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翁氏族譜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翁氏族谱》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6971
颗粒名称: 13.翁氏族譜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2
页码: 11-12
摘要: 叔元作族谱成,从父子振翼、是尹在侧,乃授之稿,且命之曰:“二子亦知我作谱之意乎?吾少从诸伯叔父后,尝窃闻九世祖景阳府君之遗训矣。景阳府君之言曰:,吾家自居相城以来,五世皆力田,吾祖若父多隐德,后之人必有以读书起家者,然力田本务也,我后嗣子孙若有二子,其以一子耕,著为训。’于是世珍公以降,几二世有耕与读者半。我高曾祖相继为诸生,有声黉序,然犹居乡不失农业。逮吾祖昆弟联翩取科第,登华要,而自守俭朴无坠先训,闺门之内,不废织经,有古风焉。
关键词: 福建 家谱 翁氏

内容

叔元作族谱成,从父子振翼、是尹在侧,乃授之稿,且命之曰:“二子亦知我作谱之意乎?吾少从诸伯叔父后,尝窃闻九世祖景阳府君之遗训矣。景阳府君之言曰:,吾家自居相城以来,五世皆力田,吾祖若父多隐德,后之人必有以读书起家者,然力田本务也,我后嗣子孙若有二子,其以一子耕,著为训。’于是世珍公以降,几二世有耕与读者半。我高曾祖相继为诸生,有声黉序,然犹居乡不失农业。逮吾祖昆弟联翩取科第,登华要,而自守俭朴无坠先训,闺门之内,不废织经,有古风焉。
  “厥后祖辈奄逝,于公之门既冷翟公之客尽散,而二三子弟习于纨绮,不知稼播,犹欲以华侈相尚,不旋踵而先业荡然至无立锥之地,官租里役,贫不能支,多流亡死徙,其甚者或以父母遗体笞辱于长吏之庭,行道之人为之侧目,吁其悲矣!由前观之,食耕衣织为乡里老农老圃,何俭且陋也?然卒以务本节啬,为善于乡,庆及后裔。由后观之,纡青拖紫为显官,子弟荫藉高华,负文采风流之誉,何贵且盛也。曾几何时,而祸败相寻,皆蹈于穷饿之水火,始终盛衰盈虚倚伏之际,其效可睹矣。
  “昔成周盛时,朝廷之上,臣工咨嗟保介,教民耕作,以谷我士女,故其诗曰:'百室盈止,妇子宁止’。其后俗好偷靡,人不力本,陵夷至于幽厉、蠢贼疾乱孔亟矣,而诗人指其致此之由,曰:'妇无公事,休其蚕织”。然则勤惰奢俭之间,风俗之美恶,天下之治乱,皆由此出,而况于一家欤?“夫汉唐以来,大宗小宗之法尽废,士大夫家所谓谱牒者,皆以门第相夸耀耳!而吾独于前人之所以力本务农,与后人所以流离失业之故,回环兴感,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世俗之人将群起而前笑之,而有所弗顾也,知我罪我,是在我后嗣子孙之贤不肖而已矣。”二子曰:“谨受命。”爰书之以为序。
  清康熙三十五年五月十三日,进士及第经筵讲官刑部尚书常熟璇洲里九世孙叔元謹序。

知识出处

翁氏族谱

《翁氏族谱》

讲述了翁氏族谱这次修谱工作得到海内外宗亲的大力支持。清江宗亲玉兴,令嗣元碌、元松、元炳兄弟提供珍藏的清代《京兆翁氏族谱》手抄本十册;北高东皋金狮、国胜两宗亲提供珍藏的《先祖遗像》彩像本两册;北高美澜永勇宗亲提供手抄本《三桂世系实录》一册;漆林玉美宗亲向福建省图书馆借录《翁氏历代族谱》和新加坡出版的《翁氏族谱》各一册;涵江区镇前毅彪宗亲提供《台闽六桂堂族谱汇编》一册。这些为编修新谱奠定资料基础。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