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重修漆林族族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翁氏族谱》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6973
颗粒名称: 15.重修漆林族族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13-14
摘要: 木之发荣而至轮困离披者,必有其本也;水之微流浸润漫灌而至于汪洋浩淼者,以其有源也。则有本有源之说,信而有征者也。至于氏族蕃衍,代遥者苗裔炽昌,何独不然?吾翁之兴,肇于周昭王庶子,封于翁山,因以为氏。传至弘公历汉而唐,至散骑常侍何公,随父轩迁官居于闽。何公由榕城入莆田,居竹啸庄。四传至探花谏议承赞公,随父巨隅迁居漆林。五世之后,再有迁移,自是散处不一:从竹啸而徙迁者为六桂后,从漆林而迁居者为探花后。由宋而元而明,以旧谱按之,派系明如指掌。在外省外郡者,不能悉数。而凡居莆中各处者,非派属六桂,则系属探花,溯所出固昭然也。
关键词: 福建 家谱 翁氏

内容

木之发荣而至轮困离披者,必有其本也;水之微流浸润漫灌而至于汪洋浩淼者,以其有源也。则有本有源之说,信而有征者也。至于氏族蕃衍,代遥者苗裔炽昌,何独不然?吾翁之兴,肇于周昭王庶子,封于翁山,因以为氏。传至弘公历汉而唐,至散骑常侍何公,随父轩迁官居于闽。何公由榕城入莆田,居竹啸庄。四传至探花谏议承赞公,随父巨隅迁居漆林。五世之后,再有迁移,自是散处不一:从竹啸而徙迁者为六桂后,从漆林而迁居者为探花后。由宋而元而明,以旧谱按之,派系明如指掌。在外省外郡者,不能悉数。而凡居莆中各处者,非派属六桂,则系属探花,溯所出固昭然也。
  第惨遭播迁,累罹兵燹,沧桑递改,谱牒沦亡。六桂、探花之后,子姓名字,谱未续修,其为缺略也大矣!余于戊寅冬登金山谒补阙公墓,便道过竹啸,访兄弟侄辈,询其家藏旧谱,且以修谱属余曰:“家谱不修六十余年矣,兹事关系非轻,非子孰肩兹任。”遂承命而归,不敢辞也。
  余思夫水源木本之不可忘,斯人谅可同心,而非登之于谱,则世远代湮,相视为途人,藐不相视者有之。爰取旧谱而翻阅之,桂祖六房自十八世以下未入者悉登之于谱,研审精详,不敢支吾朦混,见笑于大方。今虽缮修告竣,而探花谏议之后诸房子孙,不为远稽近考,与六桂之谱合为一本,并传不朽,安在其为全璧也?是年春,余与高林派裔孙高略参校,随同访之前瀛、东皋等处,名字己入谱者修之,未入谱者续之,昭穆世次炳若日星。盖分之则有竹啸、漆林之别,而合之则无水源木本之殊。自唐散骑常侍何公视之,则皆子孙也;自士曹廷皋公、少府监巨隅公视之则皆其兄弟子孙也,岂不戚且迩哉?况今榕城洪塘状元尚书青阳公,派出探花谏议之后,幸其子孙蕃盛,科甲蝉联,编而入之,实为谱牒之光。
  凡我族内子姓,当守耕读之常,各自努力,无忝先人。今虽家祚中衰,而天道循环,无往不复,屈指引颈而知吾宗之必有兴也。敬弁数言,以告来者。
  清康熙四十四年乙酉二月望日,世孙高标谨序。

知识出处

翁氏族谱

《翁氏族谱》

讲述了翁氏族谱这次修谱工作得到海内外宗亲的大力支持。清江宗亲玉兴,令嗣元碌、元松、元炳兄弟提供珍藏的清代《京兆翁氏族谱》手抄本十册;北高东皋金狮、国胜两宗亲提供珍藏的《先祖遗像》彩像本两册;北高美澜永勇宗亲提供手抄本《三桂世系实录》一册;漆林玉美宗亲向福建省图书馆借录《翁氏历代族谱》和新加坡出版的《翁氏族谱》各一册;涵江区镇前毅彪宗亲提供《台闽六桂堂族谱汇编》一册。这些为编修新谱奠定资料基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