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628
颗粒名称: 10.1概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372-373
摘要: 华中地区位于我国的中部,东起东经119°32',西到东经107°30',南起北纬24°36',北至北纬33°18',包括湖北、湖南、江西3省。面积5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7%。2000年人口达16608万,占全国人口的12.82%。华中地区为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先秦时代,华中先为三苗之地,后归楚、扬越和南蛮属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华中成为北方南下移民的缓冲地带,也是历朝北方政权与南方政权对峙的兵家必争之地域,人口流动频繁且流量巨大。
关键词: 姓氏 华中地区 分布规律

内容

华中地区位于我国的中部,东起东经119°32',西到东经107°30',南起北纬24°36',北至北纬33°18',包括湖北、湖南、江西3省。面积5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7%。2000年人口达16608万,占全国人口的12.82%。华中地区为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先秦时代,华中先为三苗之地,后归楚、扬越和南蛮属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华中成为北方南下移民的缓冲地带,也是历朝北方政权与南方政权对峙的兵家必争之地域,人口流动频繁且流量巨大。
  在历次南下移民潮的冲击下,华中地区的原住民南蛮诸族一方面被迫逐步南移,另一方面主动与汉族混居,接受汉文化。宋朝以后,除了北方和中原百姓南下移民之外,东南地区政局比较稳定,生产力发达,商业繁荣,造成了人口增长快速,人口压力加大,引起了人口南下和西移的移民流。华中地区的江西是主要的积聚和扩散中心,通过两湖向四川等西南地区移民,尤其是明初的“江西填湖广”的大移民,以及清初的西南土著经历“改土归流”后,也主动接纳进入湘西和鄂西南山区的汉族,与汉人混居并加速汉化,这奠定了华中汉族组成的遗传基础,最终形成了当代的华中汉族。
  华中汉族的基本特征:方言比较复杂,族群结构单一,性格刚直尚义,民俗沉淀楚风(徐杰舜《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1999年)。
  当代中国100个最常见的大姓中,有18个大姓的分布重心在华中地区,共同的分布特征是聚集区域在长江流域地区。按姓氏分布集聚和扩散的形状,可分华中地区为华中东部和华中西部两部分。华中东部含有傅、彭、谭、廖、熊、侯、龙、万、汤、尹和黎11姓,这11姓的分布的共同特征是以湘赣为中心,向西和向东形成扩散主线。华中西部含周、胡、萧、邹、邱、龚和易7姓,这7姓的分布的共同特征是以川湘为中心,扩散的主要趋势是向东和向南。
  当今全国姓氏的总样本的抽样点为310个,第三章中图3.1为抽样点的详细分布图。华中地区的总抽样点有34个,它们是: 湖北的武汉、宜都、襄樊、嘉鱼、建始、丹江口、麻城、襄阳和云梦9个点;湖南的长沙、酃县、汨罗、涟源、汉寿、桃江、洪江、衡阳、绥宁、桂阳、祁阳、永州、沅陵和吉首14个点;江西的南昌、井冈山、分宜、广昌、龙南、进贤、峡江、湖口、萍乡、吉安和贵溪11个点。
  以下逐一介绍这18个大姓的起源,历史迁移,当今分布,遗传血型,名人统计,各姓的绝对分布和相对分布的彩图。

知识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姓氏群体遗传(绪论、姓氏分布、遗传地形图、姓氏与血型),当代大姓及其分布规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