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3032
颗粒名称: 观心说
其他题名: 杂著
分类号: I269.6
页数: 3
摘要: 朱熹所作杂著《观心说》
关键词: 杂著 宋代 朱熹

内容

或问佛者有观心说然乎曰夫心者人之所以主乎身者
  也一而不二者也为主而不为客者也命物而不命于物
  者也故以心观物则物之理得今复有物以反观乎心则
  是此心之外复有一心而能𬋩乎此心也然则所谓心者
  为一耶为二耶为主耶为客耶为命物者耶为命于物者
  耶此亦不待教而审其言之谬矣或者曰若子之言则圣
  贤所谓精一所谓操存所谓尽心知性存心养性所谓见
  其参于前而倚于衡者皆何谓哉应之曰此言之相似而
  不同正苗莠朱紫之间而学者之所当辨者也夫谓人心
  之危者人欲之萌也道心之㣲者天理之奥也心则一也
  以正不正而异其名耳惟精惟一则居其正而审其差者
  也绌其异而反其同者也能如是则信执其中而无过不
  及之偏矣非以道为一心人为一心而又有一心以精一
  之也夫谓操而存者非以彼操此而存之也舍而亡者非
  以彼舍此而亡之也心而自操则亡者存舍而不操则存
  者亡耳然其操之也亦曰不使旦昼之所为得以梏亡其
  仁义之良心云尔非块然兀坐以守其炯然不用之知斍
  而谓之操存也若尽心云者则格物穷理廓然贯通而有
  以极夫心之所具之理也存心云者则敬以直内义以方
  外若前所谓精一操存之道也故尽其心而可以知性知
  天以其体之不蔽而有以究夫理之自然也存心而可以
  养性事天以其体之不失而有以顺夫理之自然也是岂
  以心尽心以心存心如两物之相持而不相舍哉若参前
  倚衡之云者则为忠信笃敬而发也盖曰忠信笃敬不忘
  乎心则无所适而不见其在是云尔亦非有以见夫心之
  谓也且身在此而心参于前身在舆而心倚于衡是果何
  理也耶大抵圣人之学本心以穷理而顺理以应物如身
  使臂如臂使指其道夷而通其居广而安其理实而行自
  然释氏之学以心求心以心使心如口龁口如目视目其
  机危而迫其途险而塞其理虚而其势逆盖其言虽有若
  相似者而其实之不同盖如此也然非夫审思明辨之君
  子其亦孰能无惑于斯耶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