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刮法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649
专题名称:
刮法
其他名称:
又称:刮痧疗法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0081.pdf
专题类型:
医疗
专题描述
又称刮痧疗法。刮法是用小器物在人体体表部位进行反复刮动、摩擦,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这是最常用的治疗痧症的方法。这一疗法简单易行,无需药物,见效快,因此在畲族民间广泛应用。 (一)操作方法 1.准备 选用竹制或木制头梳、边缘光滑的嫩竹板、小瓷碗、瓷汤匙、苎麻、头发、铜钱等,用酒盅或瓷碗1只,盛少许茶油、清水、酒、醋、茶水等作润滑剂。 2.方法 暴露刮痧部位。常用的刮痧部位:胸部:取第2~4肋间,从胸骨向外侧刮,避开乳房。背部:刮背部和督脉循行部位,先从第7颈椎起,沿着督脉由上而下至第5腰椎,然后从第1胸椎沿肋间向外侧斜刮。此为畲族民间主要和常用的刮痧部位。头部:刮眉心和太阳穴。颈部:刮项部两侧、两侧胸锁乳突肌。四肢:刮肘的屈侧面、。用热毛巾蘸肥皂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洗干净。用右手持工具,蘸少量清水或植物油,在选取的体表部位轻轻地向下顺刮或由内向外反复刮摩,用力逐渐加重。顺同一方向刮,切忌上下刮动,用力要均匀,以患者能忍受为度。采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刮几下后再涂抹润滑剂,以出现紫红色斑点斑块为度。刮痧一般先从头颈项部开始,再刮背胸及四肢部位。刮痧时间一般掌握在10~20分钟,或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刮痧接近结束时,应嘱患者休息几分钟,再在刮过的部位刮动十几下,然后擦干润滑剂,令患者休息。 (二)临床应用 1.临床适应证 先在患者的背部或胸部试刮几下,见皮肤出现青紫而患者并不痛者,为本疗法适应证。如见患者皮肤发红,疼痛难忍,则非本疗法适应证。 2.应用范围 此法被广泛应用于痧症的治疗。除痧症、中暑、感冒外,还常被用于治疗发热、咳嗽、风热喉痛、呕吐、腹泻、头昏脑涨等。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刮痧适应证。凡危急重症,如心脏病、高血压、中风、传染性疾病;刮治部位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的;饱食后或饥饿时,均禁用本疗法,应及时转送就近医院治疗。 2.刮痧工具的选择以不会损伤皮肤为原则。 3.刮痧时,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天气凉时要注意避免感受风寒,以免加重病情。 4.刮痧过程中如见患者出汗不止或其他危急症状,应立即中止刮痧,并及时采取措施,以防发生意外。
知识出处
《中国畲族医药学》
出版者: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本书以课题为主线,以课题研究结果为主要资料,介绍了畲族概况、畲族医药的历史与现状、畲医药理论基础、畲医常用病名、畲医的特色疗法、畲医病症论治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