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重修京兆翁氏族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翁氏族谱》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6972
颗粒名称: 14.重修京兆翁氏族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12-13
摘要: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纪赏罚之公,而谱以正彝伦之叙,其有关于世教则一也。故谱作则氏族辨、世次明,用以崇孝友而广惇睦,宁非作谱之明效大验哉!然而族属既大者,源流益远,而以世系联属之,虽隔千百世不啻相聚于堂焉。苏明允不云乎:“吾视之如涂人者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三复斯语,良用慨然。唯是沧桑递改,谱牒沦亡,有在外省而不思故乡者,有贫不读书而顿忘本始者,询其祖父之名氏容或知之,及之而至其高曾,则茫然不知所自出者,往往有之.甚矣!作谱固为急务,而修谱亦不容缓图也。夫宗有大宗小宗之别,而谱无大宗小宗之殊。盖递而下之虽分宗而异派,而等带上之实一体而同源。明允所谓其初一人之身者,即以此哉!吾翁之谱始于弘公,历汉唐而至于宋明,余取旧谱而翻阅之,世系非不甚悉,但遭迁之后,兵燹之余,六房桂祖自十八世以后子姓之名尚未缮修入谱,大为缺略。即有稽于一二,亦仅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为全谱也。
关键词: 福建 家谱 翁氏

内容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纪赏罚之公,而谱以正彝伦之叙,其有关于世教则一也。故谱作则氏族辨、世次明,用以崇孝友而广惇睦,宁非作谱之明效大验哉!然而族属既大者,源流益远,而以世系联属之,虽隔千百世不啻相聚于堂焉。苏明允不云乎:“吾视之如涂人者其初兄弟也,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三复斯语,良用慨然。唯是沧桑递改,谱牒沦亡,有在外省而不思故乡者,有贫不读书而顿忘本始者,询其祖父之名氏容或知之,及之而至其高曾,则茫然不知所自出者,往往有之.甚矣!作谱固为急务,而修谱亦不容缓图也。夫宗有大宗小宗之别,而谱无大宗小宗之殊。盖递而下之虽分宗而异派,而等带上之实一体而同源。明允所谓其初一人之身者,即以此哉!吾翁之谱始于弘公,历汉唐而至于宋明,余取旧谱而翻阅之,世系非不甚悉,但遭迁之后,兵燹之余,六房桂祖自十八世以后子姓之名尚未缮修入谱,大为缺略。即有稽于一二,亦仅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为全谱也。
  大抵修谱者,经二十余年而宜一修,公之于閜族稠人广众之中,而核其派系之实。若各自为谱,牵强附会,岂史有秽史者,谱亦有秽谱乎?予念谱系之无征,因为遍历各处,访诸老成,拭其家庭奉祀之总牌,而得其大父母及其祖父母之名氏,旧谱已入者续之,旧谱未入者增之。入籍远省多年者不得搜寻,而在外郡者嘱其子孙各书其派系邮寄而来,而登之于谱焉。研审考核,靡有缺遗,其于修谱之道,思过半矣。
  阅今三载,始得缮写成篇,奉为家宝,属在吾翁之子孙,承鼻祖千余年之泽,当思立身行己,无亏孝悌之伦,无丧廉耻之节,耕读各守其分,即牵车服贾,亦可以无忝所生矣!而不然者,余不愿与之相齿让也。
  是为序。
  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四月朔日,一桂礼部房二十二世孙高标盥手题于清江丛桂堂。

知识出处

翁氏族谱

《翁氏族谱》

讲述了翁氏族谱这次修谱工作得到海内外宗亲的大力支持。清江宗亲玉兴,令嗣元碌、元松、元炳兄弟提供珍藏的清代《京兆翁氏族谱》手抄本十册;北高东皋金狮、国胜两宗亲提供珍藏的《先祖遗像》彩像本两册;北高美澜永勇宗亲提供手抄本《三桂世系实录》一册;漆林玉美宗亲向福建省图书馆借录《翁氏历代族谱》和新加坡出版的《翁氏族谱》各一册;涵江区镇前毅彪宗亲提供《台闽六桂堂族谱汇编》一册。这些为编修新谱奠定资料基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