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外痈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798
专题名称:
外痈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0177.pdf
专题类型:
医疗
专题描述
痈是一种发生于皮肤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畲医认为“痈”是气血被毒邪壅塞而不通的意思。有内痈和外痈之分。内痈生于脏腑,外痈发在体表,但治疗上有所不同,本节只论述外痈。 外痈的特点是局部光软无头,红肿热痛,但也有少数初起皮色不变,结块。外痈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或有恶寒发热、口渴、大便秘结等全身症状,一般不会损伤筋骨,也不会造成陷证。 外痈的病因病机多为感受外邪,或过食膏粱厚味,内郁湿热火毒,或受外来伤害,感受毒气等,引起邪毒壅聚,致使营卫不知,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畲医认为,人体血脉流动,有赖心的推动,靠心神所司,若上述病因所致,或使心神失司,气机运行失常,影响血行通畅,从而邪热阻于皮肉之间,聚结成形,发为痈肿。 畲医治疗痈肿以祛除毒邪,流通气血为主。初起若尚未化脓,应促其消散,在化脓阶段,应促其成脓。溃脓后应治以补益之品。常用畲药有野菊花、鸡屎柴、山刚子、山黄花、仙人掌等。主要单方验方如下。 1.四叶金鲜叶适量,银针密刺小孔后,浸醋外敷。 2.百合花头(百合鳞茎)50g,食盐10g,共捣烂外敷。 3.鲜八角金盘根茎适量,磨成糊状抹患处。 4.大黄切片适量,用热水浸泡待软,敷于患处。 5.石菖蒲、葱头、生姜各适量,加红糖少许,捣烂外敷。 6.白蚯蚓去内脏,晒干研末,醋调外涂患处。另加内服:流痰柴(常山)、凤胎草(铺地黍)、鸡屎柴(鸡矢柴)各适量,水煎服,日服1剂。 7.水香花叶、腌肉各适量,捣烂外敷。(雷宗明方) 8.仙人掌、蒲公英、野菊花、红糖各适量,捣烂外敷。 9.鲜马齿苋30g,捣烂外敷。 10.黄犄牛花(闹羊花)适量,根劈成碎片,放一锅水,与用箬包好的糯米一起放入锅内,等锅内水干掉后,用糯米捣敷。 11.白玉簪根适量,捣烂外敷。 12.野黄柏(枸橘)、豆腐各适量,捣烂外敷。 13.木灵光(千里光)30g,山野猪(土茯苓)30g,白蛇草(白花蛇舌草)30g,佛指甲(垂盆草)15g,之二(了哥王)15g,山黄花(一枝黄花)15g,金银花30g,山步仁(醉鱼草)根15g,地螺蛳(地菍)30g,山刚子(崖花海桐)根(去外皮)15g,水煎服。此外用金烛台(七叶一枝花)、石膏、蒙古绳、青绳、木防己各适量,用米泔水淘洗捣烂,取其汁洗伤口。主治深部痈肿经久不愈。 14.鲜瓜子草(瓜子金)适量,加食盐捣烂外敷。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出版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以课题为主线,以课题研究结果为主要资料,介绍了畲族概况、畲族医药的历史与现状、畲医药理论基础、畲医常用病名、畲医的特色疗法、畲医病症论治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