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官林李氏七修族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 图书
唯一号: 131020020210001629
颗粒名称: 1.《官林李氏七修族谱》
分类号: K820.9
页数: 19
页码: 298-316
摘要: 此地面蓬壶仙洞之峰,襟天马仙舟之岫;左则卓口白沙,拱护回环;右则缓步竹林,崚嶒缭绕,甚得形胜乏美。官林李氏据传系李唐后裔。而卜居官林乡之时间,则迟至明太祖洪武初年,开基祖名祖友。官林李氏在台之族人为数甚众,以清中叶及其以后定居者居多,族人多分布于凤山、彰化、淡水、新竹、虎港等地。由于两地宗族关系之密切,故该谱七修时,对在台子孙之世系、名字、生卒年月、住地葬所等情况,备载不遗,是研究永春人民迂台史较典型的一部族谱。本书摘录时,仍维持原样,不作更动。长房长真养分派十三世奕傍,宗教次子。
关键词: 族谱 官林 李氏

内容

按:官林乡旧属永春县九十都,今名狮峰,在达埔公社辖区。此地面蓬壶仙洞之峰,襟天马仙舟之岫;左则卓口白沙,拱护回环;右则缓步竹林,崚嶒缭绕,甚得形胜乏美。
  官林李氏据传系李唐后裔。该谱《大唐分封入闽源流考实》云:“一世元祥,唐高祖第二十子,封江王于闽越,此陇西入闽之始。”时在唐初。其后裔或居南安,或迁尤溪、 沙县,至十八世有一支派徙于永春县。而卜居官林乡之时间,则迟至明太祖洪武初年,开基祖名祖友。
  该族族谱始修于明隆庆二年至万历三十六年(1568— 1608),后又经崇祯十四年(1641),清顺治十五年(1658)、 康熙二十七年(1688)、康熙五十三年(1714)、光绪十一年(1885)五次重修,至民国十七年(1928)已是第七次续修,故资料连贯性强,也较完备。
  官林李氏在台之族人为数甚众,以清中叶及其以后定居者居多,族人多分布于凤山、彰化、淡水、新竹、虎港等地。 由于两地宗族关系之密切,故该谱七修时,对在台子孙之世系、名字、生卒年月、住地葬所等情况,备载不遗,是研究永春人民迂台史较典型的一部族谱。该谱编慕体例异于他谱之处,系以家庭为单位,一人之后,先叙长子及其所传,再叙他子及其所传,往往载至三、 四代,故世系之次序不如侮谱清晰,而家庭之脉络则较他谱了然。本书摘录时,仍维持原样,不作更动。
  长房长真养分派 十三世奕傍,宗教次子。生乾隆廿一年,卒台湾无考。
  祖发分派十二世汝咏,字宗吟,号永昌,文正长子。葬舍湾。男一。
  (按:其父生康熙五十年) 二房五宽福分派十五世兄弟俱住台湾:克敏,孟青长子。
  克文,孟青次子。 克桑,孟青三子。
  五房长韫斋四子彬轩分派十六世缵坚,字原弥,号硜如,道著长子。生道光十四年, 卒咸丰十年,葬台湾凤山县旗后。男一。妣洪氏,继妣林氏。
  十七世世连,字于同,原金长子。生咸丰九年,卒在台湾。
  十四世现住台湾凤山县大德里旗后街,曾溉,字孟灌,孔敦次子。生嘉庆二十三年。男二:克豹、 克成。女二。妣洪氏,生道光六年,卒道光廿一年。继妣黄氏, 生道光四年,卒同治八年。妾吴氏,住道光五年。十五世克豹,字道彪,孟灌长子。生道光廿五年,卒光绪元年。男二:缵盛、缵采。女一。妻黄氏。
