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廖子晦【德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古籍
唯一号: 139820020210002069
颗粒名称: 答廖子晦【德明】
其他题名: 书【知旧门人问答】
分类号: I269.6
页数: 5
摘要: 朱熹所作書《答廖子晦》
关键词: 廖子晦 朱熹

内容

德明旧尝极力寻究于日用事上若有所感而知吾身
   之具有者广大虚静范围天地根本万物易所谓寂然
   不动中庸所谓喜怒之未發者是也德明将以此为大
   本渐加修治之功未知所见是否
  圣门之学下学而上逹至于穷神知化亦不过德盛仁熟
  而自至耳若如释氏理湏顿悟不假渐脩之云则是上逹
  而下学也其与圣学亦不同矣而近世学者毎欲因其近
  似而说合之是以为说虽详用心虽苦而卒不近也中庸
  所谓喜怒哀乐之未發谓之中發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是
  
  说情之未發无所偏倚当此之时万理毕具而天下万物
  无不由是而出焉故学者于此涵养栽培而情之所發自
  然无不中节耳故又曰中者天下之大本和者天下之逹
  道此皆日用分明底事不必待极力寻究忽然有感如来
  喻之云然后为得也必若此云则是溺于佛氏之学而巳
  然为彼学者自谓有见而于四端五典良知良能天理人
  心之实然而不可易者皆未尝略见仿佛甚者披根拔本
  顚倒错缪无所不至则夫所谓见者殆亦用心大过意虑
  泯绝恍惚之间瞥见心性之影象耳与圣门真实知见端
  的践履彻上彻下一以贯之之学岂可同年而语哉
   程子以敬教人自言主一之谓敬不之东又不之西不
   之此又不之彼如此则何时而不存然欲到得此功夫
   湏如释氏摄心坐禅始得德明又虑至此成正与助长
   故近日又稍体究礼乐不可斯湏去身之说盖礼则严
   谨乐则和乐两者相须而后能故明道先生既以敬教
   人又自谓于外事思虑尽悠悠又曰既得后便湏放开
   不然却只是守故谢子因之为展托之论德明又恐初
   学势湏把持未敢便习展托于斯二者孰从孰违虽然
   是固操存舍亡之意而孔氏教人求仁为先竊谓仁人
   心也克已之私而循天之理则本心之仁得矣夫复何
   事尝试求之觉得难甚先难后获宁不信然
  二先生所论敬字湏该贯动静看方得夫方其无事而存
  
  主不懈者固敬也及其应物而酬酢不乱者亦敬也故曰
  母不敬俨若思又曰事思敬执事敬岂必以摄心坐禅而
  谓之敬哉礼乐固必相须然所谓乐者亦不过谓胸中无
  事而自和乐耳非是着意放开一路而欲其和乐也然欲
  胸中无事非敬不能故程子曰敬则自然和乐而周子亦
  以为礼先而乐后此可见也既得后湏放开不然却只是
  守者此言既自得之后则自然心与理会不为礼法所拘
  而自中节也若未能如此则是未有所自得才方是守礼
  法之人尔亦非谓既自得之又却湏放教开也克巳复礼
  固非易事然颜子用力乃在于视听言动礼与非礼之间
  未敢便道是得其本心而了无一事也此其所以先难而
  后获欤今言之甚易而苦其行之之难亦不考诸此而巳
  矣
   明道先生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与必
   有事焉而勿正心同德明竊谓万物在吾性分中如鉴
   中之影仰天而见鸢飞俯渊而见鱼跃上下之见无非
   道体之所在也方其有事而勿正之时必有参乎其前
   而不可致诘者鸢飞鱼跃皆其分内耳活泼泼地智者
   当自知之
  鸢飞鱼跃道体无乎不在当勿忘勿助之间天理流行正
  如是尔若谓万物在吾性分中如鉴之影则性是一物物
  是一物以此照彼以彼入此也横渠先生所谓若谓万象
  为太虚中所见则物与虚不相资形自形性自性者正讥
  
  此尔
   夫子告子路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意
  若曰知人之理则知鬼之理知生之理则知死之理存
   乎我者无二物也故正蒙谓聚亦吾体散亦吾体知死
   而不亡者可与言性矣窃谓死生鬼神之理斯言尽之
   君子之学汲汲修治澄其浊而求清者盖欲不失其本
   心凝然而常存不为造化阴阳所累如此则死生鬼神
   之理将一于我而天下之能事毕矣彼释氏轮回之说安足以语此
  尽爱亲敬长贵贵尊贤之道则事鬼之心不外乎此矣知
  乾坤变化万物受命之理则生之有死可得而推矣夫子
  之言固所以深暁子路然学不躐等于此亦可见矣近世
  说者多借先圣之言以文释氏之旨失其本意远矣
   德明伏读先生太极图解义第二章曰动而生阳诚之
   通也继之者善万物之所资始也静而生阴诚之复也
   成之者性万物各正其性命也德明谓无极之真诚也
   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静不息而万物继此以出与因
   此而成者皆诚之著固无有不善者亦无非性也似不
   可分阴阳而为辞如以资始为系于阳以正性命为系
   于阴则若有独阳而生独阴而成者矣详究先生之意
   必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阴阳元不相离如此则非得
   于言表者不能喻此也
  
  继善成性分属阴阳乃通書首章之意但熟读之自可见
  矣盖天地变化不为无阴然物之未形则属乎阳物正其
  性不为无阳然形器巳定则属乎阴尝读张忠定公语云
  公事未著字以前属阳著字以后属阴似亦窥见此意

知识出处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

《重刊朱子大全》全一百卷。文集搜集了朱熹的诗、奏稿、书札和论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理学观点、政治思想等。宋朱熹(1130—1200)撰。此书又名《晦庵集》、《朱子大全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或《朱子大全》、《朱子文集大全》及《朱子文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责任者
廖子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