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戴姓的起源与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476
颗粒名称:
戴姓的起源与演变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248-249
摘要:
戴姓的起源与演变概括了构成汉族戴姓来源主要有三大支:子姓、姬姓和外族改姓。第一支源出子姓。第二支系出自姬姓。第三支源出外族的改姓。
关键词:
姓氏
华东南部
分布规律
内容
构成汉族戴姓来源主要有三大支:子姓、姬姓和外族改姓。
第一支源出子姓。立国于商朝时的戴国,伯爵,古城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南,西周初为周武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这支子姓戴氏的历史至少在3000年以上。
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封其子子宋于宋,封地在今河北赵县北,伯爵侯国。周武王灭商,也灭了与商王同姓的宋国。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之孙稽,为宋公,以奉商祀。微子启为帝乙的庶长子,商纣王之兄,在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中立有大功。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继位后,宋国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即今河南商丘。传七世至宋戴公(公元前799-前766年在位),仁而爱民,古代谥法:万民所仰曰戴。戴公之子武公,武公之子宣公,宣公以祖父谥为氏,并将宋国王位传于其弟和,是为宋穆公。所以宋戴公以后的这支直系宋人是以戴为氏,其历史至少有2800年。
第二支系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子姓戴国也被吞并,另封姬姓族子于戴,姬姓戴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春秋时,公元前713年郑庄公灭戴国,子孙以国为氏。戴国灭亡后,一支戴国遗民南迁到安徽当涂市的戴山。这支戴氏的历史有3000多年,普遍使用戴姓是在国亡之后,其历史也有2700年多年。
第三支源出外族的改姓。戴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单纯,直到东汉明帝时有燕姓改为戴姓的事件,也有殷姓改为戴姓。殷原本出自子姓,实为同源。清朝时满洲八旗姓戴佳氏、达尔充阿氏等氏族的全部改姓戴,使戴姓家族扩大了队伍,大部分满洲戴姓被同化为汉族,一部分成为鄂温克族的戴姓。近代东北地区戴姓的数量异军突起,当与外族的改姓和融入的事件有关。
知识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姓氏群体遗传(绪论、姓氏分布、遗传地形图、姓氏与血型),当代大姓及其分布规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