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汪姓的起源与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486
颗粒名称:
汪姓的起源与演变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256-257
摘要:
汪姓的起源与演变概括了构成当代汉族汪姓主要有四大支:漆姓、姬姓、嬴姓和外族改姓。第一支源出漆姓。第二支源自姬姓。第三支源自嬴姓。第四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汪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
关键词:
姓氏
华东南部
分布规律
内容
构成当代汉族汪姓主要有四大支:漆姓、姬姓、嬴姓和外族改姓。
第一支源出漆姓。帝舜时,在今浙江武康地区活跃一支防风氏部落,釐姓,守封、嵎二山。夏朝初,防风氏国君为禹所杀,部落向北迁移。商朝时,称汪芒氏,也称汪罔氏,改姓漆。到了周朝,部落已北移山东融入了长狄之中。春秋时期,在鲁北博兴建立了鄋瞒国,也叫长翟。汪芒氏之后裔以汪为氏。漆姓汪氏的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
第二支源自姬姓。商末周文王占领河南鲁山的古鲁国,封与其子周公旦之长子伯禽,是为鲁国。周武王灭商后,委派鲁伯禽东征商的盟国徐、奄17国,讨平后,命伯禽长驻奄地,即今山东曲阜,鲁国由河南鲁山移封山东,成为春秋时东方强大的诸侯国。传至鲁成公(公元前590-前573年在位),已进入春秋后期,其庶子公子汪,食邑平阳,今山东新泰县西北,其子汪诵以父之字为氏。姬姓汪氏的历史至少有2600年。
第三支源自嬴姓。西周时,汪为秦国支庶所封的侯国,古城在今陕西澄城,近山西临猗西南临晋古城。直到战国时,汪国还存在。公元前430年魏文侯伐秦,筑临晋,可能汪国在此时灭于魏。子孙以国为氏,这支嬴姓汪氏的历史至少也有3000年,国亡之后才普遍使用汪姓,这也有2400多年的历史了。
第四支出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汪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外族加入汪姓群体的事件主要有:北宋金国女真族古里申氏、汪古氏等氏族均改为汉姓汪;元朝汪古(亦作黄掴、雍古)部人进入中原后以汪为姓;清朝满洲人有汪姓,为汉人入旗满化;满洲八旗姓瓜尔佳氏、完颜氏等氏族均有改姓汪者,这些外族汪姓后来多数被同化为汉族。
知识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姓氏群体遗传(绪论、姓氏分布、遗传地形图、姓氏与血型),当代大姓及其分布规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