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种菁生产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619
专题名称: 畲族种菁生产习俗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225.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明清以来居住在闽粤赣边区,被称之为“棚民”的客家山民,其从事的生产与畲民烧畲、种菁基本一致。福建人称蓼蓝为“菁”,它是一种可以提取蓝色染料的草木植物,历史上畲民有高超的种菁技术,故史上也把福建汀州的“畲民”称为“菁民”,据明朝熊人霖《南荣集》的记载,畲民有“刀耕火耨,艺蓝为生”的习俗。畲民的“种菁”技术,传入客家地区,还形成了汀州的上杭、永定以及粤东梅州、兴宁等地的“靛青业”空前繁荣的局面。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高皇歌》的文本出发,以小见大,通过诗歌的文本来解读畲族的宗教、信仰、民俗等诸多文化信息,内容包括文化源流——龙麒是个开基人、自我认同——盘蓝雷钟一宗亲、符号信仰——子孙万代记在心、日常生活——凤凰山上去落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