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福宁山民会馆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
唯一号:
130935020230000074
作品名称:
福宁山民会馆
其他名称:
福宁三明会馆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0323.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1899年
分类号:
K928.715.7
主题词:
古建筑-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福宁山民会馆,又名福宁三明会馆,其意在于倡导“三明”精神。一、平等、团结、和谐的“通明”精神;二、自强、开拓、共同繁荣的“昌明”精神;三、尊严、高尚、明理的“文明”精神。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福宁山民会馆建在霞浦西郊教场头,1919年8月,建新会馆于霞浦县松城旗下街6号(旧门牌为3号)。会馆由山门、前座、后座等组成,硬山顶穿斗式砖木结构,面积683平方米。历史上会员多时达2000余人,影响到闽浙赣三省10多县的畲族社群,是畲族主要聚居地区畲族同胞的民间社会组织,起着联谊、商议、祭祀、慈善、维护畲民权益等重要作用。是全国唯一跨省、跨地区的畲族公益团体,也是闽浙赣畲族民众联合组建的社会公益组织。民国时期福宁山民会馆遭受几次兵祸,新中国成立后,又有十来户无房者居入,保护不善以及私自改修,会馆原貌受到较大破坏。“文革”时期木雕涂金大型神牌被焚毁,大厅两侧刻字木板被拆下用于抗洪而丢失。 2007年10月,“畲族三明会馆研讨会”隆重召开,闽浙两省与会代表一致主张恢复成立畲族三明会馆董事会,开始了畲族三明会馆恢复工作。2009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宁德畲族聚居区卷/》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对21世纪以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区的政治、文化、经济、教育、宗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其发展作出了评价。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