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图书馆
南昌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昌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超星发现
首页
知识信息
加强党的领导 认真抓好基层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6307
颗粒名称:
加强党的领导 认真抓好基层建设
分类号:
A426
摘要:
1971年1月16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加强党的领导、认真抓好基层建设的文章。
关键词:
共产党
基层建设工作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内容
我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中,在全世界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斗争的新高潮中,迎来了战斗的一九七一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自觉地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为了落实毛主席“团结起来,为了一个目标,就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要落实到每个工厂、农村、机关、学校”的伟大指示,在驻厂军代表的帮助下,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认真地做到了抓好基层、加强连队建设的工作,从而使毛主席革命路线进一步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进一步落实到了基层。
抓好基层是落实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根本保证
工厂的基层,就是连队。它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刀尖子,是三大革命运动的第一线,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点和落脚点。林副主席指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子都要扎在连队,要认真地抓连队、抓基层。”基层抓好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才能得到贯彻执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任务才能落到实处。
可是,对于抓基层的重要性,我们有的回志起初并不认识,只注意抓上层,不不注意抓下层,基层根子扎的不牢,只有一个积极性,没有两个积极性。连队变成“有了任务往下传,出了间题往上转”的转运站,“刀尖子”不锐利了。结果厂党委忙得团团转,可就是没有忙到“纲上和“线”上。既没有搞好基层建设,又没有搞好机关和党委本身的建设。后来,我们针对这种情况,组织党委成员反复学习毛主席“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伟大教导和林副主席“上层和下层比较,抓下层是第一位”的伟大指示,对于把工作重点放在抓上层还是放在抓下层的问题,加以分析,比较,从而提高了对于抓基层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抓基层的自觉性。从此,党委会讨论工作,或制订措施,都把基层建设放到重要位置上加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从基层中找问题,在党委本身上找原因。这样,既加强了基层建设,又促进了党委的思想革命化。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抓基层的重要问题是抓基层党支部建设的问题。班子是决定的因素。只有抓好了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它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使连队建设建立在牢靠的基础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经历了由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有过教训。我们厂二连过去是全厂有名的“老大难”单位,思想比较复杂,无政府主义严重,生产上不去,事故不断发生。起初,我们党委成员下到这个连队,大小事情包揽下来,想直接把这个连队的面貌改变过来。但是这样做,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连的问题。原因到底在哪里呢?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了毛主席“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的伟大教导和林副主席“领导班子很重要,领导班子就是政权”的指示,认识到,抓基层,就是要抓班子。于是,我们抓二连时,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支部建设上。