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华南南部叶姓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770
颗粒名称:
华南南部叶姓历史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489-492
摘要:
华南南部叶姓历史概括了叶姓的起源与演变、历史上叶姓的分布和迁移、当代叶姓的分布频率、血型分布特征。叶姓是中国最大的五十个姓氏之一,尤盛于广东和浙江地区。叶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42%,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叶的人至少有42个,总人口大约在500余万。
关键词:
姓氏
华南南部
分布规律
内容
叶姓是中国最大的五十个姓氏之一,尤盛于广东和浙江地区。叶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42%,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叶的人至少有42个,总人口大约在500余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叶姓历代名人197名,占名人总数的0.4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五十二位;叶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45%,排在并列第五十五位;叶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74%,排在并列第二十七位。
历史上重要的人物有:南宋文学家叶梦得、哲学家叶适,元朝尚书右丞叶李,明朝大臣叶向高、戏曲家叶宪祖、文学家叶绍袁,清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叶名琛、戏曲作家叶稚斐、戏曲音乐家叶堂、文学家叶燮、医学家叶天士,民国国民党元老叶楚伧、无产阶级革命家与军事家叶挺、岩石学家兼地貌学家叶良辅、清政府铁道督办民国政府铁道部长兼北京画院院长叶恭绰,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叶剑英、作家叶圣陶、地质学家叶良辅、中医中药学家叶橘泉、物理学家叶企孙、语言学家叶籁士、冶金学家叶渚沛、画家叶浅予、京剧艺术家叶盛兰、篆刻家兼书画家叶潞渊。
叶姓的起源与演变
叶姓的起源主要有两大支:芈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源出芈姓。春秋后期楚庄王(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时,楚庄王封其子公子贞于沈鹿,为沈尹,公子贞字字囊,沈鹿为楚邑,在今湖北钟祥县东。其子沈尹戌,沈尹戌之子诸梁,字子高,食采于叶,称为叶公。叶是楚国一邑,在今河南中部的叶县南。子孙遂以邑为氏。芈姓叶氏的历史至少有2500多年。
第二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外族血液流入叶姓发生在汉朝以后,主要的事件有:东汉时南部日南郡的界外有一叶调国,叶调国人进入中国遂姓叶,三国时,吴国孙坚的都尉叶雄就是叶调国的子孙。日南郡之地在今越南境内,叶调国古地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上;公元945年五代南唐李璟灭闽国,闽王王审知的后裔为避难,改姓叶,取意树叶飘零,不知所止;北宋西夏国党项族有叶姓;清朝时满洲八旗姓纳喇氏、叶赫氏、叶赫勒氏等氏族均集体改姓叶,其族人与汉族混居,多数被同化成汉族。
历史上叶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叶姓主要活动于河南。秦朝时,叶淑和为长沙太守,叶姓进入湖南。西汉时,叶崇为颍川太守,叶尤出任太尉,河南叶姓繁衍昌盛,子孙众多,在南阳形成著名的郡望。东汉光禄大夫叶望,在灵帝时弃官回乡隐居,纂修了第一部《叶氏宗谱源流》,当时的大文豪蔡邕为之作序。东汉末,叶姓渡过长江移民安徽南部,进而迁入浙江,从此以后浙江成为叶姓发展的重要地区,叶姓最终成为当地的望族。唐宋时期,叶姓已经进入福建和广东。清初叶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叶姓有近3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4%,排在第五十三位。叶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约占全国叶姓总人口的34%,占浙江总人口的2%。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福建、江西三省,这三省大约占全国叶姓总人口的66%;其次分布于江苏、安徽、河南、湖南,这四省的叶姓又集中了28%。全国形成了浙闽赣苏的叶姓聚集地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叶姓大约有71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7%,为明朝第二十三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叶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600年中叶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109%,净增加了37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39.4%)、福建(14.6%)、江西(13%)三省,大约占叶姓总人口的67%;其次分布于江苏、广东、安徽,这三省的叶姓又集中了25%。浙江仍为叶姓第一大省,占浙江省总人口的1.9%。宋、元、明600余年,叶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尤其向浙江集中和向广东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浙闽赣为中心的叶姓聚集区。由于叶姓主力早在秦汉时期已远离北方,中国北方几次战乱对叶姓几乎没有什么伤害,叶姓在东南得到稳定的发展,尤其在浙江地区繁衍最盛,最终形成了今天南方的名姓。
当代叶姓的人口已达到504万,排在全国第四十九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叶姓人口由71万激增到500余万,增长了7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叶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1000年中叶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浙江、四川三省,大约占叶姓总人口的55%;其次分布于江西、江苏、湖北、安徽,这四省又集中了20%。广东为当代叶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叶姓总人口的23%,占省总人口的1.5%。全国形成了南部广东、东方浙江、西南四川三个中心的鼎立分布状。在600年期间,叶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向南和向西是移民的主流。
当代叶姓的分布频率
叶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华东、华南、四川东部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叶姓人口达到1.6人以上,在浙江南部、广东中部等地,可达到4人以上。叶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见彩图11.3.7A)表明:密度最高的(1.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总国土面积的7.5%,叶姓人口大约175万;0.8-1.6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2.6%,叶姓人口大约128万;不足0.8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9.9%,叶姓人口大约201万。
叶姓分布很广,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叶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彩图11.3.7B)表明:叶姓是粤闽台浙地区常见的姓氏之一。在浙江大部、广东大部、福建大部、海南南部、台湾,叶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05%以上,有的达到2.1%以上,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4.7%。在粤闽浙三省余部、海南北部、广西、贵州、四川东部、湖南南部、江西、安徽南部、江苏南部,叶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5%-1.05%,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4.4%。在其他地区,叶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35%以下,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80.9%。其中比例在0.1%以下的部分占国土面积的48%。
血型分布特征
叶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175万,占34.7%;A型148万,占29.4%;B型138万,占27.4%;AB型43万,占8.5%。叶姓总人口504万。
浙江、福建、广东大部、海南东南、江西南端和东北部、安徽东南、江苏南部、四川东部是叶姓最集中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7.5%,叶姓人口175万,约占叶姓总人口的34.7%。O型67万,A型51万,B型44万,AB型13万。
四川大部、湖北南部、湖南大部、江西西北、安徽中部、江苏北部、台湾北部、陕西南端、甘肃东南角是叶姓比较常见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12.6%,叶姓128万,约占叶姓总人口的25.4%。O型45万,A型39万,B型33万,AB型11万。
其他地区为叶姓分布稀少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79.9%,叶姓人口201万,约占叶姓总人口的39.9%。()型63万,A型58万,B型61万,AB型19万。
知识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姓氏群体遗传(绪论、姓氏分布、遗传地形图、姓氏与血型),当代大姓及其分布规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