高,思想斗争不太尖锐了。
大寨党支部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社会主义革命越深入,公与私的斗争越激烈。改造世界观是个长期的任务。大寨社员思想好,是破私立公斗出来的,如果放弃了斗争,“私”字就会抬头,好思想也会变成坏思想。
就这样,大寨党支部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组织干部和社员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教导,通过活生生的阶级斗争事实,教育干部和社员认识无产阶级专政下阶级斗争的新特点。坚持做到:有错误思想就及时进行批判,有歪风邪气就抓紧进行斗争,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自觉地斗私批修。一九六八年,有一次,百货商店来了一种新商品,有的人要“照顾”大寨,就多给大寨分配了一些。大寨有的社员觉得这是自己的“光荣”,不仅心安理得地自己买了,而且还替亲戚朋友买。因为挑选商品,社员之间有的还闹过意见。党支部的同志发现了这件事,就组织干部和党员进行讨论:这是吃喝穿戴的小事,还是阶级斗争的反映?干部和党员对照毛主席的教导,通过学习和讨论,认识到:大寨成了先进单位,有人会来“照顾”,如果自己不警惕,舒舒服服接受这种特殊“照顾”,资产阶级思想就会趁虚而入。干部和党员的思想统一了,党支部又把这件事拿到社员大会讨论,联系阶级斗争的实际,狠批刘少奇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大破“先进单位无矛盾,无冲突”的论调,使广大干部和社员进一步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的新形势、新特点,提高了坚持阶级斗争的自觉性。
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是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法宝。过去,大寨贫下中农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一条扁担两只箩头,送走了贫穷落后,担来了集体幸福。如今,山上通了马车路,架起了高空运输线,笨重的体力劳动大大减少了。但是大寨贫下中农认为,生产上人挑人担减少了,思想上的“扁担精神”不能丢。因此,在大寨,青年人刚参加劳动,总要先过扁担关,老社员每年也要挑几天担子。他们说:防修扁担不离肩,要一直挑到共产主义!
过去,大寨贫下中农艰苦奋斗干革命,勤俭持家过光景;如今,大寨粮食产量年年增加,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集体储备粮越来越多,社员生活越来越好。可是大寨贫下中农年年还要吃上一段时间掺糠面的窝窝头。他们说,干革命就要艰苦奋斗,生活富了不忘穷,才能继续革命。
这几年,大寨的小麦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大大增加。但是大寨贫下中农宁肯自己多吃粗粮,也要把小麦储备起来,多卖给国家。他们说,这是支援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敢想敢干,敢于创新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大提高了大寨贫下中农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觉悟,也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革命和生产的干劲。毛主席关于“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伟大教导,指引着大寨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过去十多年,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天换地,在一个十年九旱、灾害不断的上石山区,创造了连续九年稳产高产的奇迹,去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了九百四十多斤。
于是有人说,旱地能产九百多斤粮,也就到顶啦!
大寨贫下中农回答道:思想不革命,生产就停顿;人的思想红,增产条件创的多,产量就能往上增。
有人说,挖潜力也有个完,人能有多大力气?