二连过去之所以无政府主义严重,事故不断发生,问题就在于班子总是就生产抓生产,就事故抓事故,不是从“纲”上和“线”上去解决问题。因此,二连的问题是班子问题,班子的问题又是路线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就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对二连党支部加以整顿,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教育,帮助他们提高阶级斗争觉悟和两条路线斗争觉悟。经过整顿之后的党支部,发动群众,狠抓阶级斗争,打击煽动无政府主义思潮的阶级敌人,使二连改变了面貌,革命和生产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有力地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落实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从抓二连党支部使我们认识到,抓好基层不仅是个方法问题,而且是执行什么路线的方向问题,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百年大计。
抓好基层 必须抓
住创四好运动不放
林副主席指出:“抓基层不抓四好不行。”创四好连队运动,是人民解放军全面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政治建军的方针原则,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战略措施,不是一项任意的做法。我们要把人民解放军一整套政治建军的方针原则运用到地方工作中来,在抓基层的时候,也就应该抓住四好不放。实践证明,四好概括了军队建设中的间题,同样也概括了地方基层建设中的问题。只有按照四好的四个方面要求基层,建设基层,才能真正使基层的各项工作符合时代的要求,才能把基层建设成贯彻、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固的前沿阵地。
我们在抓基层创四好连队运动时,坚持了以下几个做法:
狠抓路线教育,坚定创四好的正确方向。毛主席教导我们:“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创四好连队运动不是一帆风顺的。围绕着为什么创四好、如何创四好的问题,始终存在两条路线的斗争。这种斗争表现在各种问题上,这就要求我们要敏锐地觉察这种斗争,时刻不放松这种斗争。我们发现,在以什么样的标准看四好、评四好的问题上,经常表现出两种思想的差别,两条路线的斗争。这种斗争非同小可,它关系到把四好连队运动引到什么方向和道路上去的大问题。每当这个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以各种形式,对干部和群众进行路线教育,提高他们的路线斗争觉悟。路线斗争觉悟,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根本觉悟。干部和群众有了这个觉悟,就能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就能把创四好的着眼点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就能坚定创四好的正确方向。如去年四好总评时,围绕着要不要评三连为四好连队的问题,就进行了一场关系到创四好连队运动坚持什么方向的大辩论。三连党支部一段时期存在严重的单纯军事观点,醉心于搞产品冒尖,由于放松了政治思想工作,其结果虽然产品冒了尖,但思想问题也跟着冒了尖。总评时,三连党支部存在“三好保一好”的活思想,认为自己连队评上四好是十拿九稳的。半数以上的连队也同意评三连。另外有一个五连,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开展得很好,政治思想工作做得很扎实,就是生产基础稍许差一点。究竟评哪一个连?我们党委会内部就这个问题首先统一自己的认识。党委成员认为,是评三连还是评五连,这不是一个任意由人选择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今后把创四好的注意力引到什么方向上去的问题。一部分连队同意评三连,说明他们看问题的标准不符合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政治统帅业务、革命统帅生产的观念不强,因此有必要引导干部和群众看清表现在政治与业务、革命与生产这两者关系上的路线斗争。党委成员统一了认识以后,立即从路线教育入手,端正干部和群众的认识。一方面,教育干部和群众认识到,是提倡政治第一还是提倡业务第一,历来是毛主席革命路线和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进行斗争的大问题,我们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就必须树立政治第一的观点;另一方面,帮助三连党支部进行开门整风,发动群众以路线教育为纲,进行评论,帮助党支部成员克服单纯的军事观点。这样做的结果,大大地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路线觉悟,评了五连,帮了三连。这一次总评所遇到的问题,使我们体会到,四好四个方面,缺一不可,不能代替,不能颠倒,不能轮流突出。要使四好连队运动健康地向前发展,就必须在方向问题上抓紧路线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四好创在毛主席革命路线上。
