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畲茶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606
专题名称: 畲族畲茶习俗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184.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畲民不论男女皆好饮茶,各家各户灶上都有陶制茶瓮和锡制的茶壶盛茶,以备随时饮用。他们上山、下地劳动时常常茶水相随,盛茶多用竹制的或木制的茶桶。日常生活中,畲民也有敬茶的礼俗,有客人来时,凡二冲(杯),客人只饮一冲被视为失礼,其间要请客人吃点心,亦称“请吃茶”。除此之外,畲人春节饮茶,叫“新春茶”;订婚时喝茶,叫“茶礼”;正月外出,要喝“壮行茶”;结婚时新人要吃“食蛋茶”。 畲人好喝茶,也善种茶,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他们种植制作出了许多优质的茶叶品种,如广东有“洪畲茶”,福建有“福安大白茶”,浙江有“惠明茶”,其中以浙江景宁畲人创制的惠明茶最富盛名。惠明茶古称“白茶”,又称景宁惠明,该茶的生产始于唐代,但因当地交通闭塞,知者甚少,直到清咸丰年间,才渐有名气。到了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由惠明寺村畲族妇女雷陈女炒制的惠明茶获得金质奖章,惠明茶才名声鹊起,被认定为茶中珍品。景宁惠明茶产于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惠明和尚主持建筑的惠明寺山地,茶以僧名。不过在畲人的民间故事中,惠明茶的来历有如下的说法:相传,唐大中年间,有一畲族老翁名叫雷太祖,他带着四个儿子,从广东逃荒到江西,途中遇到一个和尚,他们一路同行到浙江,相处地十分融洽。分手之后,雷太祖父子五人在景宁的深山里搭了茅棚,靠垦荒种地度日。可好景不长,当地豪强说雷太祖占了他的土地,遂把他们父子几人赶下了山。但事有凑巧,雷太祖父子四处流浪到景宁鹤溪时,又遇见了那个和尚,他非常同情雷太祖的遭遇,就把他们带到自己的寺院里。原来这个和尚就是赤木山惠明寺的开山始祖,他让雷氏父子在惠明寺周围辟地种茶,惠明茶由此而来。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高皇歌》的文本出发,以小见大,通过诗歌的文本来解读畲族的宗教、信仰、民俗等诸多文化信息,内容包括文化源流——龙麒是个开基人、自我认同——盘蓝雷钟一宗亲、符号信仰——子孙万代记在心、日常生活——凤凰山上去落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