  十六世缵盛,道彪长子。生同治六年。
  十六世缵采,道彪养次子。生同治十二年。
  十五世克成,字道集,孟灌次子,系妾吴氏所生。生咸丰十一年。男二:缵来、缵曲。妻杜氏。
  十六世缵来,道集长子。生光绪八年。
  十六世缵曲,道集次子。生光绪九年。 (按;以上住凤山县大德里旗后街)二房五瑞廷次子时佩三子时执四子怡斋分派十一世维掇,光武五子。生无考,卒在台湾。(按:其父生康熙十七年)十七世世铸,原新嗣子,系胞兄原龙次子承继。生光绪元年,卒台湾失纪。 十八世德旺,于甄三子。住台湾。生无考。(按:其父生成丰十一年)二房五仰廷三子舜举分派十五世大业,讳克业,字道修,号成德,孟聪长子。生乾隆五十九年。于道光七年蒙□宗师科试取进台湾学第十二名,经科一次。卒道光九年。妣洪氏。男一。 十五世克岩,字道山。太学生。名为高,号纯泰,孟舒次子。生乾隆三十七年,于道光元年与弟道切同建本乡“余庆堂” 厝屋一座,又在台内庄建“瑞源堂” 一座。卒道光廿八年,葬大易。男二,女一。妣林氏。
  赞曰:族叔纯泰公,自少负奇气。乐善并好施,慷慨为公志。惋容孝双亲,怡怡处兄弟。三荆各自荣,常复姜家被。在台多基建,膏腴千余计。时复施棺木,有怀西伯志。 穷困每觊觎,绝不拂其意。譬之涸辙渔,幸得西江济。方便随时行,远近皆慕义。道路独力修,至今尚如砥。…… 十六世缵诗,字原吟。捐太学生。号欲兴,道山长子。生乾隆五十八年,卒咸丰九年,葬台湾桥仔头内庄姜仔寮山。男三, 女二。妣潘氏柔盛,葬大易垵中。继妣庄氏,生道光元年,卒同治四年,葬台湾彰化县鸟松坑山。
  族弟允文赞曰:族兄原吟,才优质美。随父往台,帮忙经纪。算数尤精,书札斐靡。所守父业,有增无巳。孜孜为善,闻鸡而起。虽系人为,原于性始。非义輙来,忍耐为是。计较不生,乃征素履。贫乏困穷,孤寡无倚。兄力拯恤,维时周济。道路桥梁,捐资修理。见义勇为,得天报施。后裔昌隆,孙曾鹊起。或采武芹,孙吴媲美。或战文坛,应遇知己。四代一堂,百有余指。诚哉为善之美,报予亦安能量其所至。
  十七世世悬,缵新长子。生无考,卒台湾失纪。(按:其父生乾隆五十七年)十七世世左,绩新次子。生无考,卒台湾。
  十七世世下,缵新三子。生无考,卒台湾。
  十八世德绪,字尧统,号志述,于尊子。生咸丰二年,卒光绪二年,葬台湾。男一,女一。妣林氏。
  十七世现住台湾彰化县桥仔头:世钦,字于慎,职员,名友恭,原吟长子。生嘉庆十七年, 卒光绪九年,葬台湾自已山内。男五。女二,长配彰化县内陈家,次配桥仔头庄马家。妣林氏宽让,生嘉庆十七年,卒道光廿六年,与姑潘氏合葬大易。继妣金氏慈惠,生道光八年,卒同治三年,葬彰化县鸟松坑山。三妣陈氏,,生道光三年,卒失纪。
  十八世升,名德裕,字尧余,于慎长子。生道光十一年。咸丰己未年徐宗师取进本州武学第九名经考五次。男二。妻潘氏。
  十九世笃例,字秉茂,尧余长子。生咸丰元年。妻赖氏。
  十九世笃淼,字秉浩,尧余次子。生咸丰八年。妻顾氏。男一。
  二十世学阶,秉浩长子。生光绪五年。
  十八世德丰,字尧年。武生。名青云,于慎次子。生道光十六年。男一。女一,配彰化白沙坑庄家。妻顾氏。
