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北部顾姓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536
颗粒名称: 华东北部顾姓历史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296-299
摘要: 华东北部顾姓历史概括了顾姓的起源与演变、历移史上顾姓的分布和迁、当代顾姓的分布频率、血型分布特征。顾姓是中国一百个大姓之一,尤盛于江浙地区。顾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25%,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顾的人至少有25个,总人口大约在300万。
关键词: 姓氏 华东北部 分布规律

内容

顾姓是中国一百个大姓之一,尤盛于江浙地区。顾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25%,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顾的人至少有25个,总人口大约在300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顾姓历代名人275名,占名人总数的0.61%,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三十四位;顾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94%,排在第二十位;顾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9%,排在第二十三位。
  史河泱泱,顾姓流长,3000多年来,一直繁衍于我国人杰地灵的江浙地区,为江东四大名姓之一,其名人始终不绝于史书。主要的历史人物有:西汉大孝子顾翱,三国东吴丞相顾雍,西晋江南士族领袖顾荣,东晋画家顾恺之,南朝梁陈之际训诂学家顾野王,唐朝诗人顾况、武则天时宰相顾琮,五代南唐画家顾宏中,元朝画家顾安、文学家顾瑛,明朝大臣顾鼎臣,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清朝词人顾贞观、学者顾栋高、校勘学家顾广圻,民国将领顾祝同,当代外交家顾维钧、历史学家兼历史地理学家顾颉刚、气象学兼大气物理学家顾震潮、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化学家顾翼东、版本目录学家兼图书馆事业家顾廷龙、戏剧理论家兼剧作家顾仲彝。
  顾姓的起源与演变
  顾姓的起源主要有三大支:己姓、姒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于己姓。源头可以追溯到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帝。据说颛顼之子是称,其氏族居今河南东南的汝河地区。称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吴回在高辛氏时代先后任祝融氏,祝融氏是古代掌管火种的首领之称谓,代表着在氏族中的极高地位和权力。祝融氏黎有罪被诛,吴回继任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有六子,后分别发展为六个大部落。陆终的长子樊,居于昆吾,今山西运城东北的安邑镇,后发展为强大的昆吾部落,史称昆吾氏,己姓。
  昆吾氏后裔有雇氏族,是一支擅长养鹌鹑以驱雀来保护桑蚕的部落,并把鹌鹑作为氏族的图腾,后来雇发展为国号。雇、顾古代通用,顾在甲骨文中为雇。顾国是夏商时的侯国,一度是商国的东方强国,古址在今河南范县东。夏末,成汤灭夏前先灭了顾国,国人四散,并以国为氏。商朝末,顾人的一支随泰伯、虞仲南下进入江苏无锡东的顾山,顾山可能因顾人的迁居而得名。从此,顾国的后裔世代活跃在苏南地区,后来形成了三国至唐朝江东朱、张、顾、陆四大姓之一。也是今天顾姓的聚集中心。己姓顾氏的历史至少有3700年。
  第二支来于姒姓。大禹之后。越王勾践的裔孙闽君摇,因佐诸侯灭秦有功,于公元前192年汉惠帝三年被封为东海王,都东瓯,在今浙江永嘉西南。后来,闽王摇封其子为顾余侯,顾余侯居在会稽,其支庶子孙遂以封号的第一字为姓。这支姒姓顾也有2100多年的历史。
  第三支来自外族的改姓。顾姓一直比较单纯,外族加入顾姓群体中的事件主要发生在元朝以后。元朝时贵州贵阳定番州顾姓土司的归顺,清朝满洲八旗姓伊尔根觉罗氏其中的一支改姓顾,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顾姓汉族。
  历史上顾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顾姓活动主要地区在江浙。唐、宋时期,顾姓的分布地区已经有安徽、湖北、河南、福建等。明朝时期,顾姓的播迁范围已扩大到全国。3000多年以来,顾姓一直以江浙为繁衍和活动的中心,成为江浙地区重要的姓氏之一。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顾姓大约近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9%,排在第一百四十五位。顾姓第一大省是江苏,约占全国顾姓总人口的47%,占江苏总人口的0.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这两省的顾姓大约占顾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湖北、福建、河南三省。全国已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的顾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顾姓大约有45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9%,为明朝第四十七位大姓。宋、元、明600余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顾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600多年中顾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600%,净增加了38万。这个数字可能有误,不是明朝的统计数过大,就是宋朝的统计数偏低。江苏仍为顾姓的第一大省,约占顾姓总人口的61%。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22%),这两省顾姓大约占顾姓总人口的83%。江浙的顾姓在这600余年中有了长足的发展,顾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地区迁移。
  当代顾姓的人口300万,排在全国第八十一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5%。从明朝至今600余年中顾姓人口由45万激增到300万,接近7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顾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在宋以来这1000多年中顾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大约占顾姓总人口的71%;其次在河南、四川,这两省的顾姓又占了13%。江苏居住了顾姓总人口的41%,为顾姓第一大省。顾姓江浙聚集区实际上存在了3000年之久。在600多年期间,顾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人群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的迁移。
  当代顾姓的分布频率
  顾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华东地区,每平方公里的顾姓人口达到1.2人以上,江苏东南和上海,每平方公里的顾姓人口达到7人以上。顾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见彩图7.3.5A)表明:密度最高的(1.2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4.4%,顾姓人口大约123万;不足1.2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95.6%,顾姓人口大约173万。
  顾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顾姓在江浙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顾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彩图7.3.5B)表明:江浙皖沪鲁大部分地区,顾姓一般占当地人口比例在0.23%以上,其中高频率的中心在江苏东南和上海,顾姓分布频率在1.5%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6%;其他地区,顾姓分布频率不足0.23%,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94%,其中顾姓分布频率在0.05%以下的地区占了53%。
  血型分布特征
  顾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98.2万,占32.7%;A型88.2万,占29.4%;B型86.1万,占28.7%;AB型27.5万,占9.2%。顾姓总人口300万。
  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大部、山东南部是顾姓比较集中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6%,顾姓人口138.3万,约占顾姓总人口的46.1%。O型46.8万,A型41.5万,B型37.9万,AB型12.1万。
  其他地区是顾姓人口稀少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94%,顾姓人口161.7万,约占顾姓总人口的53.9%。O型51.4万,A型46.7万,B型48.2万,AB型15.4万。

知识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姓氏群体遗传(绪论、姓氏分布、遗传地形图、姓氏与血型),当代大姓及其分布规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