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会亲节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588
专题名称: 畲族会亲节习俗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097.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会亲节在农历二月二举行,是畲民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闽东的福鼎、福安等县,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会亲”是指原来从福鼎、福安地区分炉至浙南、闽东各地的畲人,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因为畲人族支繁衍,子孙省亲路远,探亲无期,所以便约定在每年农历二月二为“会亲节”。节日这天,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友、致问候,进入夜晚,当提灯游村的信炮发出时,人们成群结队,手提各式灯笼,贯穿行走于各个畲村,山谷中礼炮齐鸣、烟花绽放,处处歌声嘹亮,锣鼓喧天。畲人以歌会亲,以歌代言。盘歌开始时,对方若是远方生客,要先请其唱《高皇歌》,这是畲人区分族人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畲人对祖先崇拜的表现之一。盘歌是会亲节的高潮部分,歌会往往通宵达旦地举行,他们兴致会越唱越浓,双方歌手肚里藏歌多少,是其功力高低的体现,所以为了难倒对方,盘歌双方会唱一些生僻的歌段,有的还会随口增编新词互相打趣。会亲节是畲人迁徙文化的产物,从中可以看出其崇祖情结和族群团结的文化品格,它是畲人强化族群凝聚力的重要纽带。 二月二是畲人的会亲节,而在汉族北方地区则将二月二这一天叫龙头节,南方地区叫社日节。北方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天一般处在惊蛰之后,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农耕在即,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被视为苍龙“登天”之日,俗称“龙抬头”。因为龙是掌管降雨的神仙,雨水的多少关系到一年的收成,而北方少雨,所以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祈祷龙神赐福。北方“龙抬头”这天忌动针线,怕伤到龙眼;忌担水,怕惊扰龙的行动;忌盖房打夯,怕伤了“龙头”。而南方这天多流行祭祀社神,社神即土地神,土地是人赖以生存的场所,对社神的祭祀源于对土地的崇拜,这是我们先民原始崇拜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我国不同的地域和民族,作为一个节日,二月二还显现出各具特色的内涵,虽然畲汉两族的“二月二”内容不同,但却有一定渊源,比如汉人“龙抬头”这天的禁忌与畲人“封龙节”的一些禁忌相似,可见他们之间对龙这一图腾的认同是一致的;还有畲汉两族都有祭祀土地神的风俗,只是汉人是在二月初二土地神生日这天祭祀,而畲人则是在正月初进行祭祀。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高皇歌》的文本出发,以小见大,通过诗歌的文本来解读畲族的宗教、信仰、民俗等诸多文化信息,内容包括文化源流——龙麒是个开基人、自我认同——盘蓝雷钟一宗亲、符号信仰——子孙万代记在心、日常生活——凤凰山上去落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