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姓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唯一号: 130934020230000552
专题名称: 蓝姓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30000010/001
起始页: 0065.pdf
专题类型: 姓氏

专题描述

畲族的蓝姓应与蓝夷的演变和发展有联系,蓝夷是东夷族的一支,以种植蓝靛,习惯穿蓝衣而得名。在商代,蓝夷曾被商王仲丁、河亶甲征讨,《竹书纪年》载,商王“仲丁即位,征于蓝夷。”这也是蓝夷最早见于古籍的记载,《纪年》又载:商王“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征蓝夷,再征班方。”仲丁和河亶甲皆为商朝初期之王,河亶甲为仲丁之孙。蓝夷的所在地,约在今山东淄川县城东南隅,因被商朝所逼,西退到陕西蓝田,所谓蓝田者,因蓝人种蓝靛于此,故称蓝田。蓝夷除有一部分留居蓝田外,其余的大都分别由蓝田沿着蓝关,经商洛走廊的民族迁徙通道而南迁。大约于春秋初期,大批蓝夷继续南迁湖南,所以湖南各地以蓝命名的地名较多,如岳阳县东有蓝田乡,至今仍有蓝家冲、蓝天寿、姑桥蓝、马榜蓝等地,而且这些地方都聚有许多蓝姓人口。蓝夷南迁至湖北、湖南又与瑶族融合,形成为瑶族大姓之一。他们先居于涟源蓝田即梅山蛮故地,又居于沅陵蓝溪即武陵蛮或五溪蛮地区,这两个地区正是唐宋时期瑶族形成的主要地区。以后又有大批蓝姓瑶人南迁至绥宁、常宁、蓝山的越人故地,并融合了一些干越、扬越、瓯越人的成份,他们以耕畲为业,形成了畲族,蓝氏便成畲族最大的姓氏。湘南的蓝人,有的仍是瑶族大姓,有的则融入了苗族,但更多的蓝夷因长期在楚国统治之下融入楚人,成为汉族的成员。

知识出处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以文观文:畲族史诗《高皇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高皇歌》的文本出发,以小见大,通过诗歌的文本来解读畲族的宗教、信仰、民俗等诸多文化信息,内容包括文化源流——龙麒是个开基人、自我认同——盘蓝雷钟一宗亲、符号信仰——子孙万代记在心、日常生活——凤凰山上去落业等。

阅读