  十九世笃实字秉诚,尧年子。生咸丰十年。妻陈氏。
  十八世德海,字尧东,号振成,于慎三子。生道光廿九年, 卒同治六年,葬彰化县鸟松坑山。妻黄氏,改节。
  十八世德恩,字尧国。业儒。于慎四子。生咸丰元年。男一,女一。妣陈氏恭俭,生咸丰三年,卒同治八年,葬彰化县金墩庄。继妣林氏。
  十九世笃志,字秉心,尧国子。生同治十三年。妻蔡氏。
  十八世德炼,字尧团,于慎五子。生咸丰十一年。妻苏氏。
  (按:以上现住彰化县桥仔头) 十八世德贤,字尧尊,号达山,于荏次子。生道光廿七年, 卒光绪十五年,葬台湾。男二,女一。妣姚氏。
  十七世世钩,字于玉,号美书,原吟三子。生道光十年,卒光绪廿二年,葬台湾。男二,女一。妣林氏,葬官林。
  十五世克磋,字道切。乡饮宾。名为鸣,号纯莹,孟舒三子。生乾隆四十六年。于道光元年与胞二兄道山同建“余庆堂” 厝一座,又在台湾桥仔头内庄建“瑞源堂”厝一座。卒道光十五年,葬官林。男二,女一。妣洪氏。
  十六世缵恺,字原泽,号富润。业儒。道切长子。生嘉庆十五年,辛同治九年,葬台湾彰化鸟松坑瑞源山。男三。妣林氏, 继妣沈氏。
  十七世世水,字于泮,号金秀,原泽次子。生道光十六年, 卒同治六年,葬台湾彰化内庄鸟松坑。男一,女二。妣林氏。
  十五世克据,字道德,孟嘉次子。生嘉庆七年,卒台湾彰化。男一,女一。妣林氏。
  十六世缵军,道德之子,于前年移居台湾彰化县内,未查详。 十四世曾聆,字孟曜,号盛照,孔爱长子。生乾隆二十年。 男三。妣洪氏,葬官林。继妣曾氏,台湾人,生乾隆三十四年, 卒台湾,失纪。
  十五世移居台湾淡水未详:克祥,字道迎,号廷福,孟曜次子。生乾隆四十七年,卒未详。妣陈氏,生乾隆五十三年,卒未详。
  克葵,字道向,号廷会,孟曜三子。生乾隆五十年,卒未详。 男一。妣魏氏,生乾隆五十六年,卒未详。
  十六世缵九,道向之子。生卒失纪。闻再移鹿港,查无下落。
  (按:以上移居淡水未详)十五世闻移住台湾淡水未详:克兰,字道芳,号廷馨,孟晖之子。生乾隆五十六年,卒失纪。 克宙,字道宇,号廷洪,孟音次子。生嘉庆五年,卒台湾失纪。妣陈氏,仁庄人,生嘉庆十三年,卒台湾失纪。男三:长缵成、次缵恳、三缵沛。
  十六世缵成,字原平,道宇养子。生道光九年,卒咸丰。妣陈氏懿德,仁庄人,住道光十年,卒光绪十七年。男二:世喜、世瓶。
  十七世世喜,原平长芋。生道光二十九年,卒未详。
  十七世世瓶,原平次子。生咸丰三年,卒未详。
  十六世缵恳,字原切,道宇次子。生道光十五年,卒同治十年,葬大庄埔。妣杨氏。男世桃,女二。
  十七世世桃,原切之子。生咸丰元年,卒失纪。
  十六世缵沛,道宇三子。生道光二十三年,卒失纪。
  (按:以上闻移居台湾淡水)十七世世森标,原同子。生卒无考,在台湾失纪。
  十六世移台湾彰化县北门外项犁庄住:缵蕴,字原平,道振次子。生嘉庆廿四年。妣康氏,葬大易。继妣王氏,生道光十一年,卒光绪五年,葬四张犁崙。男六:世碰、世水、世昌、世哗、世齐、世侯。
  十七世世碰,原平长子。生咸丰五年。妻周氏。
  十七世世水,原平次子,生咸丰六年。
  十七世世昌,原平三子,生咸丰八年。
