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发未发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3020
颗粒名称: 巳发未发说
其他题名: 杂著
分类号: I269.6
页数: 3
摘要: 朱熹所作杂著《巳发未发说》
关键词: 杂著 宋代 朱熹

内容

中庸未发已发之义前此认得此心流行之体又因程子
  凡言之者皆指巳发之云遂月心为巳发而以性为未发
  之中自以为安矣比觀程子文集遗书见其所论多不符
  合因再思之乃知前日之说虽于心性之实未始有差而
  未发巳發命名未当且于日用之际欠𨚫本领一假工夫
  盖所失者不但文义之间而巳因条其语而附以巳见告
  于朋友𩓑相与讲焉恐或未然当有以正之
   文集云中即道也又曰道无不中故以中形道
   又云中即性也此语极未安中也者所以状性之体假
  如天圆地方
   又云中之为义自过不及而立名若只以中为性则中
  与性不合
   又云性道不可合一而言中止可言体而不可与性同
  德
   又云中者性之德此为近之又云不若谓之性中
   又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赤子之心發而未远乎
  中若便谓之中是不识大本也
   又云赤子之心可以谓之和不可谓之中
   遗书云只喜怒哀乐不发便是中
   又云既思便是巳发喜怒哀乐一般
   又云当中之时耳无闻目无见然见闻之理在始得
   又云未发之前谓之静则可静中須有物始得这里最
  是难处能敬则自知此矣
   又云敬而无失便是喜怒哀乐未發谓之中也敬不可
   谓之中但敬而无失即所以中也
   又云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间亭亭当当直上直下之
  理出则不是惟敬而无失最尽
   又云存飬于未发之前则可求中于未发之前则不可
   又云未发更怎生求只平日𣷉飬便是𣷉飬久则喜怒
  哀乐发而中节
   又云善观者𨚫于巳发之际观之
  右据此诸说皆以思虑未萌事物未至之时为喜怒哀乐
  之未发当此之时即是心体流行寂然不动之处而天命
  之性体假具焉以其无过不及不偏不倚故谓之中然巳
  是就心体流行处见故直谓之性则不可吕慱士论此大
  概得之特以中即是性赤子之心即是未发则大失之故
  程子正之【解中亦有求中之意盖答书时未服辨耳】盖赤子之心动静无常非
  寂然不动之谓故不可谓之中然无营欲知巧之思故为
  未远乎中耳未发之中本体自然不須穷索但当此之时
  敬以持之使此气象常存而不失则自此而发者其必中
  节矣此日用之际本领工夫其曰𨚫于巳发之处𮗚之者
  所以察其端倪之动而致扩充之功也一不中则非性之
  本然而心之道或㡬乎息矣故程子于此每以敬而无失
  为言又云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又曰𣷉
  养須是敬进学则在致知以事言之则有动有静以心言
  之则周流贯彻其工夫初无间斷也但以静为本尔
   向来讲论思索直以心为巳发而
  所论致知格物亦以察识端倪为初下手处以故缺𨚫平
  日𣷉飬一假功夫其日意常偏于动无复潜纯一
  之味而其发之言语为之间亦常迫浮露无古圣贤
  气象由所见之偏而然程子所谓凡言心皆巳发
  而言却指心体而言非谓事物思虑之交也
  中庸本文不合故以为未当而复正之不可执巳改
  之言而尽疑论说之其不可以为当而不究其所指
  之也程子无而本程子又曰人生而静以上不
   便巳不是性矣盖圣贤论性无不心而发
  若欲专言之则是所谓无极而不容者亦体假之可
  名矣未审诸君子以为如何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