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乌饭节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589
专题名称: 畲族乌饭节习俗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099.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畲人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乌饭节。这个节日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是为了纪念畲族始祖龙麒。因龙麒到凤凰山后常采乌饭草籽充饥,并常吃用乌饭草熬汁所煮的乌饭,后人为了纪念他,故煮乌饭祀奉。另一说是为了纪念畲族英雄雷万兴。唐高宗年间,雷万兴在福建漳州一带率众起义,连克数城,此举引起朝廷惊慌,遂派陈元光来闽镇压。因义军粮草断绝,被困深山之中,所以只好以乌稔甜果充饥,终获突围。几年后,正当农历三月初三,雷万兴想起当年的乌稔果,吩咐畲军上山采摘,恰值春天,乌稔树刚吐芽抽叶,未结果实,士兵们只好采回叶子,跟糯米一起下锅蒸煮。谁知这种呈蓝黑色的饭异常喷香可口,士兵吃后食欲大增,此法很快在畲民中流传开来。每年三月初三,畲人出门“踏青”,采乌稔叶,蒸乌米饭,相沿成俗。还有传说是,雷万兴被俘入狱后,其母数次给雷万兴送饭,均被狱卒吃掉,其母无奈,只好以乌饭草熬汤煮饭再送,狱卒见饭黑乎乎的,不敢再吃,雷万兴终得一饱,待恢复体力后越狱逃跑,继续率义军与陈元光作战,直至牺牲,后人遂在其忌日煮乌饭以示纪念,后沿袭为过乌饭节。 传说是一个社会群体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共同记忆,从乌饭节的起源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出畲人崇拜先祖和本族英雄的文化传统,作为一个处在汉族文化包围中的少数民族群体,如何保持族群的自我认同和凝聚力,是其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问题,乌饭节作为一个载体在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畲人乌饭节这天,具体的活动内容是,三月初三清晨,男女老幼都起早上山采摘乌稔树叶,乌稔树是一种野生植物,畲人取其叶煮汤,色呈黑色,然后将糯米泡在汤里数小时,捞起后放在木甑里蒸熟,装碗时加花生仁、红枣、芝麻等。这种乌米饭色泽蓝绿乌黑,并带油光,吃到嘴里香软可口。由于乌稔有防腐、开脾作用,所以将乌米饭用苎麻袋装起来,挂于通风阴凉处,可数日不馊。如果再加上猪油熟炒,更加味美可口,因此有“一家蒸,十家香”之说。畲人善歌,所以大大小小的活动都离不开唱歌,乌饭节除吃乌饭之外,赛歌活动也是节日的重要内容。赛歌时男女成群结队,云集歌场,盘歌对歌,畲歌的内容十分广泛,可以说是无所不歌,比如当来客用膳时,热情的畲家主人手拿桶盘,口唱敬酒歌,意在欢迎远方的来客,劝其多吃酒菜,客人们则会以红包相赠。夜幕降临,畲人围着篝火盘歌跳舞,男女青年以歌会友,以歌为媒,切磋歌艺。畲人节日燃篝火,这也是其原始崇拜痕迹的遗留,火是原始人类重要的生存工具,烧煮、取暖、抵御野兽都离不开火。作为刀耕火种的民族,火与畲民的生活十分密切,作为民族文化元素之一,它在畲人的许多民俗活动中都有体现。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高皇歌》的文本出发,以小见大,通过诗歌的文本来解读畲族的宗教、信仰、民俗等诸多文化信息,内容包括文化源流——龙麒是个开基人、自我认同——盘蓝雷钟一宗亲、符号信仰——子孙万代记在心、日常生活——凤凰山上去落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