  十七世世哖,原平四子,生咸丰十一年。
  十七世世齐,原平五子,生同治元年。
  十七世世侯,原平六子,生同治十一年。
  (按:以上移彰化北门外项犁庄)二房五仰廷四子潜叟分派十三世奕错,汝注次子。生雍正二年,卒乾隆廿八年,葬台湾。
  十三世奕参,字孔助,号明通,宗童次子。生雍正十年,卒乾隆四十二年,葬台湾。男二,女二。妣姚氏。
  十四世移住台湾新竹县南门内䓶仔脚,曾北,字孟南,号志诚,孔萃次子。生乾隆四十八年,卒道光廿二年,葬南隘庄茄冬湖,坐巽向乾兼己亥。妣陈氏,生嘉庆七年,卒咸丰三年,葬鸡蛋面。妾谢氏,生嘉庆九年,瘁道光元年,葬枕头山。男五:克焕、克红、克发、克肆、克能。
  十五世克焕,字道彩,孟南长子。生道光三年,卒光绪六年,葬虎头由。男三:文章、文荣、文林。 十六世文章,道彩长子。生道光廿七年。文林,道彩次子, 生咸丰六年。 十五世克红,孟南次子。生道光五年,卒咸丰十一年,葬鸡蛋面。
  十五世克发,孟南三子。生道光九年,卒咸丰六年,葬管甫坑。
  十五世克肆,字道锡,孟南四子。生道光十四年,卒光绪十三年。妣梁氏,生道光十五年,卒光绪廿八年。男三:缵才、缵宝、缵佳锥。
  十六世缵才,字原泰,道锡长子。生同治三年。男三:世成福、世水、世圳。女四。妻王氏,生同治十二年。
  十七世世成福,字于顺,原泰长子。生光绪廿三年。
  十七世世水,字于治,原泰次子。生光绪廿五年。
  十七世世圳,字于和,原泰三子。生光绪廿九年。
  十六世缵宝,道锡次子。生同治六年。
  十六世缵佳锥,道锡三子。生同治十三年。
  十五世克能,孟南五子。生道光十九年,卒失。
  (按:以上移住新竹县南门内䓶仔脚)二房五参如分派十五世移居台湾新竹县北门外鱼寮住:克界,字道畦,孟志三子。生道光二十年。妻庄氏,生道光廿四年。男缵水连。
  十六世缵水连,道畦长子。生光绪四年。
  (按:以上移居新竹县北门外鱼察)十六世现住台湾:缵田,字原在,号有书,道凤长子。生道光四年,卒光绪七年。妻苏氏,生道光十一年,卒未详。 缵沁,道凤次子。生道光廿三年。 (按:以上现住台湾) 〜十五世移居台湾彰化县鹿港板店街:克鸠,字道爽,号爱和,孟安四子。生嘉庆七年,卒光绪七年,葬鹿港过港。妣姚氏,生嘉庆十九年,卒道光三十年,葬鹿港街尾新冢埔。男三:缵买、缵矼、缵瓮。
  十六世缵买,号启传,道爽长子。生道光二十年,卒咸丰六年,葬街尾新冢埔。嗣男世溪。
  十七世世溪,启传嗣子,系弟原真长子承继。生同治六年。
  十六世缵矼,字原真,道爽次子。生道光廿五年。妣梁式, 台湾人。男五:世溪、世顺、世长、世嗜、世墙。
  十七世世顺,原真次子。生同治八年。世嗜,原真四子。生同治十三年。世墙,原真五子。生光绪四年。
  十六世缵瓮,字原宝,道爽三子。生道光廿九年。嗣男世长。妣施氏,生咸丰四年,卒光绪元年,葬鹿港。妾颜氏。
  十七世世长,原宝嗣子,系兄原真三子承继。生同治十年。
  (按:以上移居鹿港板店街)二房五涌泉次子次廷分派十六世移彰化县住:缵祝,字原班,号锡玉,道贤子。生嘉庆十年,卒光绪二年,葬彰化县八卦山后虎形,坐北向南。男二:朝良、从兴。妻叶氏。
