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朱飞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606
颗粒名称: 答朱飞卿
其他题名: 书【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3
摘要: 朱熹所作书《答朱飞卿》
关键词: 朱飞卿 朱熹

内容

某承先生诲以持敬某自求病痛是气衰不能胜其怠
  惰如头容欲直手容欲恭则时或不能即此便是持敬
  不纯私意已行矣穷理不知其当然今遂欲一一如礼
  则力困实做不得不知但存之于心而四体则少寛之
  终可以有得而无害于敬否
  心无不敬则四体自然收敛不待着意安排而四体亦自
  舒适矣着意安排则难久而生病矣
  某比𣣔穷理而事物纷纭未能有洒落处近惟见得冨
  贵果不可求贫贱果不可逃耳
  此是就命上理会湏更就义上看当求与不当求当避与
  不当避更看自家分上所以求之避之之心是欲如何且
  其得䘮荣辱与自家义理之得失利害孰为轻重则当有
  以处此矣
  先生授以诗传且教诲之曰湏是熟读某尝熟读一二
  篇未有感发竊谓古人教人兼以声之渐渐引迪故
  最平易又疑郑卫之诸诗皆淫声小学之功未成而遽
  教以淫声恐未能使之知戒而适以荡其心志否抑其
  声哀思怨怒自能令人畏恶故虽小子门人亦知戒乎
  某欲令弟侄辈学诗尚疑此未敢晓以文义
  诗且逐篇旋读方能旋通训诂岂有不读而自能尽通训
  話之理乎读之多玩之久方能渐有感发岂有读一二遍
  而便有感发之理乎古之学诗者固有待于声音之助然
  今巳亡之无可柰何只得熟读而从容讽味之耳若疑郑
  卫不可为法即且令学者不必深究而于正当说道理处
  子细消详反复玩味应不枉费工夫也
  人常有清明昏浊之殊此固是气禀然心不能不随氣
  禀而少异夫口耳目心皆官也不知天赋之气质不昏
  明清浊其口耳目而独昏明清浊其心何也若曰心理
  本不异惟为气质所拘而不能自明然夷惠伊尹非拘
  于气质者处物之义乃不若夫子之时孟子论三子盖
  谓其智不若夫子夫是非之心智也岂三子能充其恻
  隱羞恶辞逊之心而独于其是非之心不能充之乎
  口耳目等亦有昏明清浊之异如易牙师矌离娄之徒是
  其最清者也心亦犹是而已夷惠之徒便是未免于质之
  拘者所以孟子以为不同道而不𩓑学也
  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尽心之说当时见得如此故以为意诚之事后来思之似
  只是知至之事当更寻旧说考之下文且只平看不必以
  所以二字为關键也
  改践形说
  人皆有是形便有是理故曰形色天性也性即理之谓也
  然众人有是形而不能全其形之理故有形虽人而心实
  禽兽是不足以践其形矣惟圣人能全其形之理故可以
  践其形也伊川先生所谓充人之形充字极分明矣
  改诚意章说
  诚意一章来喻似未晓章句中意当云人意之发形于心
  者本合皆善惟见理不明故有不善杂之而不能实其为
  善之意今知巳至则无不善之杂而能实其为善之意则
  又无病矣又善恶之实于中者皆形于外但有为恶之实
  则其为善也不诚矣有为善之实则无为恶之杂而意必
  诚矣纯一于善而无不实者即是此意未尝异也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朱飞卿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