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
机构用户
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冯姓的来源和演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400
颗粒名称:
冯姓的来源和演变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187-188
摘要:
冯姓的来源和演变概括了汉族冯姓组成有两支:归姓和姬姓。第一支源自归姓。第二支源出姬姓。姓冯氏的历史也有3000年了。当代汉族冯姓均认为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胤。
关键词:
姓氏
华北中西部
分布规律
内容
汉族冯姓组成有两支:归姓和姬姓。
第一支源自归姓。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期,在东夷中有一支以白头翁为氏族图腾的归夷,原居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归姓的一个旁支东迁到今山东菏泽地区,形成以荷为图腾的河伯族。进入夏朝帝芒时代,河伯族出了一位杰出的首领冯夷,在河洛地区称霸一时,后为夏有穷氏所迫,向北过黄河,其后人在陕西大荔县建立了冯夷国,历经夏、商、周三朝。周初,冯夷国裂解为河宗、冯、?三国。周武王灭冯等三国,其后裔以国名为氏,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为归姓冯氏第一名人。归姓冯氏的历史至少有3700年,普遍使用冯姓是在国灭之后,这也至少有3000多年了。
第二支源出姬姓。周武王封其亲族于冯夷故地,仍称冯,春秋初被晋国吞并,冯邑后人也以冯为氏。公元前661年晋灭魏,大夫毕万封魏,毕万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裔,毕万的旁支裔孙长卿食采于冯邑,古城在今河南荥阳西,子孙遂以封邑为氏,此为姬姓冯氏。姬姓冯氏的历史也有3000年了。当代汉族冯姓均认为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胤。
历史上冯姓的分布和迁移春秋以前,冯姓名气很小,仅仅在发源地陕西渭河流域活动,春秋战国时,冯姓已迁涉到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汉唐之间,冯姓繁衍迅速,支派甚多,最著名的有:出自汉征西大将军冯异的颍川冯姓,出自汉宜都侯冯参的上党冯姓,出自汉燕王冯宏的京兆冯姓,出自西魏宁州刺史冯宁的弘农冯姓,出自唐朝监察御史冯师古的河间冯姓。唐宋时期,冯姓已经播散到了黄河、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以及东部和东南沿海省份。清初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冯姓大约有5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2%,排在第二十八位。冯姓第一大省是四川,约占全国冯姓总人口的29%,占四川总人口的2%。冯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和河南,这二省冯姓大约占全国冯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湖北、广东、山东、河北,这四省的冯姓又集中了27%。全国形成了以川鄂、广东、鲁冀为中心的三大块冯姓聚集地。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冯姓大约有6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72%强,为明朝第二十五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冯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略高,600年中冯姓人口纯增长率达22%,净增加了12万。冯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24.5%)、山东(11.3%)、广东(9.4%),这三省冯姓大约占冯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山西(7.7%)、江苏(7.7%)、江西(6%)、河北(5.3%)、四川(5%),这五省的冯姓又集中了32%。浙江一跃成为冯姓第一大省,占浙江省总人口的1.1%。
知识出处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姓氏群体遗传(绪论、姓氏分布、遗传地形图、姓氏与血型),当代大姓及其分布规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