  十七世朝良,字于善,原班长子。生道光二十年,卒同治二年,葬彰化县猫罗保林厝坑加牌崙,男二:德沛然、德炎。妻王氏。 十八世德沛然,于善长子。生咸丰十一年。德炎,于善养次子。生光绪六年。
  十七世从兴,字于拔,原班次子。生道光三十年。男二,德法、德火。妻洪氏高密,旧庄人,生道光三十年。
  十八世德法,字尧仁,于拔长子。生同治七年。妻陈氏,诏安厝人。
  十八世德火,于拔次子,生失纪。
  (按,以上移彰化县住)十五世移台湾彰化县桥仔头住: 克杰,字道超,号俊豪,孟攀长子。生乾隆五十八年,卒光绪五年,葬鸟松坑。男二:缵勉、缵新。妣蒲氏,龙溪寨人,生嘉庆五年,卒咸丰五年,葬鸟松坑。 十六世缵勉,字原懋,道超长子。生道光三年。男四,世朴、世达、世微、润泽。妻蔡氏,台加冬脚庄人,生道光六年。
  十七世世朴,字于川,原懋长子。生道光廿六年。男德秋烟。妻黄氏,白沙坑人,生咸丰元年。
  十八世德秋烟,于川子。生同治十二年。
  十七世世达,字于通,原懋次子。生咸丰元年。男桂林。妣港墘厝人,生咸丰二年,卒光绪五年。
  十八世桂林,于通子。生同治十一年。 十七世世微,原懋三子。生咸丰四年。润泽,原懋四于。生同治二年。
  十六世缵新,字原维,号维新,道超次子。生道光十八年, 卒同治六年。男良怀。妻郭氏,改节。
  十七世良怀,原维子。生咸丰五年。 (按:以上移彰化县桥仔头住)十五世克妹、克娥、移居台湾。(按:其母林氏生乾隆四十七年)十四世曾甲,字孟科,号连裕,孔黄次子。生嘉庆四年,卒光绪二年,葬失亭坋田内。男一,女一。妣郑氏,生嘉庆二十年,卒道光廿七年,葬竹堑东门外石头坑。继妣孙氏,生嘉庆十八年,卒咸丰七年,葬竹堑东门外鸡蛋面。三妣杨氏。
  十五世移居台湾竹堑城北门内(系六修所载),今改新竹州新竹郡新竹街字北门二。六番地,经邦,名克泽,字道恺,孟科长子。生道光十五年。同治庚午年捐贡生。卒光绪廿七年。男七,缵英、缵塔、缵榜、缵海、 缵田、缵艺、缵珍。女二。妣张氏她,赠恭人,生道光十七年, 卒民国九年。
  十六世登云,名缵英,号镜秋,道恺长子。生咸丰五年。咸丰甲戌科(接:此处有误,应为同治甲戌科)蒙宗师考试台湾府学第一名,结榜三案元。卒光绪元年。嗣男世庆。
  十七世世庆,登云嗣子,系胞四弟原沧次子承继。生光绪十九年。民国丙辰年台北医学校阳历四月毕业,奉职基隆医院,至六年转勤台北赤十字社,七年新竹医院,八年辞职,在北门街开业。男德折。女一。妻苏氏,生光绪廿一年。
  十八世德炘,世庆嗣子,系胞兄廷年次子承继。生民国七年。
  十六世登庸,名缵塔,字原垓,号雁秋,道恺次子。生同治元年。光绪丙午年报捐翰林院侍诏职。卒民国八年。男四:世溪、世奎星、世焜(殇)、 世杰。女五。妣曾氏,继妣洪氏。
  十七世世溪,原垓长子。生光绪十五年,卒光绪廿九年。男传枝。
  十八世传枝,世溪养子。生光绪廿八年。
  十七世世奎星,原垓养子。生光绪甘二年。女一。凄陈氏。 十七世世杰,原垓四子。生民国八年。
  十六世缵榜,道恺三子。生同治元年,卒光绪廿一年。妻郑氏,生同治四年。男二:世炳、世炎灶。
  十七世世炎灶,缵榜次子。生光绪十八年。男三:德祥、德培、德琛。女二。妻陈氏,生光绪廿七年。
