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爱质量过“关”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昌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0120020230005875
颗粒名称: 铸爱质量过“关”记
分类号: F427
摘要: 1961年8月27日南昌报登载的关于南昌市鑄造厂鑄管車間技术革新成功的文章。
关键词: 铸管车间 铸造厂 产品质量

内容

9日清晨,市鑄造厂鑄管車間門前,显得分外热閙,一陣陣的欢笑声,織成了一片沸騰喜悅的景象。聚集在这里的人們的每一双眼睛,都集中在对面的战績牌上。其中有个高个青年,走近牌前一瞧,放开嗓子高声大哴:「你們看,一工段的好消息!」
   这个工段前一个时期生产出来的水管披縫大、毛头多,同时还超过重量,用户意見很大。段长徐业生同志,为了这件事,曾經急得坐立不安,「是設备不好吧!不。要讲同志們不努力吧,凭良心讲,工段那个人沒有絞尽脑汁呢!」
   他正在百思不解的时候党委副书記壟智远同志来到了工段里和大家一块分析原因,幷找了很多有經驗的老工人交談。經过多方面研究分析,发現主要原因是:技术管理制度不严,操作規程沒有很好地貫彻执行,泥芯該进烘炉的沒有进烘炉,刷模不注意干湿和清角,澆注不注意鉄水溫度,泥芯大小規格不一。在一次工段会上〓书記把了解的这些情况,向大家讲了之后,然后以商量的口吻說:「是不是存在这些問題?」到会的人听了都直点头。泥芯組組长蔡細根感慨地說:过去总认为泥芯車得不光滑,反正是在管子里面的看不到,大小几公厘也沒有关系,可沒有想到就在这里出了問題。
   从此,訂立了新的工艺操作規程:三檢一研究的制度,檢查泥芯規格大小,是否有破裂和不干的現象;檢查开炉前的准备工作和鉄水溫度;做好合箱前的檢查工作,实行「三不澆」,即外模不干不澆,泥芯規格,不对不澆,鉄水溫度不高不澆。发現問題及时进行現埸分析研究。这样,廢品率由原来20%以上,下降到4. 7%,而且生产出来的水管外表美覌光洁,管子超重問題得到了彻底克服。
   鉄流

知识出处

南昌日报

《南昌日报》

出版者:南昌日报社

出版地:南昌市

《南昌日报》为中共南昌市委机关报,地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丰和北大道,其前身为《南昌晚报》,创刊于1958年7月1日。

阅读

相关人物

鉄流
责任者
徐业生
相关人物
壟智远
相关人物
蔡細根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昌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