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余正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922
颗粒名称: 答余正甫
其他题名: 书【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3
摘要: 朱熹所作书《答余正甫》
关键词: 余正甫 朱熹

内容

示喻编礼并示其目三复叹仰不能巳前此思虑安排百
  端终觉未稳今如所定更无可疑虽有少倒置处【如弟子职曲礼】
  【少仪不居书首之類】然亦其勢如此无可柰何也䘮祭二礼别作两
  门居邦国王朝之后亦甚稳当前此疑于家邦更无安顿
  处也其间只有一二小小疑处【恐所取太雜其间杂有伪书如孔丛子之類又如国】
  【语家语虽非伪书然其词繁冗恐反为正书之累又如不附周礼如授田地政等目若不取周礼而𮦀取何休等说】
  【恐无纲领是乃名尊周礼而实贬之设使便仿朝事篇亦恐在后而非其序此为大矛盾处更告详之又如不附注】
  【䟽异义如嫡孙为祖之類云𣣔以俟学者以三隅反如此则何用更编此书任其纵𮗚而自得可也此亦一大节目】
  【当试思之其他些小俟草呇成徐议未晚此二大节却須先定将来剪贴费力又是一畨功夫也】所喻买
  书以备剪贴恐亦不济事盖尝试为之大小髙下既不齐
  等不免又冩一畨不如只就正本籖记起止直授笔吏写
  成之为快也又脩书之式只可作草卷䟽行大字【𣣔可添注】毎
  假空纸一行【以备剪贴】只似公案折叠成呇逐卷各以纸索穿
  其腰背【史院修书例如此取其便于改易也】此其大略也始者唯患未有人
  可分付如来书所喻二人者其一初不相熟其一恐亦未
  免顾虑道学之累近忽得刘贵溪书欣然肯为承当此是
  大奇特事岂非天相此书之穷而𣣔大振发之乎今以此
  书托渠奉寄然渠亦只岁杪当代从人不可不早过彼也
  此间有詹元善大卿旧为周礼学今亦甚留意见礼目之
  书甚叹伏极𣣔一见而私居无力不能致甚以为恨也但
  渠亦好国语等书熹竊以为唯周礼为周道盛时圣贤制
  作之书若此類者皆衰周末流文字正子贡所谓不贤者
  识其小者其间又自杂有一时僭竊之礼益以秉笔者脂
  粉涂泽之谬词是所以使周道日以下衰不能振起之所
  由也至如小戴祭法首尾皆出鲁语以为禘郊祖宗皆以
  其有功于民而祀之展转支蔓殊无义理凡此之類弃之
  若可惜而存之又不足为训故小戴殊别其文不使相近
  读者犹不甚觉岂亦有所病于其言欤又如祭法所记庙
  制与王制亦小不同不知以何为正此類非一更望精择
  而审处之盖此虽止是繤述未敢决然去取然其间轻重
  予夺之微意亦不可全卤莾也竊意一种繁冗破碎【如国语等】
  【及贾子篇之類】假托不真【如孔丛之類】今都且写入類将来却别作一
  外书以收之庶几稍有甄别不至混乱或今写净本时此
  等可疑者便与别编却依正篇次序排次使足相照亦自
  省力更在雅意裁决也大学中庸等篇不必写注䟽其他
  有度数者不可无也此间今夏整顿得数篇今虽多不入
  類然曲礼玉藻保傳等学礼一条最有功所釐析亦颇详
  细又小正月令校得颇详【小正恐須如此写方见经传分明不可以其非古而合之也】
  教法及他篇恐亦或有可取者今并附往【凡未粘背者皆是此法最不善】
  【故前有折叠作呇之说】又吕芸阁书及潘恭叔赵致道所编今亦并
  往恐亦可备采择【吕书甚精潘赵互有得失】又仪礼之记零卷恐可暂
  时粘缀今亦附去【别各有目】零卷巳无用馀者用毕可附来也
  其他所須文字建翁必能为转借如有阙者却告示喻当
  悉力为辨去若前书所要剪贴诸书必𣣔得之亦可致也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余正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