  十八世德祥,世炎灶长子。生民国八年。
  十八世德培,世炎灶次子。生民国十二年。 十八世德琛,世炎灶三子。生民国十五年。
  十六世登龙,名缵海,字原沧,号清秋,道恺四子。生同治五年。光绪丙戌科取进新竹县武学,甲午科乡试挑取备中,光绪三十一年由武生报捐都阃府四品衔。男六:世然、世庆、延年、 世薯、呈奇、锡福。 十七世世然,原沧长子。生光绪十七年,卒光绪廿三年。
  十七世延年,原沧三子。生光绪廿一年。民国乙卯年四月台北师范部毕业,受训导奉职波罗公学教务,丙辰科转勤新竹女子部学校,至己未升教谕,四月辞职,入新高银行员。男三:德辉、德圻、德坡。妻杨氏,生光储廿三年。
  十八世德延年长子。生民国六年。德坡,延年三子,生民国十年。 十七世呈奇,原沧五子。生光绪廿七年矿民国生成年台北医学校毕业,往东京留学。妻郑氏,研高女学毕业,生宣统三年。
  十七世锡福,原沧六子。生光绪廿九年。民国辛酉年台北商工学校毕业,往东京留学。
  十六世缵田,字稼秋。千总。名登瀛,道恺五子。生同治七年。光绪二十年五月由俊秀报捐千总六品职衔。男世书。妻杨氏,生同治十三年。
  十七世世书,稼秋子。生光绪廿九年。民国辛酉年台北商工学校毕业,奉职台湾总督府植产局服务。 十六世缵艺,道恺六子。生同治十年。卒光绪十七年。嗣男世炳。
  十七世世炳,缵艺嗣子,系胞三兄缵榜长子承继。生光绪十五年。男三:德贵、德涓、德标。妻彭氏,妾杨氏。
  十八世德贵,世炳养长子。生民国六年。德淐,世炳养次子。生民国九年。德标,世炳养三子。生民国十六年。
  十六世缵珍,道恺七子。生同治十三年,卒光绪廿八年。嗣男世薯。
  十七世世薯,缵珍嗣子,系胞兄原沧四子承继。生光绪廿三年。民国六年台北师范部毕业,受训导,奉职后珑公学校教务, 民国八年转新竹公学校教务,至十二月升教谕,壬戌年辞职往东京留学。妻吴氏,生光绪廿四年。
  (按:以上移居新竹郡新竹街字北门二〇六番地)二房五涌泉三子实夫分派十三世移住台湾:奕堞,字孔白,宗交长子。生卒未详。(按:其父生康熙四十六年)妣范氏静远,生雍正十三年,卒乾隆三十四年,葬岩山。男曾键。十四世曾键,孔白长子。生卒未详。
  (按:以上移住台湾)十三世住台湾:奕坫,字孔在,号静安,宗交次子。生乾隆四年,卒乾隆五十五年,葬岩山。妣郑氏孝勤,生乾隆七年,卒乾隆四十一年, 葬岩山。男四:曾镣、曾锥、曾俪、曾佑。
  (按:以上住台湾)十四世住台湾淡水,查无下落:曾镣、曾锥、曾俪、曾佑,均生卒未详。
  (按:以上住台湾淡水)十四世曾杼,字孟俊,号积金,孔经三子。生乾隆四十五年,卒道光十一年,葬台湾。男一,女二。.妻陈氏,改节。
  十四世曾迩,孔静四子,移住台湾。(按:其父生乾隆八年)十五世克便,孟庆次子。生无考,卒台湾失纪。(按:其父生乾隆三十五年)十五世克园,孟昆四子。生嘉庆十四年。移住台湾。
  十六世缵杞,道渶三子。生咸丰三年。移住台湾。男一。妣郑氏。
  十七世世勋,字于金,号云岑,原树次子。生道光廿八年。 以才投入陆提幕,蒙提宪江赏给六品衔。同治十二年随提宪罗奉旨赴台北抚番开山,办公勤慎,著有劳绩,蒙保五品衔,先换顶戴,请以县丞补用。男三,女一。妣王氏,继妣谢氏。
