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筋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763
专题名称: 伤筋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0118.pdf
专题类型: 医疗

专题描述

凡人体各部的筋肉受外力撞击、扭转、牵拉、压迫或因跌扑闪挫等原因引起的损伤称为伤筋。在伤筋的同时出可伴有骨折、脱位或内脏损伤。 畲医认为,伤筋分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主要因突然暴力而引起,其病机是局部为外力所伤,使瘀血停滞,血瘀气滞,气血运行受阻而引导起肿胀。瘀血停着,不通则痛。慢性损伤则因急性损伤迁延或慢性劳损引起,病机为慢性损伤所致血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久则伤气,气虚则血运无力,血虚则血少不行,气虚血瘀,而致局部胀痛或酸痛。 伤筋的治疗,急性损伤宜活血化瘀,消痛止痛。慢性损伤宜温经通络,益气补血,兼有风寒湿邪者,宜祛风除湿。常用畲药如山天罗根、猢狲球、乌梢根、红茉莉水绳子、红鸡骨草、白苍头刺等。主要单方验方如下: 1.枫树姜(骨碎补)、山天罗根(蛇葡萄)、假人参根(野蚊子草)各适量,上药捣烂外敷,不出血者加酒外敷。 2.山刚子(崖花海桐)根30g,天山之二(了哥王)(去外皮)30g,金腰带(山蚂蝗)45g,铁雨伞(朱砂根)15g,猢狲球(长梗南五味子)根15g,川七(滇三七)15g,三七(菊花三七)7.5g,浸黄酒1000ml,一天后隔水炖酒。陈伤者加红花15g。若腰不伤者,去金腰带。 3.天光子(光叶海桐)根皮500g,断山花250g,猫儿树(花榈木)根皮250g,藜芦根250g,共研粉末,糯米饭或白蝴蝶根皮(圆锥绣球)捣敷。另加内服方:志一5g,地鳖5g,红茴香皮1g,三角枫15g,水煎服。 4.珍珠皮(崖花海桐)适量,研磨调敷,有灼热感后20分钟去药。 5.乌梢根(美丽胡枝子)根去皮,水煎,冲高粱酒、白糖服。 6.更子树(乌柳)根适量,捣烂外敷。 7.红茉莉水绳(香花崖豆藤)适量,水煎服。 8.兰花根(春兰)适量,捣烂外敷。 9.山木蟹(红茴香)根10g,石膏适量,共捣烂外敷。 10.积雪草、水苋果根(丁香蓼)各适量,捣烂,用鸡蛋清调均外敷。 11.八角莲(八角枫)须根适量,放猪油、黄酒炖服。 12.落得打(积雪草),鲜根适量,捣烂外敷,或用根切碎水煎服。 13.福参(土当归)、树参、蒲公英各适量,加黑枣和冰糖少许捣烂外敷。要用鲜药,干品无效。 14.红鸡骨草(红柳叶牛膝)根20~30g,水煎服,或加白酒同服。(蓝文春方) 15.陌生草(紫花前胡)全草30~50g,水煎服。(蓝文春方) 16.制乳香10g,红花5g,当归10g,地鳖虫10g,川芎10g,桃仁10g,泽兰10g,黄芪20g,牛膝10g,山里黄10g。水煎服。(雷建光方) 17.赤芍6g,红花1.5g,归尾6g,泽兰9g,三七9g,桃仁9g,牛膝9g,丹皮6g。水煎服。(钟义春方) 18.乌桕根30g,米酒炖服。 19.红介狗(香豆花)、红茉莉水绳(香花崖豆藤)各适量,以上药汁调南瓜叶粉外敷。 20.山天罗根(蛇葡萄)、白苍头刺(白楤木)根、白毛桃根(毛冬瓜)、松树根皮、脱皮黄各适量,捣烂外敷。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中国畲族医药学》

出版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以课题为主线,以课题研究结果为主要资料,介绍了畲族概况、畲族医药的历史与现状、畲医药理论基础、畲医常用病名、畲医的特色疗法、畲医病症论治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