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547
颗粒名称: 8.1概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304-305
摘要: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内陆腹地,东起东经114°14',西到东经73°26',南起北纬31°39',北至北纬49°11',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省区。面积29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0.9%。2000年人口达9172万,占全国人口的7.08%。在夏朝时西北地区归有虞氏,为“古九州”之雍州和梁州。在商朝时分属于羌、戎、周之属地,春秋战国时西北东部归秦和西羌,北部归戎和翟(狄),河西走廊归月氏和乌孙。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华夏,西北成为中国的版图。
关键词: 姓氏 西北地区 分布规律

内容

西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内陆腹地,东起东经114°14',西到东经73°26',南起北纬31°39',北至北纬49°11',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省区。面积29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0.9%。2000年人口达9172万,占全国人口的7.08%。在夏朝时西北地区归有虞氏,为“古九州”之雍州和梁州。在商朝时分属于羌、戎、周之属地,春秋战国时西北东部归秦和西羌,北部归戎和翟(狄),河西走廊归月氏和乌孙。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华夏,西北成为中国的版图。
  西北自古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6000年前的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5000年前在天水降生了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组成华夏族的炎、黄两帝的姜、姬部落是汉族的主要支源,也发源于陕南的渭河流域。西北不但是汉族起源地,也是西北少数民族土著族群的原居地,而且也是组成中华民族多民族的外来族源的长期的重要进入之地。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汉承秦制,中原的华夏族在“大一统”中由秦人转变为汉人。汉族从其形成时开始,2000年来一直与西北结下了不可分离的关系。秦汉时期,两次由中原移民西北,随后的汉族历史上几次重大的全国性移民,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时期,汉族除了向南迁移外,主要是向西和西北地区移民,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内迁形成了互动的特别情形。西北地区的汉族,在这种长期与少数民族互动和融合的发展中,形成了当代的西北汉族。
  西北汉族的基本特征:方言基本统一,族群结构复杂,内陆性格凸现,民风民俗朴实(徐杰舜《汉民族的人类学分析》,1999年)。
  当代中国100个最常见的大姓中,按姓氏分布集聚和扩散的形状,有6个大姓的分布重心在西北的东部。这6个大姓为:曹、魏、薛、石、白、康,它们的起源的源头中与西北土著或者外来的中亚地区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今全国姓氏的总样本的抽样点为310个,第三章中图3.1为抽样点的详细分布图。西北地区的总抽样点有26个,它们是: 陕西的渭南、西安、彬县、扶风、绥德、柞水、平利、略阳、富平和宜川10个点;甘肃的兰州、临潭、渭源、金塔、甘谷、泾川、正宁和武威8个点;青海的湟源和西宁2个点;宁夏的银川和中宁2个点;新疆的昌吉、沙湾、乌鲁木齐和泽普4个点。
  以下逐一介绍这6大姓的起源,历史迁移,当今分布,遗传血型,名人统计,各姓的绝对分布和相对分布的彩图。

知识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姓氏群体遗传(绪论、姓氏分布、遗传地形图、姓氏与血型),当代大姓及其分布规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