  十三世住台湾:奕〓,字孔拔,宗支三子。生乾隆,失纪年,卒未详。女一,配茂林叶家。妣郑氏孝惠,卓埔人,生乾隆八年,卒乾隆三十二年,葬尾庵后头。奕堆,字孔聚,号积圃,宗支四子。生乾隆十一年,卒道光二年,葬金钗圳。男二:曾语、曾鲁。妣潘氏琼美,生乾隆十五年,卒乾隆三十九年,葬尾庵。
  十四世曾语,字孟答,号论言,孔聚长子。生乾隆三十五年,卒道光廿五年,葬金钗圳。妣王氏玉顺,洋头人,生乾隆四十八年,卒咸丰四年,葬横山后水辨。男三:克㶍、克淲、克灏。女二,长配御史隔郑家,次配青钱刘家。
  十五世克海,字道别,号积盛,孟答长子。生嘉庆九年,卒 、道光元年,葬胡林隔。男承泰。妻改节。
  十六世缵承泰,字原康,道别养子。生嘉庆廿四年。女一。 妣刘氏。
  十五世克顯,字道耀,号光盛,孟答三子。生嘉庆十五年, 卒咸丰四年,葬金钗圳溜竹崙。男二:缴杭、缵朾。妣刘氏成慧,青钱人,生嘉庆廿二年,卒同治十二年,葬胡林隔。
  十六世缵杭,道耀长子。生道光十四年,卒光绪七年。.十六世缵和,道耀次子。生道光二十年,卒宣统二年。
  十四世曾鲁,字孟邹,号洙圆,孔聚次子。生乾隆三十八年,卒嘉庆九年,葬金钗圳。嗣男克淲。女一。妻洪氏,改节。
  十五世克滤,字道北,一号流盛,孟邹嗣子,系胞兄孟答次子承继。生嘉庆十二年,卒同治九年,葬金钗圳。男二:缵〓、缵棎。妣潘氐淑茂,卓埔人,生嘉庆十七年,卒同治十二年。
  十六世缵楸,道北长子。生道光十一年,卒咸丰七年。
  十六世缵探,字原步,道北次子。生道光十七年。男二:世贱、世岩。女一,配洋头王家。妣范氏,林夫人。
  十七世世贱,原步长子。生同治四年。
  十七世世岩,原步次子。生同治九年。(按:以上住台湾)十五世移住台湾:克文,字道修,号忠信,孟理次子。生道光十四年,卒光绪三年,葬崙仔顶冢埔。男三;缆途、缵江、缵祥。妣吕氏。
  十六世缵途,道修长子。生同治七年。
  十六世缵江,道修次子,生同治九年。
  十六世缵祥,道修三子,龙同治十一年。
  (按:以土移住台湾)二房五任垓次子明哲分派十五世克椿,孟逊次子。生乾隆五十六年。住台湾。
  十六世缵寝,道玉次子。生乾隆四十六年。往台湾卒。
  二房五涌泉四子丽寰分派十二世汝栋,号目材,文禅次子。生卒未详。移居台湾朱罗山。(按:其父生康熙四十年) 十二世汝栋,号清琇,文裨三子。生卒未详。移居台,湾朱罗山。
  十五世克契,孟国子。生卒未详。往台湾。(按:其父生嘉庆九年)二房六翠林次子次我分派、十六世缵水,号琼瑶,道德长子。生咸丰元年,卒光绪六年,葬台湾。
  二房六思敬分派十二世奕业,字孔群,号日新。庠生。名启运,宗盛三子。 生乾隆四十六年。嘉庆辛未年宗师取进台湾府嘉义县学第一名。卒嘉庆十七年,葬龟山。男曾坚。妣尤氏和顺,扶内人。 十四世曾清,字孟京,号成斋。职员。名国泰,孔道次子。
  生道光七年。咸丰九年援例捐九品衔卒光绪五年。男二,女一。
  允文曰:族叔成斋公,赋性英敏,总角就蒙馆,数年辙业,凡经史杂说,过目即能成诵,但家资清淡,不能卒业, 惜哉。后经营生理,积有余财,复得陈孺人内裹家政,量入为出,以故绰绰有余。……(同治)庚午年秋买舟渡台,凡海外奇观山川名胜,无不遍历。后寓噶吗哮街,邻有宿病, 诸医不能起,叔善越人术,试之则应手而痊。自此求方问疾摩肩接踵,于是声名洋溢,遍及遐方,及言旋之后,竟赴玉楼之召,惜哉。