大寨贫下中农回答道:靠俺的力气举不起千斤,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就智慧无穷。只要认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不断挖潜力,办法使不尽。
大寨贫下中农就是靠毛泽东思想武装,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自己的过去,从成绩当中找差距。他们发现:过去注意了建设大寨田,提高地力,但是充分发挥大寨田的潜力还不够;过去注意了提高粮食产量,忽视了改进粮食品种;过去注意了发展粮食生产,忽视了农、林、牧、副全(⊙o⊙)…面发展。大寨贫下中农认真研究了外地的经验,经过分析,把别人的长处学过来,为自己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订出了新目标,想出了新套套,这就是:旱地变水地,一茬变两茬,粗粮变细粮,以粮为纲,农、林、牧、副全面发展。
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两条路线、两种世界观的斗争。因此,要打生产仗,首先抓思想。
一九六七年,大寨开始推行粗粮变细粮、一茬变两茬的种植计划。“两变”的关键是扩大小麦播种面积。可是有些人不同意多种小麦。他们说:种小麦咱们没经验,万一减了产,大寨还算什么先进,这个风险冒不得。党支部分析了这些活思想,认为:争论的是小麦播种面积的多少,实质上是两种思想的斗争。大寨成了先进单位,有的干部逐渐背上了包袱,保守思想开始抬头,敢打敢闯的革命精神有所削弱。于是发动全体社员学习毛主席关于“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的教导,开展了一场大辩论:是创业还是守业?是创先进还是保先进?是保荣誉还是继续革命?贫下中农直截了当地批评了一些干部:这几年,咱们大寨的名声越来越大,有些干部荣誉二字想的多,革命二字想的少,胆子越来越小,不敢放开脚步闯新路,这是继续革命觉悟不高的表现。经过辩论,全体干部和社员都受到了很大教育,他们说:“为革命就敢想敢干,浑身是胆;保先进,就顾前顾后,稀泥一团。粗粮变细粮、一茬变两茬是革命的需要,即使暂时减点产,我们也要干,在干中创出一条新路来。走弯路是坏事,可是为了让全县、全省人民走得更快一些,我们走些弯路也是值得的。”大寨的干部和社员在思想上打了一个胜仗,小麦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了。一九六八年平均亩产四百多斤,移栽的谷子又收了五百多斤。粗粮变成了细粮,两茬比一茬平均亩产还多百十来斤。
大寨贫下中农敢想敢干,并不是冒打冒碰,而是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指导种田,敢于在条件变化以后,否定自己原来的做法,随着条件的变化,创造新的经验。农业合作化以前,大寨的土地活土层薄,肥力差,种得稀,收得少。以后,由于进行了农田基本建设,活土层不断加厚,肥料逐年增多,随着地力的提高,种植密度逐渐增加,密植成了大寨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几年来,大寨田的标准越来越高,地力越来越肥,可是高度密植的作物增产幅度反而不大。这是为什么?党支部的同志经过仔细观察,发现由于土地肥,庄稼长得又粗又高,过分密植就影响通风透光,妨碍产量的增加。如果适当减少一些株数,产量反而会增加。可是有些干部不同意,说:“种稠点放心,种稀了担心。”一九六八年春天,陈永贵外出并会,有的干部还是按过去的种植密度定了苗。这年夏天,大寨遭了雹灾,不少庄稼被拦腰打断。许多人担心会减产。陈永贵说:“庄稼种得那么稠,不通风,不透光,不结穗,光长秆,如果不是冰雹打去一些叶子,今年很有可能要减产;冰雹帮助我们间了苗,有希望大增产,你们应该喜欢。”陈永贵带领大家,积极投入了抗灾斗争,去掉死苗坏苗,努力加工追肥,加强单株管理。到秋天,大灾之年果然夺得了大丰收,谷子平均亩产八百多斤,创造了历史高产新纪录。秋后,大寨党支部总结丰产经验,贫下中农批评有的干部说:把什么事情都看成是绝对的,是“形而上学”,有的干部按老套套搞密植,就是犯了“形而上学”的毛病。
群众的批评,使有保守思想的干部认识到,这几年为啥跟不上,就是因为条件变了,自己的思想没有变。为啥没有变?实质上是一个“私”字在作怪。有了“私”,就看不见前进的方向,满足于种地打粮;有了“私”,受到表扬就会骄傲,工作中的问题看不到;有了“私”,为革命而闯的精神就会减弱,保守思想就会增长。归根到底是继续革命的思想不过硬。
几年来,大寨的干部和社员在生产斗争中努力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正确处理“高产作物与低产作物”、“肥堆与粮堆”、“优种与劣种”、“深种与浅种”以及以粮为纲与全面发展等一系列关系,不断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朝着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道路前进。
胸怀全局,戒骄戒躁
带动全县人民继续革命
自从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以后,大寨贫下中农就考虑,怎样把工作做得更好,把周围的兄弟队带动起来。可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很好实现。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大寨贫下中农懂得了一个道理:农业学大寨运动是一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他们斗志昂扬地狠批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肃清反大寨的余毒,同时,也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落实毛主席关于“农业学大寨”的指示,我们的贵任尽到了没有?在帮助兄弟队的问题上有没有缺点和错误?党支部发动全体干部和社员认真讨论这个问题,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从思想上认识到:
