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南部蔡姓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465
颗粒名称: 华东南部蔡姓历史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240-243
摘要: 华东南部蔡姓历史概括了蔡姓的起源与演变、历史上蔡姓的分布和迁移、当代蔡姓的分布频率、血型分布特征。蔡姓是中国第四十四位姓氏,尤盛于东南沿海各省份。蔡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46%,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蔡的人至少有46个,总人口大约在550万。
关键词: 姓氏 华东南部 分布规律

内容

蔡姓是中国第四十四位姓氏,尤盛于东南沿海各省份。蔡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46%,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蔡的人至少有46个,总人口大约在550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蔡姓历代名人219名,占名人总数的0.48%,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四十六位;蔡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55%,排在第四十五位;蔡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53%,排在第四十一位。
  蔡姓家族历史十分古老,几千年中先后涌现出无数名人。历代重要人物有:战国秦相蔡泽,西汉造纸术发明家蔡伦、大孝子蔡顺、文学家兼书法家蔡邕、名儒蔡千秋、才女诗人蔡琰(蔡文姬),东晋名臣蔡谟(蔡姓南渡始祖),北宋书法家蔡襄,金文学家蔡珪、蔡松年,南宋学者蔡沈、理学家蔡元定、画家蔡斌,清朝画家蔡元友,民国名将蔡锷、教育家蔡元培、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当代农学家蔡旭、物理化学家蔡馏生、土木建筑结构学家蔡方荫、电讯工程学家蔡金涛、昆虫学家蔡邦华。
  蔡姓的起源与演变
  构成汉族蔡姓主要有三大支:姞姓、姬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蔡氏源自姞姓。姞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在尧舜夏时期,姞姓所属的燕、阚、尹、蔡、鲁等氏族分布于渭河流域,沿黄河向西到豫东和豫西一带。蔡系姞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担任祭祀的职责,具有很高的地位。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历经尧舜夏千年,到商朝时蔡国一度比较强盛,商朝的蔡国位于今河南中牟县北,后北迁于河南北部长垣县东北的古祭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位于商都城朝歌的姞姓蔡国也一并灭亡,姞姓蔡人被迫
  北移,迁徙到河北邢台北的蔡河地区。另一支姞姓蔡人则南迁于湖北黄梅西南的蔡山。姞姓蔡氏的历史至少已有4000年。
  第二支蔡氏源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五弟叔度于蔡,史称蔡叔度。蔡国在今河南中牟县北的古祭国地,也是姞姓蔡国之地。周成王初,蔡国与管、霍二国联合商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为周公旦所平定。周成王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蔡国一直受楚国的压迫,多次迁移,春秋初南迁于河南东南部的新蔡,春秋末蔡国东迁于下蔡,即今安徽凤台县。蔡国的其中一支因国内乱政,南奔楚国于湖北枣阳西的蔡阳城。公元前447年,楚惠王灭蔡,楚国迁蔡人于湖北汉川东南的蔡甸,国人遂以蔡为氏。姬姓蔡氏的历史也有3000年,普遍使用蔡姓是在国亡之后,这也有2400多年的历史。
  第三支主要来自南北地区的少数民族。蔡姓中流入外族血液的事件,主要发生于宋朝以后,北宋金国的女真人乌林答姓族后来全部改为汉姓蔡,清时满洲八旗姓蔡佳氏、乌灵阿氏、萨玛喇氏等后来也全部改汉姓蔡。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汉族的蔡姓,尤盛兴于东北地区。贵州和广西的少数民族中的蔡姓有很大一部分被同化为南方汉族,主要发生于明清之际。
  历史上蔡姓的分布和迁移
  春秋战国时期,蔡氏足迹已经遍布于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湖北、安徽、山东、湖南、贵州地区。战国时,蔡姓族人由湖北蔡甸出发向南进入湖南常德,并沿沅江进入贵州,与当地土著混居,成为当今苗、土家、瑶、布依等族蔡姓先民。可以认为唐、宋、明、清时期,黔桂湘的蔡姓土司乃是春秋时蔡国的后代。秦汉时期,蔡姓主要的活动地在中原地区,在豫东与鲁西一带形成了著名济阳蔡姓,这是蔡姓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名人辈出,影响深远。西晋末,北方战乱,中原民众大量南迁。蔡姓开始大规模进入江浙地区。到唐朝初期和末期,中原两次移民福建,蔡姓为主要姓族之一,这为蔡姓成为南方著姓奠定了基础。到宋朝时,蔡姓已经散布于江南各地,蔡姓主力已经在福建形成。明末清初蔡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蔡姓大约有4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7%,排在第三十六位。福建为蔡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蔡姓总人口的21.2%,占福建总人口的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山东、河南,这三省蔡姓占蔡姓总人口的51%;其次分布于江西、浙江、河北、湖北、江苏,这五省的蔡姓又集中了32%。