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蔡 两联冠 百分之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沁后蔡氏族譜》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2111
颗粒名称: 五蔡 两联冠 百分之百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221-222
摘要: 本段介绍了蔡氏从一九二五年小学五蔡、两联冠和两次百分之百,不但为省三小学大大提高了校誉,而且为我族争了光。其后外乡来学者日渐增多,附近各村如林泉、后埔、灵慈、山后、下柯、井头、渭阳等二十多村的学生,不乏其人;远至广宫、澳柄、南壇、江口等处,也有学子来学,有的寄居于亲戚,有的寄宿于学校。
关键词: 蔡氏 族谱 莆田

内容

一九二五年(民国十四年),莆田中小学校数不多。中学除省立第四师范和省立第十中学外,私立的仅有哲理、砺青、公学、涵中和两所女中——咸益、华星等,各校学生顶多几十几百人;小学也少,北关外偌大一个地区,只有省三、安仁、明远等几个学校。我村省三小学(现在的沁后小学)创建于一九一〇年(清宣统二年),就全县来说,也是一个较早设立的小学。
  省三小学自建校至一九二五年第二届学生毕业前,已十馀年,成绩不著,寂寂无闻。但自第二届学生毕业时起,校誉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因在于培养出许多成绩较好的学生——五蔡、两届蝉联省立中学入学考试第一名、投考同学百分之百考上。
  第二届毕业生计十二人,九个是自己培养的,另外三个是山区大汾姓易的,“委託”在校毕业。自己培养的九人中,三人弃学就商、务农,六人升学,其中除洪度蔡庆璋考入涵中外,我族文焕、錦麟、拱北、炳坤、金耀五人,先后报考福建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福建省立第十中学和莆田私立公学,每试皆“中”。当时四师招生县份包括莆田、仙游、永春、徳化、惠安等县,每县都要录取一定的名额。四师发榜时,文焕名列第一,錦麟第三,其他三人落选!经教师蔡精华向四师査询,得知三人並非分数不足,而是该校为了照顾外县名额,故不录取。当时该校校长林兆燕安慰蔡精华说:“三人成绩不错,十中也会录取的”。果然,三人真的考进了省立第十中学。一时社会上有“永春、德化,不如沁后五蔡”的谈论。这一届投考毕业生是百分之百考上了。
  一九二七年第三届学生毕业,投考省立第十中学的,不但再次百分之百考上,而且蔡汝荣又名列第一。
  五蔡、两联冠和两次百分之百,不但为省三小学大大提高了校誉,而且为我族争了光。其后外乡来学者日渐增多,附近各村如林泉、后埔、灵慈、山后、下柯、井头、渭阳等二十多村的学生,不乏其人;远至广宫、澳柄、南壇、江口等处,也有学子来学,有的寄居于亲戚,有的寄宿于学校。
  上面抛出过去的“砖”,亟盼引来今后的“玉”,“长江后浪逐前浪”,后生可畏,后生学子,努力“更上一层楼”吧!

知识出处

莆田沁后蔡氏族譜

《莆田沁后蔡氏族譜》

本谱介绍了福建莆田沁后蔡氏族谱襄公传及墓志铭和蔡氏世系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