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历代赵氏望族》 图书 |
唯一号: | 131020020210002145 |
颗粒名称: | 28.洛阳(今河南洛阳)赵安仁家族 |
分类号: | K820.9 |
页数: | 3 |
页码: | 284-286 |
摘要: | 五代至宋时文化世家。赵安仁的曾祖赵武,为后唐虢州刺史。父亲赵孚,字大信,后周显德年初(954),举进士,调补开封尉。乾德年间,为浦江令。宋太宗即位,起为国子监丞、知袁州。后累官至殿中侍御史。63岁时卒。赵安仁,字乐道。生而颖悟,幼时执笔能大字。13岁时通经传大旨。雍熙二年(985),登进士第,补梓州榷盐院判官。历大理评事、光禄寺丞,召试翰林,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后为太常丞。真宗即位,拜右正言,参与重修《太祖实录》。咸平三年(1000),同知贡举。未几,知制诰。后知审刑院,继判尚书刑部兼制置群牧使,同知三班、审官院。景德初年,为工部员外郎,充翰林学士。天禧二年(1018),任御史中丞。同年五月,突患暴疾而卒,年61,赠吏部尚书,谥“文定”。赵安仁“性直纯悫,无所矫饰,宽恕谦退,与物无竞,虽家人仆使,未尝见其喜愠”。其女嫁董氏,早寡,取归给养;其外甥董灵运当时还小,他亲自训导,并为其毕婚娶。赵安仁少时与宋元舆同学,元舆门地贵盛,待安仁甚厚。元舆死后,家道衰落,安仁常以金帛救济。赵安仁平生尤嗜读书,所得俸禄,多以购书,虽至显宠,简俭若平素,时阅典籍,手自^校。三馆阙虞世南《北堂书钞》,惟安仁家有本,宋真宗命内侍取来,嘉其好古,手诏褒美。尤知典故,凡近世典章人物之盛,悉能记之。喜诲诱后进,成其声名,当世推重之。有文集50卷。赵安仁有子三人:赵温瑜、赵良规、赵尚宽。赵温瑜,初为大理事丞,后为国子博士;赵良规,字元甫,赐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工部侍郎、判本部、知濠州,其俸禄“多分赡族人”;赵尚宽,字济之,先后知平阳县、忠州,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在唐州五年,勤于农政,治有异等之效,“民像以祠”,王安石、苏轼作《新田》、《新渠》诗赞颂,后积官至司农卿,卒,皇帝赐钱50万。其孙赵君锡,字无愧,为赵良规之子。性至孝,及登进士第,以亲故不愿仕。赵良规死后,调知武强县。从韩琦大名幕府。后徙知大宗正丞,加秘阁校理,改宗正丞。元祐初年,迁司勋右司部郎中、太常少卿,擢给事中。后晋刑部侍郎、枢密都承旨,拜御史中丞。72岁时卒。绍兴六年(1136),赠徽猷阁直学士。(《宋史》卷287《赵安仁传,附父赵孚传、子赵良规,传、孙赵君锡传》,《宋史》卷426《赵尚宽传》,嘉靖《浙江通志》卷26,弘治《温州府志》卷8,嘉靖《宿州志》卷3) |
关键词: | 赵氏 家族 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