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万正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326
颗粒名称: 答万正淳
其他题名: 书【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2
摘要: 朱熹所作书《答万正淳》
关键词: 万正淳 朱熹

内容

人杰去岁尝读中庸妄意辨析先儒之说今春录以求
  教矣间在鄱阳有一朋友举或问二十七章之说来言
  曰先生以德性广大高明故与厚者为道之大以问学
  精微中庸新与礼者为道之小何也人杰始而疑之因
  检章句或问研究是说忽悟其旨盖此章首言大哉圣
  人之道洋洋乎發育万物峻极于天则道之极于至大
  而无外者也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则道之入
  于至小而无间者也大小兼该本末不遗行之者其在
  人乎继之以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诚谓道之所
  以极于至大至小而莫不具举而无遗者必待至德之
  人以行之也夫既论其必至德然后可以行至道之意
  矣而其指示学者所以进于是道【先生改作修是德】之工夫则
  又不可不详言之于是又继之曰故君子尊德性而道
  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所以示学者之于此道不可徒志其大而
  遗其小得其本而遗其末驰意于高远而不求夫致知
  力行之实也知乎此则横渠之说与夫吕氏游杨之说
  皆所以發明此理而人杰前日之疑是乃见理不明妄
  议之也吕氏游杨有未安处或问既言之矣若杨氏又
  以温故知新为道问学之事敦厚崇礼为道中庸之事
  则恐不必如此说以害正意耳侯氏以礼为道之物不
  知道之理果何谓也至其辨杨氏道非礼不止之言之
  失却似可取谨复具此以求教不知先生以为如何
  此说得之但进于是道者未安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万正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