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北部许姓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516
颗粒名称: 华东北部许姓历史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280-283
摘要: 华东北部许姓历史概括了许姓的起源与演变、历史上许姓的分布和迁移、当代许姓的分布频率、血型分布特征。许姓是当代人口最多的第三十五位姓氏,在江浙和云南地区最为著名。许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54%,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许的人不会少于54人,总人口大约在650万。
关键词: 姓氏 华东北部 分布规律

内容

许姓是当代人口最多的第三十五位姓氏,在江浙和云南地区最为著名。许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54%,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许的人不会少于54人,总人口大约在650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许姓历代名人338名,占名人总数的0.74%,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十五位;许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1.04%,排在第十七位;许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06%,排在第二十位。
  许姓是一支属于中等人群的著名姓氏,从周初许文叔立国开始,许姓人物在史书中屡见不鲜。春秋战国时许大夫许围、楚大夫许偃、农学家许行,东汉精通水利的许杨、文字学家兼文学家许慎、名人许劭,三国时魏国名将许褚,唐朝高宗时宰相许敬宗、许圉师、文学家许尧佐、诗人许浑,北宋画家许道宁,南宋医学家许叔微,宋元之际理学家许衡、学者许谦,元朝名臣许有壬,清朝外交家许景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许光达、地质学家兼古生物学家许杰。
  许姓的起源与演变
  汉族许姓的渊源主要有三支:许由、姜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古人许由。尧舜时代已有许姓。相传尧拟让君位与许由,许由拒绝,逃到箕山中,农耕而食。尧又请其为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不听。尧只好让位与舜。这是历史上传说中最早的许姓。箕山在今河南登封境内,许由的活动地在河南许昌一带,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许由之后,经历夏、商1000多年,这支许姓一直默默无闻,其世系也无从稽考。
  第二支出自姜姓。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后,周武王分封异姓诸侯国,炎帝的后裔姜文叔被封于许,史称许文叔,许国故地在今河南许昌东。春秋时许国是一男爵小国,势弱力薄,常受郑、楚等大国所逼,经常迁移。从公元前576年至前506年,累迁于河南叶县、安徽亳县、河南西峡,最后定于河南鲁山东南。至战国初许元公时为楚国所灭,子孙遂以国名为氏。当代许姓主要出于这支姜姓许氏,河南许昌成为许姓的最初发源地,许姓的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国亡之后才普遍使用许姓,这也有2400多年的历史。
  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在历史上,许姓的血缘比较单纯,很少有其他姓氏和民族的融入。但在明清之际,广西地区的土著中出现了许姓,东北辽宁地区的满洲人中也出现了许姓,这南北少数民族中的许姓很可能来自汉族。在与周边汉族长期混居后,有一部分土著人同化成了汉族。因此,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许姓人群中已经流入了少数民族的基因成分。
  历史上许姓的分布和迁移
  自周初许国建国开始到战国初许国灭亡的500多年中,许姓人群主要活动于河南,其中有迁移到南部楚国和北部的郑、晋、魏诸国,即今湖北、山西和河北南部地区。秦、汉、晋南北朝时期,许姓在河南和河北发展很快,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高阳和汝南两大郡望,是北方地区著名的姓氏。隋唐之际许姓族人此时已经播迁到安徽、山东、江苏、浙江、陕西、四川、湖南、云南等地。唐初由河南固始地区开始的南下大移民中,随之迁徙的许姓向江浙赣地区扩散,并首次进入福建,宋、元时期许姓进入广东,明末涉及台湾地区。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许姓大约有5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74%,排在第二十六位。其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大约占许姓总人口的39%,尤其是河南为许姓第一大省,近8万,约占许姓总人口的15%;其次分布于山东、江西、河北、浙江、福建和湖南,这六省的许姓又集中了45%。全国许姓密度最高的省份是安徽、江苏、河南三省,分别占省人口比例1.7%、1.6%和1.1%。全国形成了豫皖苏的许姓聚集地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许姓大约有61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71%,排在第二十六位。宋、元、明600余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许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慢,仅为17%,净增加了9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山东,三省许姓大约占全国许姓人口的一半,尤以江苏为许姓第一大省,约占许姓总人口22%强;其次分布于江西和安徽,两省的许姓又集中了15%。宋、元、明年间,全国许姓聚集重心主要在华东和华中地区,并以河南、安徽为中心向东和南迁移。许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和其人口的流动主要围绕于江苏、安徽、河南、浙江、山东、江西等省。
  当代许姓的人口已达650万,占总人口的0.54%,为全国第三十五位大姓。从明朝至今600多年中许姓人口由60余万增至650万,整整11倍。但仍低于全国人口的平均增长率,当代的人口是明朝的13倍。这600年中许姓主要由东部地区向南和西南地区流动,云南地区已成为许姓的一块重要的聚集区。目前许姓主要集中于江苏(13%)、山东(9.6%)和云南(9.4%)三省,大约占许姓总人口的32%;其次分布于广东(6.8%)、河南(5.9%)、安徽(5%)、浙江(4.9%)和四川(4.3%),这五省的许姓又集中了27%,以上八省总共占许姓人口59%。全国已形成了分别以华东和云南为中心的两个许姓聚集地区,华东中心区包括江苏、山东、安徽、浙江四个许姓大省,是当代全国最大的许姓聚居区域,约占全国许姓人口的三成,总人数达180万。除云南聚集区外,还有广东福建交界区域、甘肃中西部两块次聚集区。
  当代许姓的分布频率
  许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南部、江苏、浙江北部、安徽东部、云南东部、甘肃张掖地区、黑龙江东北角,每平方公里的许姓人口达到1.5人以上,有的地区高达3人以上。许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见彩图7.3.1A)表明:密度最高的(1.5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8.4%,许姓人口大约159万;1-1.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6.5%,许姓人口大约200万;0.5-1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2.2%,许姓人口大约222万;不足0.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2.9%,许姓人口大约67万。
  许姓分布很广,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许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彩图7.3.1B)表明:许姓在台湾、云南南部、甘肃张掖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许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1.6%以上,有的地方可达3.2%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8%;在河南东部、鲁苏皖浙闽、江西东部、广东大部、广西、海南、云南西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河北大部、东北三省,许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1.6%,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5.2%;在其他地区,许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不足0.4%,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63%,其中比例不足0.3%的地区占38%。
  血型分布特征
  许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207万,占31.9%;A型187万,占28.9%;B型192万,占29.6%;AB型62万,占9.6%。许姓总人口648万。
  山东南部、江苏、浙江北部、安徽东部、云南东部、闽粤交界区域、甘肃张掖地区、黑龙江东北角是许姓主要分布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8.4%,许姓159万,约占全国许姓人口的24.6%。O型52万,A型46万,B型46万,AB型15万。
  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冀豫鄂、川黔湘、赣闽台海、广东大部、宁夏、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山西东部、陕西南部,约占国土面积的48.7%,许姓有422万,约占全国许姓人口的65.1%。O型133万,A型122万,B型126万,AB型41万。
  青海湖以西、广西、广东西部、陕西西部和北部、山西西部、内蒙古中部,是许姓分布稀少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2.9%,许姓67万,约占全国许姓人口的10.3%。O型22万,A型19万,B型20万,AB型6万。

知识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姓氏群体遗传(绪论、姓氏分布、遗传地形图、姓氏与血型),当代大姓及其分布规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