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白姓的起源与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570
颗粒名称:
白姓的起源与演变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323-324
摘要:
白姓的起源与演变概括了白姓的渊源主要有五大支:古人白阜、姜姓、芈姓、嬴姓和外族的改姓。第一支出自古人白阜。第二支源出姜姓。第三支出自芈姓。第四支出自嬴姓。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
关键词:
姓氏
西北东部
分布规律
内容
白姓的渊源主要有五大支:古人白阜、姜姓、芈姓、嬴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古人白阜。相传炎帝臣怪义之子白阜,也为炎帝之臣,为神农氏通水脉,其后有白氏。这支白氏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白阜的后裔一直无闻。
第二支源出姜姓。西周初周武王封炎帝后裔姜尚于齐,是为姜姓齐国。春秋时,秦穆王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为谋臣,东拒晋国,西灭十二国,称霸西戎。秦穆公之重臣蹇叔,是为百里奚推荐、用重金从齐国请来的齐国贵族,其子西乞术和白乙丙同为秦国名将,白乙丙之后以字为氏。公元前278年,白乙丙裔孙白起率秦军攻入楚国国都,因功封武安君,后忤昭王,又为相国范雎所忌,赐死于甘肃灵台西的阴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因思念其功,封其子白仲于太原,子孙世为太原人,后来这支白姓发展为白姓中著名的望族。姜姓白氏的历史有2600多年。
第三支出自芈姓。春秋后期楚平王太子建之子胜,在公元前487年被楚惠王封在白邑,在今河南息县包信镇西南,因楚国的邑大夫称公,故称白公胜,其后裔以邑为氏。这支芈姓白氏的历史有2500年。
第四支出自嬴姓。秦文公(公元前765-前716年在位)之子公子白之后裔以其字为氏。这支嬴姓白氏的历史有2700多年。
第五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白姓同外族的关系十分密切,从西汉起不断有外族血液流入,外族的白姓是组成我国白姓的重要成分,历史上发生的主要的事件有:西汉初,龟兹为西域诸国之一,在今新疆库车境,龟兹王室因原居白山而姓白,白山当即今天山,龟兹人入居中原后仍以白为姓;南北朝北魏时,河西胡及山胡,也称稽胡族,为匈奴一支,后发展成为白姓的上党望族;唐朝时突厥人、吐谷浑人、羌人、波斯国人都有白姓,北宋西夏国党项族人、元朝蒙古人也有白姓,这些北方地区外族白姓人群与汉族混居,早已融合同化成了西北的白姓汉族;到清朝时,满洲八旗姓瓜尔佳氏、纳喇氏、巴雅拉氏、拜佳氏、伯苏特氏、拜音哈喇氏、那塔拉氏、齐义氏等氏族集体或部分改为汉姓白,很大一部分也成为东北地区的白姓汉族;据说古代在南方有个白民国,唐朝时在广西博白设置白州,久居此地的土著民以地名为姓,后融入了南下的汉民之中。
知识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姓氏群体遗传(绪论、姓氏分布、遗传地形图、姓氏与血型),当代大姓及其分布规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