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议郎罗公行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3843
颗粒名称: 承议郎罗公行状
其他题名: 行状
分类号: I269.6
页数: 5
摘要: 朱熹所作行状《承议郎罗公行状》
关键词: 行状 宋代 朱熹

内容

承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赐绯鱼袋罗公行状
  公讳博文字宗约一字宗礼南剑州沙县人
  曾祖安中赠中奉大夫妣太恭人邓氏
  祖畸朝请郎右文殿脩撰妣宜人张氏宜人陈氏
  父彦温右从事郎知建州瓯宁县事赠右承议郎
  妣太孺人邓氏太孺人黄氏
  罗氏世为豫章人唐长庆中有为沙县尉以卒者子孙因
  家焉至五世孙觉始举进士中其科再世而得右文公以
  懿文清德显重于世又再世而得公复以道学行谊克世
  其家有闻于时然位卑数促曾不及究其用而死识者恨
  之盖公㓜有异质生岁始周家人示以晬盘公一无所顾
  独扶服前取书之论性理者展玩久之右文公叹异为文
  以记其事且曰是儿复以文学大吾门且复闻道而不
  为章句之习也十馀岁遭瓯宁府君之䘮哀毁如成人治
  又皆必诚信有法度用右文公奏補将仕郎授右迪
  功郎福州司户参军治仓𢈔谨出纳尽去宿弊后皆可法
  再调静江府观察支使桂管为岭徼以西一都会民物繁
  伙常时幕府巳不胜事至公为当路所知事待公决者尤
  多公财处从容人未尝见其疾言遽色而事无不各得其
  理者时秦氏用事士大夫以牾意窜斥系踵南来道出府
  下者公悉善遇之至竭廪奉则鬻衣以济其乏用荐者改
  右宣义郎知贛州瑞金县事转宣教郎始至岁歉公度民
  且饥则先事为备多所储积及饥发廪赈赡事无巨细必
  躬临之不以勤劳为惮其至诚恻怛虽壹主于爱无所
  计惜而厝置纎密辨察精明人亦不能有以欺也邑人既
  赖以全而公又请推其馀以及旁县县故多盗公𩛙巡徼
  设方略得渠数人寘诸法而境内帖然在官馀九月会
  故丞相魏国张忠献公都督江淮雅器重公请以为干办
  公事用上嗣位覃恩转通直郎赐五品服使募兵江西得
  数千人以归和籴建康以实军又以公与其事未几得榖
  亦巨万计张公再入相宾客例出幕府公得知和州未上
  而吏部侍郎玉山汪公制置全蜀奏辟公参议官以行军
  府之政必以咨焉汪公既虚心好问公亦推诚启告反复
  殚尽必归于至当而后巳成都之政遂最天下公之助为
  多也尝㗸命汉中劳抚将士宣抚使以礼致遗为钱三百
  万公不欲受而难于辞郤还次汉州州方治贡院不能就
  以五十万予之馀悉输成都公帑取河南程夫子之遗文
  与他名臣论奏纂述之可以垂世者募工锓板用之略尽
  而横渠张夫子之家避地流落贫不自振公访得之为言
  汪公延置府学蜀士知所劝焉东方士大夫游宦蜀土贫
  不能归或不幸死不克葬者公皆出捐俸金以振业之赖
  以济者甚众累迁承议郎秩满自请奉祠得主管台州崇
  道观命下而汪公亦召还公复从东至嘉州宿留与同舍
  会集笑语如常时一日忽语人曰吾将逝矣然幸大事巳
  竟可无憾也遂就寝酬酢从容了不异平日独无一语及
  其私俄而遂化乾道四年四月十有三日也盖其年五十
  有三矣同舍聚而哭之解其装以理䘮事则槖中独有书
  数十帙馀金足以归其䘮而巳相与咨叹以为不可及遂
  以柩归其年冬十有一月葬于沙县严地祖茔之旁公娶
  陈氏了斋先生之兄孙女先公卒子男二人曰问曰辟孙
  男八人女七人皆㓜公资禀和粹沉静寡欲其处巳待人
  一主于诚敬平居怡愉人莫见其喜愠之色闻人之善称
  慕如不可及至其有过则常若有所隐避而不忍言也视
  人患难困乏如切其身经营周救必尽其力年未三十即
  屏远声色一榻萧然惟乐善不倦如嗜欲闻天下之士有
  一言一行之几乎道至或千里求之以是凡四方之名山
  胜概多所登历而于佛老子之学亦往往能道其所以然
  者或者遂意公诚笃好之而不知公之所志与其所学有
  不在是也盖尝从张忠献公问行己之大方张公为手书
  所为敬说一通以授焉公受而行之终身不懈又从同郡
  李愿中先生游闻河洛所传之要多所发明于是喟然而
  叹曰儒佛之异亡他公与私之间耳由此沛然自信其守
  益坚在桂州时汪公盖方通判州事知公所为日就公语
  且亟称道其为人故卒引以自助而今刑部贠外郎刘公
  芮亦方隐居州之西山躬耕励志人罕识之公独以坐曹
  决事之馀日往从之游刘公名家子及见前辈多识前言
  往行顾独恨得公晚及闻公卒哭之恸为寝疾不食者数
  日此岂勢利之使然哉抑公才志行业之美固当有为于
  世而充养有素神观清明人亦不谓其止于此也呜呼其
  可谓不幸也巳熹尝受学李先生之门先生为熹道公之
  为人甚详于其从辟江淮也喜而言曰张公高明闳大有
  馀而宗礼以精密详练佐之幕府无过事矣时熹未识公
  也及先生没乃獲从公游而得其志行之羙然后益信先
  生为知人然公自是入蜀相望数千里书问岁亦一再至
  所以劝励从㬰者殊厚日夜望公之还几得复相与讲其
  旧学而公乃以䘮归熹既痛公之不幸不及大为时用又
  伤吾道之不幸而失此人也亟往哭焉诸孤既号哭受吊
  则以公从弟頥所叙官阀梗概一通授熹使状次之将以
  请铭于作者熹谊不獲辞既趣以就事矣惟是从游之晚
  于公之行治有不尽知大惧阙漏放失将无以备采择为
  罪伏惟立言之君子有以财之谨状乾道五年五月日迪
  功郎新差充枢密院编修官朱熹状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