  十五世克千,孟才次子。在台湾。生卒无考。(按:其父生乾隆六十年)十五世克堵,孟谦次子。生道光七年。住台湾。
  十五世克三涂,号义福,孟谦三子。生道光十三年,卒咸丰五年。住台湾。
  十六世缵传旺,道临长子。生同治四年。往台湾。
  二房六思敬三子惠保分派十五世克俭,字道恭,号良图,孟斯次子。生道光十三年, 卒同治十年,在台湾亡故。
  十五世克椿,孟仕次子。生光绪八年。在台湾。
  十五世克光荣,孟仕三子。生光绪十年。在台湾。
  十六世缵乞,克泉次子。生未详。现居住台湾。(按:其父生道光廿七年)十五世移住台湾台北府大胄庭北门口:克朕,字道言,号仁德,曾改养子。生道光四,卒同治十三年,葬台湾诏安厝后。男二:缴生财、缵粗。妣刘氏,青前人。继妣毛氏。 '十六世缵生财,字原大,道言长子,生道光廿九年。女一。 妻卢氏,继妻施氏。
  十六世缵粗,道言次子。 (按:以上移住台北府大胄庭北门口)十四世移住台湾:曾格,号光成,孔厚次子。生无考。(按:其父生乾隆三年)男七:克居、宽柔、荣珠、如意、流芳、克静、克泛。(按: 克居兄弟生卒皆失纪)妣郭氏。
  十五世克印,孟地四子。生未详,卒台湾。
  (按:以上移住台湾)二房七宽成分派十四世曾蒋,孔三次子。生嘉庆廿三年。现移居台湾。
  十四世曾科,孔然三子。生道光七年。住台湾。
  宽瑞五子汉绵分支藤壶支派十四世移居台湾府台湾县外门里番薯寮:曾洄,字孟端,孔绸次子。生嘉庆八年,卒光绪元年。男三:克禄、克福、克寿(殇)。妣赵氏,云台人,卒道光六年, 葬岩头坋。继妣刘氏,生嘉庆二十年。
  十五世克禄,字道升,孟端长子。生道光廿五年。男二:缵德、缵春。妻林氏,继妻黄氏。
  十六世缵德,字原基,道升长子。生同治十二年。妻袁氏。
  十六世缵春,道升次子。生光绪七年。十五世克福,字道五,孟端次子,生道光廿八年。男二:缵章、缵銮。女二。妻郭氏。
  十六世缵章,生光绪四年。
  十六世缵銮,生光绪八年。
  (按:以上移居台湾县外门里番薯寮)十六世缵纳,道德长子。生同治七年。住台湾。

知识出处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

《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

出版者:福建人民出版社

本书考究有些姓氏在台湾的开基年代时,不应忘记他们先辈的足迹来到此地的时间,不知还要早多少年!早期的开拓者,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往往不带眷属,单入匹马,于荆棘丛莽中苦斗一生。这种情况,直至清初康、雍时代,犹甚普遍。从族谱看,移民携眷同往或在台婚娶者,在康、雍之前,占的比例很小,因而又形成这么一种情况: 被认定为某姓之开基祖者,跟他同时甚至更早往台者,还有很多。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