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祭仪记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锦绣庄氏山腰宗谱》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10889
颗粒名称: 宗祠祭仪记叙
分类号: K820.9
页数: 3
页码: 14-16
摘要: 本段记述了庄氏山腰宗祠祭仪记叙的介绍内容。
关键词: 宗祠 庄氏 记叙

内容

祭拜祖先,遵循古制。其以“尊祖敬宗”、“敦亲睦族”为目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吾山腰始祖为均麟公,即耒公。其子留孙公即昵称“赶鸭公”于明初择居前蔡,迁父之遗骸葬于前涂,被尊为锦绣庄氏山腰宗族之一世祖也。二世祖留孙公传三世长翼生次轸生兄弟二人。四世传七房,即:翼生传三子,长谦齐(宅内祖)、次夔(大岩祖)、三乐翁(北头祖);轸生传四子,长直轩(细房祖)、次垂裕(后沟祖)、三逸斋(失传)、四庶斋(传西蔡春花一房,裔孙失详),故有“一世前涂,二世天湖,三世开两榜,四世传七房”之誉。山腰庄氏宗祠供奉一、二、三、四世祖暨历代考妣,以列祖列宗为祭祀对象。血缘与地缘关系密切联在一起。山腰古称前蔡(或钱蔡),明万历年间,隶属惠安县忠恕乡德音里七都安埕铺。今祠堂右边沿山腰街向北延伸至新宅路口,折向南,背东面西,周边(三面)略高,中间低钭的地带,称之为“粪箕弧”形状,农、田地兼有。后沟头顶、下坑庄、祠堂前“尾埔脚”起至后沟头、北头均系姓钱、蔡的聚居地及其所依生存的农田地。自留孙公于明初洪武末年迁移前蔡定居后,数百年来历代先祖勤谨耕织,奋力开拓,向西南、东南扩展,形成顶乡(又称三角)即细房、宅内(含北头)、后沟;下乡即大路窟、四房角、石桥、面前山、长房(洪厝)、三落、后楼、前埕(南、北埕)、陈庄(顶、下科,顶科尚有陈姓人家聚居)、二田、顶埭、下埭、菜堂、埭尾、十四份、官路边、九斗、屈尺厝、西蔡、山前(有程姓人家)、前郭(有郭姓人家)及海沙等自然村和角落。散居地域广,均为四世“七房”裔孙的聚居地。从今天村镇建制划分:“四锦”—山、锦川、锦塔、锦联;“三区”——埭港、陈庄、菜堂(原属山腰盐场,泉港区成立后改为村建制,隶山腰镇管辖)。地缘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真乃应明代堪舆家黄肇亨的预言前蔡“他日临海不见海”的发展趋势。当时的前蔡左海、面海,海港直通“龙田门”。赶鸭公择居前蔡,正是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亦如宗祠柱联所云“肇启洪基左海右山燕翼贻谋收地利”。史事证明,没有祖先的定居开族,创业拓展,就没有今天繁衍生息在这片山海地域上的大姓巨族。大树枝叶繁茂离不开根本,家族兴旺发达离不开祖先。“人本乎祖”而不能“数典忘祖”。由于人们基于这种根深蒂固的“追本溯源”之心理,于是出现了祖宗崇拜(即血缘崇拜)的祭祖活动。这种崇拜在儒家“三纲五常”视为“孝为百行之首”的薰陶下,为表达对祖先的“孝”,每一个以血缘为断限,以宗族为单位的宗族成员,“不论贵贱贫富,集众子孙,广备牲醴,得以展其孝敬”,祭祖活动更为隆重和频繁地举行。吾山腰庄氏早年就是“万人丁”的大宗族,每春秋二大祭,均由各房支中德高望重的宗人参加和主持。近些年来,每逢祭祀,旅居台、港、澳以及海外的宗亲,夕卜迁平潭、莆田等地的宗亲也纷纷前来参加,聚集一堂,共襄斯举。
  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每年举行春(清明)、秋(中秋)二祭活动,祭祀前推举德高望重之族人,分别担任主祭人、司赞、司祝、司爵、司筵等执事人员,再由他们分工分别管理祭祀、主持、司仪、读祝词及管理祭器、祭品等。参加执事人员历年有:采芳、六妹先、蔚章、宗礼、玉辉、祝枝、能宗、日珍、文玉、鸣嘉、绍熙、全贵、绍贵、锡仲、开今等诸位宗贤。祭祖上供祭品,官阶在二品以上者可用猪羊各一。山腰祠堂的祭品为猪、羊(由庄厝宗亲提供),“献牲”于顶天井两边。就品官而言,人瑞公系进士出身,官至“钦赐翰林院检讨”,品秩从二品,够上品位而得荣耀。其他祭品有荤即鱼、虾或制品,素即香菇、木耳、豆豉、竹笋等各六盘。“五果六斋”即果以蜜饯、柑桔、苹果、菠萝等时鲜蔬果,斋以素盘同。肉食即猪头、脚、尾“三牲”和大肠(意为久长)。粮食及其制品糕、粿、粽、包等。筵席即鱼肉蔬菜煮炒炖炸齐备。还有大小瓯蒸饭,以及酒茶等等。近年祭事,以上祭品均由逢法、细球宗亲管理和安排。祭仪完毕,“祖宗赐食”,即“合族宴饮族食,表达享受祖宗的恩泽”,或一说“表示列祖列宗在阴间仍恩赐子孙以食物,维持子孙的生计”。祠堂由宗族开办酒席,全体与祭人员,邀请外迁宗亲入席聚餐。主祭者固定分给羊头,“点主”者分给鸡一只,又称“分胙” 。主祭及祭司六人各给毛巾、香烟。供羊的庄厝宗亲,年补贴400元。
  祭祖活动的开支来源,皆由宗族公产中支付。过去,祠堂置有祭田若干亩用以出租,收入供春秋二祭费用。此外,山腰海滩除滩涂养殖有蚝、蛏外,尚有蚶蛤等野生贝类。其中有一种俗称“空大”的小贝类海生物是山腰海的特产。每年夏天盛产季节,邻近乡人在海水退潮时争相下海挖取。山腰只有一条通往滩涂之海路,在路口设卡,向外村人收取数分钱的“海母税”亦供祭祀开支。收“海母税”成为祭祖开支的重要来源之一。1992年祠堂重建后,祭祖活动由“晋主”收入支付,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宗亲捐助。

知识出处

锦绣庄氏山腰宗谱

《锦绣庄氏山腰宗谱》

出版者:科荣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记述庄氏来源、世系衍派、规约训戒、风尚习俗、人物传记,以及家族兴衰、人员迁徙和族人活动、重大事件,对于研究区域开发和社会经济史、宗族组织和制度、人口变迁和移民历史、民间意识形态和宗族信仰等,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