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722
颗粒名称: 11.1概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448-449
摘要: 华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南和南部沿海,汉人几次大规模向华南移民,华南移民的汉人与当地的土著交往十分困难。华南地势复杂,它们不但把华南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分离,华南汉族初成规模,在各地形成了各具人文特征的、方言差异悬殊的地区性人群。以及长期与古南越土著的交往和互相渗透,奠定了华南汉族的遗传学基础,最终形成了当代的华南汉族。有14个大姓的分布重心在华南地区。可分华南地区为华南东南部和华南南部两部分。华南东南部含有陈、林和郑三姓,这三姓分布的共同特征是以闽台为中心,这11姓的分布的共同特征是以粤闽为中心。
关键词: 姓氏 华南地区 分布规律

内容

华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南和南部沿海,西起东经104°29',东到东经122°,南起北纬4°,北至北纬28°29',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香港、澳门7省区。面积60.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3%。2000年人口达20339万,占全国人口的15.7%。华南地区古为百越之地,到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才派人开发了岭南。
   中原人正式进入华南后,开发岭南十分艰难,虽然随后的汉晋、南北朝、隋唐有大批南下移民,也向岭南和闽南迁移,直到唐朝,华南地区仍人烟稀少。到宋、元、明、清时,汉人几次大规模向华南移民,加上一千多年来的先期移民的艰巨开发和积累,华南地区的发展方得以加快,人口急剧增加。华南移民的汉人与当地的土著交往十分困难。华南地势复杂,南岭山地,万山重叠,武夷山脉,山势高大,它们不但把华南地区与北方地区自然分离,而且,使聚居在这万山重岭中的土著和迁入的汉人互相隔离,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隔离人群。到宋朝之后,华南汉族初成规模,在各地形成了各具人文特征的、方言差异悬殊的地区性人群。华南地区的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长期与古南越土著的交往和互相渗透,奠定了华南汉族的遗传学基础,最终形成了当代的华南汉族。
   华南汉族的基本特征:方言复杂,族群众多,发展不平衡,海洋情结(徐杰舜《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1999年)。
   当代中国100个最常见的大姓中,有14个大姓的分布重心在华南地区。按姓氏分布集聚和扩散的形状,可分华南地区为华南东南部和华南南部两部分。华南东南部含有陈、林和郑三姓,这三姓分布的共同特征是以闽台为中心,向西和向北形成梯度的扩散。华南南部含黄、吴、梁、谢、苏、卢、叶、潘、钟、赖和文11姓,这11姓的分布的共同特征是以粤闽为中心,向四周梯度扩散。
   当今全国姓氏的总样本的抽样点为310个,第三章中图3.1为抽样点的详细分布图。华南地区的总抽样点有69个,它们是: 广东的广州、从化、兴宁、斗门、高州、潮州、惠东、清远、揭阳和怀集10点; 广西的柳江、鹿寨、融安、灵川、兴安、灌阳、资源、荔浦、苍梧、昭平、贺县、富川、平南、贵县、北流、博白、西林、北海、防城、灵山、浦北、阳朔、扶绥、宁明、柳州、梧州、横县、天峨、桂林和南宁30点; 海南的保亭和万宁2点; 福建的福州、厦门、邵武、福安、平潭、云霄、上杭和沙县8点; 台湾的台北市、基隆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阳明山、台北、桃源、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和花莲19点。
   以下逐一介绍这14个大姓的起源、历史迁移、当今分布、遗传血型、名人统计、各姓的绝对分布和相对分布的彩图。

知识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姓氏群体遗传(绪论、姓氏分布、遗传地形图、姓氏与血型),当代大姓及其分布规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