创四好,必须按照四好的四个方面布置工作,检查工作,总结工作,一抓到底。我们党委感到这是创四好运动中碰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在这方面也有体会和教训。
在创四好的群众运动中,如果不能自始至终突出政治,把它贯彻始终,其结果就会变成有人说的“创四好创四好,一年两评就完了”。这种情况,八连就是一个例子。创四好如果能按照四好的四个方面布置工作,检査工作,总结工作,一抓到底,就能促进先进更先进。四连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去年,四连连续两年评为四好连队,部分同志背上了荣誉的包袱,关起门来照镜子,越照越好看。结果,由于党支部放松了政治思想工作,果然还等不到初评,就出了问题。党委发觉这个问题后,意识到这是在转向,就帮助四连学习毛主席“一分为二”的光辉指示,闯过荣誉关,成绩关。通过学习,四连党支部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提出了突出政治中找不突出政治的四个薄弱环节,进行了六次整风,越找差距,进步越大,去年又作出了新贡献,成为我厂四好连队标兵。同样,八连也是四好连队,出现同类性质的问题,由于我们抓得不紧,八连在荣誉面前打了败仗,没有很好找差距:开门整风,干部听不进群众意见,产生了隔阂,最后,八连掉队了。
四连先进更先进,八连由四好掉了队,对我们教育很深,启发很大。创四好决不能抓一下,放一下。“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创四好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路线斗争觉悟,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加强连队党支部建设的过程。
功夫下在抓好典型上
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定要抓好典型”“面上的工作要先抓好三分之一。”抓典型,实行个别与一般相结合的方法,是唯物辩证的工作方法。抓典型,就是要抓方向上和路线上的典型,也就是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典型。抓了典型,就是抓了政治,抓了基层建设,就能实行典型引路,活的领导。
六九年以来,我们在驻厂军代表帮助下,先后抓了一批先进典型。如“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典型熊跃华同志,“破私立公,用毛泽东思想统帅家庭”的王菊花同志,“向解放军学习,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四连和“狠抓班组革命化、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的四连三班等。这些先进典型的成长,有力地推动了我厂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运动,促进了抓革命促生产等各项任务的胜利完成。他们成为全厂学习的活榜样,给基层建设增添了生气勃勃的活力。
在抓典型中,我们碰到的主要问题南昌针织内衣一厂一连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要认真总结经验”的伟大教导。经常总结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的经验。决心在新的一年里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是,老典型如何站得牢,举得高,不断有新的发展。
先进典型有较高的路线斗争觉悟和强烈的进取心,这是事物的本质和主流。但是。他们思想中有无消极因素?是“保”典型、还是“创”典型?我们一度却看不到。也不愿看到问题,有些矛盾也想掩盖它。结果,越是这样,问题越多。到头来就会抓一个,丢一个。
去年“积代会”后,一些老典型却程度不同地背上了包袱。比方。熊跃华同志。总感到自己贡献小。希望做一、二件惊人的事情,来报答毛主席的恩情;四连三班是个先进班,感到找不到差距,“差不多”了。这时,才引起我们的重视。感到问题出在典型身上。根子在我们领导上。认识到抓典型是不能一劳永逸的。先进的不是向更先进转化。就是向后进转化。于是,党委分别找典型多次谈话,召开典型座谈会,针对性的解决活思想,使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不断对典型提出新要求,把他们放在风口浪尖上经受考验和锻炼。熊跃华同志就放在五连一班这个出名的“老大难”班去,经过他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后进班,使这个班很快跃入四好班的先进行列。
前面有标兵,后面要有追兵,有了老典型,随着形势的发展,革命的需要,又要培养新的典型。这样就形成一个前浪带后浪,后浪推前浪,生动活泼的你追我赶的新局面。去年,我们在培养新典型时,特别注意了做好人的转化工作,从后进层中转化了一批,培养了一批先进典型。有后进连、班、个人转化为四好连、班和五好战士。后进变先进,影响很大,对先进是个推动,对后进是个震动,对中间是很大的带动。四连有一个女工,是全厂出了名的“老落后”,开会学习不积极,还专门和班长“打斗”,别人说这个人改不好,她自己也有悲观情绪,说自己是“进了冰箱的鸡蛋,孵化不了”。四连党支部在开展学哲学运动后,下定决心做这个“鸡蛋”的转化工作,决心发动群众,给这个同志转化创造适当的“温度”,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思想工作做到家。经过耐心反复的帮助后,这个同志转变了,成了五好战士。党委就组织她在各连巡回讲用,对各连各班后进层震动很大,对支部启发很大,都纷纷抓了一批后进变先进的典型,给基层政治工作带来了生气勃勃的新局面。
