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朱氏谱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田朱氏通谱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6612
颗粒名称: 湄洲朱氏谱记
分类号: K810.2
页数: 1
页码: 563
摘要: 本段介绍了史书为国事之所载,谱牒为人伦之所系,人生有限,家脉无涯。人之根基,若水之源,祖先不因躯体消亡而湮灭,子孙不因时光流逝而惘然。因而谱牒的编修具有光前裕后,继往开来之功。这次湄洲朱氏谱牒的编修历经十余载,遍访族老,根据各户分房居室、相关传说,以及木主牌位、墓志等,进行认真考证,基本探明家脉渊源,为抢救宝贵的家族文化遗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谱牒同时也是编修《莆田朱氏通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谱牒的编修,旨在理顺家脉,使昭穆分明。人生在世,当以德为本,遵纪守法,明礼诚信,自强不息,只有这样,才不辱于先祖,不遗恨于后人。但愿宗亲团结友爱,携手奋进,为家族争气,为祖国增光。
关键词: 湄洲朱氏 族源 传记

内容

史书为国事之所载,谱牒为人伦之所系,人生有限,家脉无涯。人之根基,若水之源,祖先不因躯体消亡而湮灭,子孙不因时光流逝而惘然。因而谱牒的编修具有光前裕后,继往开来之功。这次湄洲朱氏谱牒的编修历经十余载,遍访族老,根据各户分房居室、相关传说,以及木主牌位、墓志等,进行认真考证,基本探明家脉渊源,为抢救宝贵的家族文化遗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谱牒同时也是编修《莆田朱氏通谱》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吾湄洲朱氏,隶属于黄石琳井世系紫筠房,鹏基公偕男伯照、伯亮在康熙年间莆田开界(1682年)后来湄定居,旧居曾建有湄洲岛上惟一的祠堂,供奉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可叹的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被夷为平地,故址在今高朱小学操场上。湄洲朱氏世系序列,即表字名次为:伯振侯献,学奕为信仁,仕于志公卿,万年存荣贵,历代继重兴。鹏基公为琳井祖巩公第二十二世孙,伯照公为上朱村始祖,伯亮公为下朱村始祖。于今三百余年间,繁衍十四代,截止公元2003年4月,人口达2179人,其中上朱村974人,下朱村1205人,可谓枝繁叶茂,人丁旺盛矣,成为湄洲诸大姓望族之一。
  谱牒的编修,旨在理顺家脉,使昭穆分明。人生在世,当以德为本,遵纪守法,明礼诚信,自强不息,只有这样,才不辱于先祖,不遗恨于后人。但愿宗亲团结友爱,携手奋进,为家族争气,为祖国增光。

知识出处

莆田朱氏通谱 第二卷

《莆田朱氏通谱 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莆田朱氏源于颛顼高阳氏之后,舜典名书记之焉。世传至唐宰相敬则公,凡一百零七世也。敬则字少连,世居于亳,以孝友闻,一门六阙,累朝族显,公炳正朝纲,以忠正义烈,史炳丹青。敬则生光顺、光迪。光顺居南阳,五传而工部侍郎澥公,因洛乱,携子太卿贻范、司勋贻逊,司门贻业避地于侯官,而复入仙邑之党田。太卿公生㺲,以明经授浙右监司,因诸贤黄河之变,侍母老,不拜朝命。改官仓守,因开屋石阜,故其世系为:光顺生守温、守温生子浑、子浑生申锡、申锡生石阜世系入闽始祖澥,澥生三子:贻范、贻逊、贻业,贻范生珏为石阜世系入莆始祖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