一、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不是因为大寨贫下中农有特殊本领,而是因为大家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大寨的每一项成绩都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宣传大寨精神,是宣传毛泽东思想;帮助别人学大寨,是和兄弟队一起落实毛主席的指示。这是大寨贫下中农的革命责任。
二、先进的单位也有缺点和短处,落后的单位也有积极因素。要一分为二地看自己,一分为二地看别人。只有摆正位置,帮助兄弟队才能帮出新风格、新水平,既帮助了别人,又提高了自己。
三、大寨在成为先进单位的过程中,走过不少弯路,经历了许多斗争。兄弟队学大寨也要有个过程。要允许人家怀疑,要听得进不同意见,要耐心帮助。
这样,大寨大队在继续革命的征途上戒骄戒躁当好典型,把帮助兄弟队赶上和超过大寨当成自己的革命责任。
大寨大队帮助兄弟队坚持做到:狠抓一个根本,帮助兄弟队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树立为革命种田的思想;突出一个纲,帮助兄弟队开展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的斗争。白羊峪大队是昔阳县的老先进单位,前几年由于背上了“老模范”的包袱,工作一直上不去,粮食产量一直停留在五百斤左右。一九六七年白羊峪大队党支部书记王殿俊来找陈永贵,说:“你们大寨贫下中农站在虎头山,眼望天安门,成绩越来越大。俺们住在马鞍山,比虎头山还高,为啥就看不到天安门,工作越干越疲沓?”陈永贵说:“心里有了‘满,字,革命思想就进不去;如果被成绩糊住了眼,就只能看见个白羊峪。好好学习毛主席的书,心明眼亮能看到全世界”。三年来,大寨党支部帮助白羊峪大队干部,办了三期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狠批了骄傲自满、不求前进的思想,白羊峪大队的革命和生产迅速赶了上来。一九六九年粮食亩产量猛增到九百多斤。
武家坪大队和大寨是近邻。过去由于领导班子有问题,阶级阵线不清,学大寨运动开展不起来,一直是个后进队。文化大革命中,大寨党支部主动去帮助他们,武家坪的干部说:“你们人心齐,泰山移;俺们村大人多心不齐,学习大寨不容易。”陈永贵说:“七股八岔心不齐,是因为有人要搞社会主义,有人要搞资本主义,两种思想走的不是一条路。要想人心齐,就得狠抓阶级斗争,灭资本主义的威风,长社会主义的志气。”在大寨的热情帮助下,武家坪大队狠抓领导班子的思想革命化,大揭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盖子,革命生产搞得热气腾腾,四年时间,就做到人变地变产量变,成了全县学大寨的一个先进队。
大寨贫下中农把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作为促进自己继续革命的动力,把帮助兄弟队的过程,当成学习别人的极好机会。界都公社西固壁大队的贫下中农,在大寨精神的鼓舞下,用九个月时间,劈开半座山,筑起一条坝,移动土石三十多万方,决心把大片河滩变成良田。西固壁这种革命气魄和“愚公移山”精神,使大寨贫下中农深受感动。党支部组织干部和社员到西固壁大队参观学习,发动大家讨论:兄弟队革命干劲这么大,我们怎么办?大寨的贫下中农说:向西固壁学习,以更大的革命气魄和革命干劲,建设高标准的大寨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几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地有人来大寨参观,同时也经常邀请大寨贫下中农出去介绍经验。大寨贫下中农说:来的都是我们的老师,出去的都是学生。守卫边疆的解放军战士来大寨参观,大寨贫下中农首先请杀敌英雄给自己做报告,学习解放军一不怕苦、二不伯死的革命精神,增强自己的战备观念。平顺县西沟大队的干部和社员来大寨访问,大寨贫下中农请他们介绍西沟大队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经验。去年春天,大寨党支部带着“大寨富了,,如何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个问题,派人到革命圣地延安学习,把毛主席亲自培育的延安精神带回来,给大寨继续革命增添了新的力量。今年春天,全国棉花工作会议以后,大寨贫下中农深深感到自己对国家的贡献还不大,又派人到山东省杨柳雪大队学习种植棉花的经验,回来后马上试种了棉花。
一颗红心于革命,志在全球一片红。大寨的经验传到了全县、全省、金国,蓬蓬勃勃的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又促进大寨更高地要求自己,加倍努力学赶全国。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大寨大队和全县、全省、全国人民在继续革命的大道上并肩前进,不断地攀登新的高峰!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太原电)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