有了新老典型引路,就给抓好基层建设树立了活样板,然后按照样板扎扎实实地一个一个抓好基层。全厂出现了一批四连三班式的先进班,熊跃华式的革命战士。
抓好基层必须培养一支政治思想工作的骨干队伍
抓好基层,搞好连队革命化建设,必须培养训练一支骨干队伍,这是抓好基层工作重要的一环。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任何有群众的地方,大致都有比较积极的、中间状态的和比较落后的三部分人。故领导者必须善于团结少数积极分子作为领导的骨干,并凭借这批骨干去提高中间分子,争取落后分子。”要抓好基层,首先要抓好一支过硬的骨干队伍。有没有这支过硬的骨干队伍,是衡量基层根子扎得牢不牢的标志之一。
开始在抓基层时,我们只知道简单把权力下放,结果,放不下去。后来,在部队首长的帮助指导下,使我们认识到班组骨干,在战场上总是冲锋陷阵的,共产党员总是站在前头。认识提高后,我们就把培养训练骨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在组织措施上,我们首先把党小组建在班上,把党员放在斗争的第一线。发挥党小组在班里的战斗堡垒作用,现在,我厂有百分之八十的班建立了党小组。
在斗争中选拔骨干,组织一支骨干队伍。骨干是在三大革命的实践中发现、成长、选拔出来的优秀工人。去年,党委就从工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中选拔了十四名工人充任连级干部,他们给我们基层建设增添了新的血液。老工人鲁月美是个苦大仇深的共产党员,当选拔她去三连当指导员时,有的后进群众说:“要叫她笑着进来,哭着出去。”但是,党委坚决选了她,鼓励她挑起重担。鲁月美同志坚持了活学活用,坚持了参加劳动,依靠群众,很快改变了三连的面貌,受到了群众赞扬。
在使用中培养训练干部。在三大革命的实践中,一大批骨干涌现出来了,站在党支部和党委的面前,需要我们带领,需要我们帮助。我们在培养骨干的工作中,第一件事是举办各种类型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把用毛泽东思想武装骨干头脑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来抓。每年骨干都要轮训到七至八次。轮训时,一种是军代表和领导干部讲课,军代表传授部队的好经验,就如何当好班长,如何当好支部委员,如何当好政治宣传员等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第二种方式是骨干互相交流经验,进行讲用。党支部在开展每项工作之前,都要先开骨干会,做到骨干先走一步。
用毛泽东思想武装骨干,提高骨干的路线斗争觉悟,这是从根本上提高骨干。过去,我们厂受刘少奇“技术第一”、“专家治厂”毒害较深,专门拼凑业务尖子班,搞生产骨干。我们就抓住这一问题,带领骨干和群众反复批判,通过革命的大批判,加深了广大骨干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感情,一个个决心为毛主席革命路线放好哨,站好岗,做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先进分子。
在提高了广大骨干的路线觉悟的基础上,厂里各级党组织在下达任务时,都做到交任务,交办法。上一级领导敢于承担下面出现的问题,在这种作风的影响下,广大骨干也敢于负责,真正做到了“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形成了“小事不出班,大事不出连”,人人做政治思想工作的局面。
通过这样做培养工作后,骨干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全厂骨干队伍的人数已占工人总数的百分之四十。
有了这支骨干队伍,就有了干部来源,有了接班人。调走一个,顶上一个。几年来从工人中选拔了三十名干部。去年一批就调走百分之五十的支部书记,但很快就从工人中选拔配齐了这一级干部。
有了这支骨干队伍,就能做到班里有事不出班,连里有事不出连,上情能下达,下情能上传。党委下达任务就一呼百应,雷厉风行。无产阶级司令部的方针政策就能层层落实,落到实处。
有了这支骨干队伍,政治思想工作就有了群众基础,骨干带群众,人人动嘴,人人动手。广大群众都动手抓一读(天天读),四会(阶级教育会,阶级斗争新动向分析会,创四好形势讨论会,活学活用讲用会),三抓(班前抓学,班中抓用,班后抓评),四及时(好人好事及时夸,不良倾向及时抓,坏人坏事及时斗,后进因素及时帮)和五必须(职工或家属有先进经验、有思想问题、生病、发生家庭纠纷和调动工作都要进行家访)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政治思想工作方法。
我们向解放军学习,抓基层工作仅仅是个开头,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决心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在新的一年里,以新的革命干劲,新的战斗姿态,新的跃进步伐,作出新的贡献!
南昌针织内衣一厂党委副书记、军代表胡庆贵,经常深入连队班组,做细致的思想工作。这是胡庆贵和三连指导员、连长在车间谈心。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