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京兆奉天赵植家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2064
颗粒名称: 二、京兆奉天赵植家族
分类号: K820.9
页数: 4
页码: 98-101
摘要: 在唐时从河南新安迁到京兆奉天。这支家族中有赵植,官至岭南东道观察使,其子赵存约,以义赴死,他的孙子赵隐、赵鹭和曾孙赵光逢、赵光胤、赵光裔,两代五人均为进士。祖父赵景旦,官至普安令。父亲赵漼然,官至上郡城平令。德宗非常感激,叛乱被镇压下去后,咸宁王浑瑊将赵植引为幕府,累迁殿中侍御史。贞元初年,迁郑州刺史。大将宋朝晏构三军为乱,中夜火发,赵植与监军列卒待之。《唐代墓志铭汇编》中收有赵从约之女的墓志铭。由此看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较全。当即纠集部分左右士兵抵抗,但终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当天与李绛同时遇害。后在居母丧期间卒。
关键词: 赵氏 家族 家史

内容

这支家族是上述新安家族的一个分支。在唐时从河南新安迁到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这支家族中有赵植,官至岭南东道观察使,其子赵存约,以义赴死,他的孙子赵隐、赵鹭和曾孙赵光逢、赵光胤、赵光裔,两代五人均为进士。
  1.乱世勇臣赵植,字道茂。曾祖赵德胄,官至回乐令。祖父赵景旦,官至普安令。父亲赵漼然,官至上郡城平令。②建中末年,朱泚叛乱,当时唐德宗正巡幸奉天,无法马上调集军队,不几天叛乱军队就前来攻打奉天城,赵植率家人奴客奋力拒守,并把家财拿出来做为军用。德宗非常感激,叛乱被镇压下去后,咸宁王浑瑊将赵植引为幕府,累迁殿中侍御史。贞元初年,迁郑州刺史。
  后来赵植到郑滑节度使李融处兼副使。贞元十年(794),李融得病,军府之政,委于赵植。大将宋朝晏构三军为乱,中夜火发,赵植与监军列卒待之。天明后,乱卒自溃,即日诛斩皆尽。帝优诏嘉之,入为卫尉少卿,三迁尚书工部侍郎。十七年(801),出为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岭南东道节度观察等使,卒于镇。谥曰"简《旧唐书》和《新唐书》均载赵植有二子:赵存约、赵滂。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则载赵植有六子,分别为赵公仪、赵遵约、赵仁约、赵存约、赵从约、赵滂。《唐代墓志铭汇编》中收有赵从约之女的墓志铭。由此看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较全。
  赵公仪,为下邦尉。赵遵约、赵仁约、赵从约、赵滂,生平均不详。赵存约,大和三年(829)为兴元李绛府从事。刚到不久,就遇军队叛乱。那天,李存约与节度使李绛正在喝酒聊天,突然军吏来报:“新军叛乱,已冲入府中,请赶快躲避!”李绛说:“我为帅臣,怎么能逃?即使逃,又能逃到哪里呢?”又对赵存约说:“你是新来的,此事与你无关,就快逃命吧!”赵存约说:“荷公厚德,获奉宾阶。背恩苟免,非吾志也。”当即纠集部分左右士兵抵抗,但终因力量悬殊,寡不敌众,当天与李绛同时遇害。
  2.两代五进士赵存约有子二人:赵隐、赵骘。
  赵隐因父死难,与弟赵骘庐墓几十年,闭门读书,不应辟召。
  会昌年中,父亲的一朋友当权要,敦勉仕进,这才出外为官,累为从事。大中三年(849),应进士登第,累迁郡守、尚书郎、给事中、河南尹,历户、兵二侍郎,领盐铁转运使等。咸通末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进阶特进,封天水县伯,食邑700 户。
  赵隐性孝悌,不敢以贵权自处。布衣时,与弟赵鹭力田同耕侍养母亲,虽然亲戚之家都非常富有,但他从未向他们求过。做官后,回到家,易衣侍左右,同没做官时一样。官至宰辅,其他宰相百官都到他家升堂庆母,过年时公卿也必来贺岁。唐懿宗过生日,在慈恩寺宴请百官,赵隐侍母前去观临,宰相百官拜恩于廷,赵隐即回班侍侯母亲。后来崔彦昭、张睿当国,皆有母,“遂踵其礼”。①僖宗初年,罢相,任检校兵部尚书、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
  后入为太常卿。广明年初,升吏部尚书,累加尚书左仆射。后在居母丧期间卒。
  弟赵骘,亦以进士登第。大中末年,与兄赵隐“并践省阁”。②咸通初年,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转郎中,正拜中书舍人。七年(866),负责选士,多得名流,拜礼部侍郎、御史中丞,累迁莱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使。
  赵隐有子三人,赵光逢、赵光裔、赵光胤,均登第进士。
  赵光逢,字延吉。“幼嗜坟典,动守规俭”,人们称之为“玉界尺”。③就是说他行为规范、符合礼节,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文明标兵”。乾符五年(878)登进士第,释褐凤翔推官。入朝为监察御史,丁父忧免。僖宗还京,授太常博士,历礼部、司勋、吏部三员外郎,集贤殿学士,转礼部郎中。
  景福年中,以祠部郎中知制诰,寻召充翰林学士。从驾巡幸华州,拜御史中丞,改礼部侍郎。刘季述废立之后,宰相崔胤与黄门争权,衣冠道丧。光逢移疾,退居洛阳,“闭关却扫六七年”。④昭宗还洛,起为吏部侍郎,复为左丞,历太常卿唐亡后,赵光逢累官至宰辅,封齐国公。
  赵光裔,光启三年(887)进士,乾宁年中,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赐金紫之服。“兄弟封掌内外制命,时人荣之季述废立之后,光逢归洛,光裔就到江南去旅游以避祸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
  赵光胤,大顺二年(891)进士,天祐初年,累官至驾部郎中。
  后梁时,历显位官至宰辅。

附注

② 这一世系参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下》和《唐代墓志铭汇编・州观察支使试秘书省校书郎清河崔隋妻赵氏夫人》。 ① 《新唐书•赵隐传》。 ②④《旧唐书•赵隐传》。 ③《旧五代史.赵光逢传》。《新五代史.赵光逢传》也栽:“时人称其方直温润,谓之‘玉界尺’。”

知识出处

历代赵氏望族

《历代赵氏望族》

出版者: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书根据丛书体例编排的要求,每一专题(一个家族的历史)可大可小。大者可二三十万言,自成一书;小者可二三万字,独立成篇,十数篇汇集为一书。具体可分甲、乙、丙、丁等数种体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