全国形成了闽赣浙苏东南沿海区域、鲁豫冀鄂中原地区两个蔡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蔡姓大约有46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9%,为明朝第四十六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蔡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慢,600年中蔡姓人口纯增加率为4%,净增加了2万。浙江为蔡姓第一大省,约占总蔡姓人口的20.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16.4%)、福建(13.8%)、江苏(12.4%),这四省蔡姓大约占蔡姓总人口的63%;其次分布于广东、湖南,这两省的蔡姓又集中了15%。宋、元、明期间,蔡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特别是向江浙闽沿海地区移民。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赣闽苏蔡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蔡姓的人口已达552万,为全国第四十四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蔡姓人口由46万增到552万,达12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蔡姓人口的增加速度略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近1000年蔡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下降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大约占蔡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四川、湖北、台湾、安徽、福建,这五省又集中了32%。广东居住了蔡姓总人口的13.7%,为蔡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1%。全国形成了东南沿海地区高比率的蔡姓区域。在近600年中,蔡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的流动有些区别,虽存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情况,但向东南移民仍是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以及东北的移民。
  当代蔡姓的分布频率
  蔡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东南沿海、长江流域、东北大部,每平方公里的蔡姓人口达到1人以上,有的地区高达3人以上。其次在广东中部、湘黔北部、云南东部、四川西部、甘宁青大部、豫陕南部、山东东南、内蒙古东部、冀辽交界地区,每平方公里的蔡姓人口达到0.5-1人。蔡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见彩图7.2.4A)表明:密度最高的(1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9.2%,蔡姓人口大约270万;0.5-1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7.1%,蔡姓人口大约196万;不足0.5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3.7%,蔡姓人口大约86万。
  蔡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蔡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彩图7.2.4B)表明:蔡姓在东南沿海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蔡姓在台湾、福建、浙江南部、广东东端、内蒙古东北角,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0.9%以上,尤其在台湾南部,有的达到3%,这部分高比例的地区的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7%。广东中部、江西东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安徽东南、广西西南、海南、云南东部、陕川交界地区、河西走廊、吉林中部,蔡姓频率在0.45%-0.9%,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3%。其他广大地区,蔡姓频率不足0.45%,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83.3%,其中频率在0.25%以下的占国土面积的50%。
  血型分布特征
  蔡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180万,占32.6%;A型160万,占28.9%;B型161万,占29.2%;AB型51万,占9.3%。蔡姓总人口552万。
  东南沿海、长江流域、东北大部是蔡姓人口集中之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9.2%,蔡姓270万,约占总蔡姓人口的48.9%。O型90万,A型79万,B型77万,AB型24万。
  广东中部、湘黔北部、云南东部、四川西部、甘宁青大部、豫陕南部、山东东南、内蒙古东部、冀辽交界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27.1%,蔡姓196万,约占蔡姓总人口的35.5%。O型62万,A型57万,B型58万,AB型19万。
  其他地区为蔡姓分布较少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53.7%,蔡姓86万,约占蔡姓总人口的15.6%。O型28万,A型24万,B型26万,AB型8万。

知识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姓氏群体遗传(绪论、姓氏分布、遗传地形图、姓氏与血型),当代大姓及其分布规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